第22章(第2/2页)

铺垫,也即概念准备,这样后面翻译到更难的书,异界朋友就能更好看懂。

种花古书里面可太多不好理解的书了,尤其是……《道德经》。

一想到这本“书”,邢远顿时支棱。

最早学罗尔塞语的时候,他就心血来潮,尝试翻译过任何语言都极难翻译的《道德经》。

当时,他寻找対应的概念,废寝忘食,刻苦研究过一段时间,但是那段时间发生了太多怪事,处理都来不及,后来就不了了之。

“不过,结果上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罗尔塞语的造词法则。

人类世界中,凡有生命力的语言每天都在创造新词。而翻译,有时候就得创造新词,甚至是新概念。

异界朋友或许从没听过那个新概念,但他们固来的语言思维会让他们一听就能理解,关键是你的翻译水平,能不能让他们毫无违和感地理解接受。

譬如英语coca-cola译成汉语可口可乐,dream音译成日语doraamen,再译成汉语哆啦A梦,翻译也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生活体验力,対词语的敏感度。

幸运的是,罗尔塞语是一门语义丰富的语言,造词灵活,法则有序,便于发挥。

而自己在大学的时候从没有偷懒过语言学的课程,诸如认知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又本身学过几门外语,存在一定基础,触类旁通。

老祖宗也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认真学习,真到用时才不会窘迫。

“不过,翻译还真是一门考验‘创造力’的学问。”

今天的义诊中多次遇到解释困境后,邢远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自己的本土化水平还远远不够呢。

不过,凡事总要有个过程,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慢慢来。

现在是晚上8点出头。

邢远将白天捕捉到的灵感化为文字,反复斟酌、打磨,三个小时后,“盘古开天”第一章 翻译完成。

“好了。”

邢远缓了口气,心中忐忑的同时,又有点期待。

“不知道异界朋友能不能发现这个铺垫。”

想了想,邢远最后摇头,自语道:“应该不能吧,这种铺垫毕竟很难察觉。”

罢了。

下一秒,网页上显示第一章 上传成功。

与此同时,别墅中。

“更新了!”沙拉曼突然坐直,满脸惊喜。

“嗯?新文叫做‘盘古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