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4/5页)

端着羊杂汤过来的店主听了,脸上立刻露出一个大大笑容。

谁被夸了会不高兴啊,更何况夸的还是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想也知道他是不会说客气话的,那夸的不就是真情实感了吗?

“来了!您的羊杂汤!”

一碗碗端过来,他还送上几碟子小菜:

“您也是老顾客了,这菜是送的。”

宋药惊喜的点头:“谢谢伯伯!!”

“伯伯我们下次坐火车也来你家吃,还会给其他要做火车的人推荐你家的!”

然后转头他就去跟赵晓东说:

“一会我们也买多的烧饼路上吃,照顾伯伯生意。”

赵晓东点头:“我知道,这个叫有来有往。”

五名军人:“……”

公安同志们:“……”

周源:“……”

他们自己出来都未必能像是宋药这样游刃有余的和店主有来有往。

看店主,原本还只是见到老顾客的高兴,跟宋药说了几句之后,就俨然是一副恨不得与小孩做个忘年交的程度了。

原江倒是见怪不怪。

宋药在村里也许发挥不出来,毕竟都是熟人,看着他长大的,熟的不能再熟了,还能怎么发挥。

但他甜言蜜语满分这个,原江是早就知道的。

要不然也不能得到村支书父母的同意,拆了村支书老爹宝贝不已的座钟。

虽然后来小孩们又原原本本的安回去了,但也说明了他们认真起来,嘴巴能有多能说。

宋药的确是一出来就犹如鱼进了大海,乐颠颠的一边喝羊杂汤,一边跟店主聊起了八卦,顺带说起了之前他们还真如店主所说,在车上遇到了扒手。

不过那扒手让工作人员给抓走了。

店主想了一下就想起来了:

“对对对,我记得,而且后来据说公安局全体出动,把那些扒手的老巢都给掀了。”

虽然他不坐火车,但说起来他也是很高兴的:

“这几个月啊,公安局的特地派人盯着火车,现在不光火车上扒手少了,县里也没以前那种大大方方偷东西的人了。”

宋药又高兴,又有点小失落。

他本来还打算和赵晓东一起再吓唬吓唬车上的扒手呢。

这次他们身边可是有六个厉害大人(周源:……),也不怕得罪扒手。

原江倒是知道一点内情:“严打。”

店主立刻接话:“对对对,就是严打,严打好,自从严打之后,就没人再来我这收保护费了。”

国家严打,当然不可能真的打完一个小偷坏人都没有。

但他们却不能像是之前那样嚣张了,就比如说这个县,以前小偷偷了东西让失主发现喊出来,小偷当面也许不会做什么,但等到了人少的地方,肯定要带着人围攻失主的。

但现在就完全没这个隐患了。

在政府的大力打击下,那些坏人只能缩头缩尾,要是被发现了大喊一声,绝对跑的比耗子还快,就这,有的时候还跑不过耗子呢。

店主说着,还羡慕的看了一眼他们骑的摩托:

“你们星河县这个摩托车好啊,追坏人肯定追的快,我们县公安局也配了摩托车,但是跑的好像没有你们的快。”

还有句话他没说:长的也没星河县的帅。

说起这个宋药可就得意了,叭叭叭的就跟店主说起了他们星河县民风多淳朴,安保多全面。

说到最后,莫名其妙就变成了推销星河县了。

“是呀,我们县那个交流会办的好成功的,自从交流会成功之后,来了不少人参观,还有很多外国人。”

“伯伯你想要去的话很简单呀,我们星河县有专门的美食摊位的,租金是这么这么多,押金是……”

最后告别的时候,店主已经打算收拾一下去星河县摆摊试水了。

他们县来往的都是打算坐火车的赶路人,很少有人像是宋药他们这样,能舍得一人一碗还打包带走烧饼的。

别的不说,上了火车也要担心上厕所的问题。

星河县交流会既然办起来了,人流量肯定不会少,店主对在那边摆摊还是有希望的。

吃饱了结账离开,一路上宋药都很高兴:

“希望店主伯伯能够在我们星河县生意兴隆,这样我们就能天天吃到羊杂汤啦!”

赵晓东也很高兴,大力夸赞:

“幺儿!还是你厉害!!原来你在家里说的能让我们天天吃到羊杂汤的办法是这个啊!”

“那当然了!不然县长说要办交流会的时候我干嘛那么努力支持!”

围观全程的其他人:“……”

所以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筹谋已久吗?

宋药也才八岁啊。

周源更加肯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他就知道宋药聪明,不光是智商的,还有这种类似事件上面的。

原江倒是了解这孩子。

他聪明当然也是聪明的,只是大部分时间,宋药是不愿意用手段来解决问题的,除非这件事很吸引他。

收服周源这个,宋药绝对不是故意的。

小孩可是一直对这种事不是很感兴趣的。

他感兴趣的,都是在他眼里很重要的……食物。

比如羊杂汤。

糖葫芦。

绿豆糕。

对了,说起来,供销社加入各类零食还是宋药撺掇的,说是为了丰富供销社食物,更好的应对来旅游的游客。

另外也可以将一部分零食作为星河县的特产卖出,包上星河县专用的包装,更能通过游客带出宣传。

虽然这个主意一落实,供销社的确如宋药所推测的那样销量大涨,但此刻见证了小孩是怎么引导的店主产生去星河县卖羊杂汤的想法后……

原江有理由怀疑,宋药之前就是为了能吃到各种零食才撺掇供销社改革。

但你要说这小孩为了口腹之欲,引导人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吧,他偏偏说的话都是实话。

出的主意也的确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好事。

比如这个羊杂汤的摊子,就凭着这味道,一旦去了星河县,生意肯定要比在这里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星河县人民骨子里就爱吃,还是受了宋药和赵晓东这两个一天到晚晃荡着找吃的东西影响。

如今兜里有了几个钱的大家,在吃上面是真不吝啬。

当然,宋爸一直坚定认为,这是因为县里有传言吃得好才能养出聪明的孩子。

看宋药和赵晓东,哪个不是从小都吃好喝好的,当初县里闹饥荒,宋药他都没吃过一口粗粮。

现在流言已经进化到孕妇吃得好,肚子里的孩子就能聪明上面了。

宋药可不知道这些流言,他满足的拍拍小肚子,挺胸仰头的上了火车。

在小孩们眼里,这可不光是火车。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抓到扒手的地方呢!

宋药带着赵晓东,左看看,右看看,恨不得写个“忆当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