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3/5页)

只一秒,他们就几乎同时往桌子上赵奶奶拿给他们的糖抓去。

“我的!!”

赵妈妈端着几个包子笑着拉开帘子进来:

“吃点包子吧?”

然后就看到刚刚还整整齐齐坐着的三个孩子吱哇乱叫着,几乎要抢成一团。

宋药压在石楠身上去扣她手心里的糖,石楠反手在掏他兜,底下赵晓东被两个人压着,把一大堆糖护在身下。

“啊!!我的!”

“我的我的!!石楠你不讲义气!”

“我还忠肝义胆呢!快把糖交出来!我看见了!”

因为三个人穿的衣服一样,在赵妈妈眼里就是一片红滚过去,然后又一片红滚回来。

她:“……”

赵奶奶正在厨房忙活,见到儿媳端着包子回来,奇怪的问了一句:

“他们不吃?”

不可能啊。

就这仨雁过拔毛的德行,有包子吃怎么可能不吃?

赵妈妈默默把包子放回去。

“他们现在有点忙,以后再吃吧。”

赵奶奶瞬间了悟:“又打起来了?”

赵妈妈默默点头。

如果说以前是宋药和赵晓东的双人战,那么加入了石楠之后,就是三人混战。

反正除我之外,都是敌人。

小孩子喜欢打打闹闹的,两家人都没管。

要是这三个皮猴子突然有一天变乖了,那才奇怪。

赵奶奶笃定:“看着吧,一会就嫌屋里小了。”

宋药和赵晓东以前还能只坚定屋里一个战场。

这不是加上石楠位置有点不够用了吗?

当然,小孩坚决否定还有个原因是赵晓东又长了个子的原因。

果然就如宋奶奶所说,没一会儿三个小孩就窜了出来,追逐打闹。

刚送走客人安静下来的院子瞬间热闹了起来。

赵奶奶就笑着在厨房里包饺子。

包一个,看一看外面。

今年开始,他们家也热闹了啊。

瞧着跟其他人家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她笑着对儿媳妇说:

“看看,这仨孩子玩的多好啊,我小时候跟东东他爷爷也是这么玩的。”

赵妈妈看着外面已经开始无差别混战,一个比一个下手狠,已经开始上嘴互相咬的仨小孩,心想:

那您二位能结婚还真是个奇迹。

***

忙碌而又有红包收的年过完了。

宋药收获颇丰,为此小孩很是高兴。

宋奶奶觉得孙子有点傻。

高兴什么呀,人家家里都是好几个孩子,就他们家只有宋药一个。

宋药收的红包,她都要乘以几倍的还回去。

不过见已经称得上是大树村首富的孙子美滋滋把那点钱藏好的高兴样子,她还是咽下了剩下的话。

只叮嘱道:“过年人多,要是想要去县里玩的话,记得跟紧你原江哥哥。”

宋药满口答应,转头果然就去了县里玩。

星河县今年也过了一个最热闹的年。

今年大家手里都有钱,出手也大方,就有不少人家支起了摊子,一路走过来,热闹的不得了。

关键也没什么小偷小摸的。

听县长说,现在小偷界都传开了,说他们星河县的公安同志下手特别狠,抓人十分快,还有追人神器摩托车。

公安们巡逻又勤快,人民群众们眼睛还贼尖。

之前已经有两个人贩子在星河县落网了,交流会的时候过来想凑个热闹的小偷们也全进去了。

搞得小偷界人心惶惶,提起星河县就脸黑。

与之相反的是狐灵县。

那边一直以来都很繁华,也衍生了不少小偷集团,两个县里挨得近,以前星河县穷的时候,没有小偷还说的过去。

毕竟穷嘛,也没有的偷。

今年星河县交流会开的成功,县长成绩拉了好几个大单,方厂长的厂子也几次扩张,养活了不知道多少人家。

说是富得流油倒是不至于,但是温饱有剩余还是可以称得上的。

结果,依旧没小偷。

虽然星河县没说什么,但狐灵县那边的干部还是觉得这有点打脸的。

县长相当得意的表示:

“那边还派人来学习我们的先进经验,诶呀,哪有什么先进经验呀,就是公安同志们厉害。”

宋药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县长得意的都快飘上天了。

不过他也是该得意。

县长从一开始就很注重这些问题,交流会还没开之前就几次开会,交流会当天更是亲自盯着。

现在得了个好结果,他不得意那他就不是胡八道了。

而且还有件事让他高兴:

“你那个检测仪,国家已经确定了,的确可以用在刑事案件上面。”

宋药听别的还是一脸“我就随便听听”的样子,一听到这,瞬间精神:

“真的呀?那以后是不是就不会有刑事案件了?”

还想再夸几句的县长:“……当然还是会有了。”

“就是以后要是出现了这种案子,可以通过你那个检测仪的什么什么功能来着,来找嫌疑人,确定谁是凶手。”

宋药是星河县人,作为星河县的县长,他做的一向不错,可以说是在宋药还没有被国家发现的时候,就大开绿灯。

为此,有些事县长也能提前得个消息。

比如这次的后续事件,他很神秘的告诉宋药了:

“国家决定大排查呢,每个人都要录指纹了。”

宋药震惊的睁大眼。

他倒不是震惊录指纹,而是震惊这个时间。

因为做血缘检测仪,小孩在学习系统里可是没少找相关的资料来看。

中洲全民录指纹,历史上可是十年后的事。

国家居然提前了这么多吗?!

太厉害了吧!!

不是宋药自信,是他能看到的唯一变数就是自己了,他也神秘兮兮的问县长:

“你说,这次录指纹,从某种方面来看,算不算是我促成的?”

县长很肯定的点头:“算。”

他犹如一个看到自家孩子成器,所以相当骄傲自豪的家长,很肯定的说:

“你开了个好头,目前我知道的是这样的。”

他凑到宋药耳边,叭叭叭的把自己目前知道的东西给说了。

当事人宋药都惊的眼睛微微睁大。

“这么短的时间,大家就做了这么多吗?”

宋药做的很多吗?

那当然挺多,但是从他做出的各种东西里找出后续衍生,挖掘里面的新技术,不停实验,再应用。

这些都是在短短半年内完成的。

宋药自己都做不到这样。

县长倒是觉得这很正常:

“国家是有科研团队的,吴老同志你还记得吧?”

宋药点点头:

“记得呀,我们还会互相写信呢。”

据说要不是写信的人是他,那些信件甚至送不出去。

只因为写信的人是宋药,吴老才能和他顺利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