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2页)

金薯按照分组堆成几个小山,太监们称重,胤祚和五阿哥、六阿哥则负责记录,完成他们对照试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产量自然是有差异的,但最差的算下来亩产也有一千八百斤,最好的更是高达三千多斤!且根据试验数据,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肥力不同的两组金薯产量差别并不是很大,这意味着百姓甚至不需要用良田种金薯,哪怕是荒地,甚至只是屋前屋后种上一些就不用担心饿死了!

这可是大好消息啊!

胤祚溜达到佟国维身边,笑眯眯问:“依佟大人看,我与兄长所种金薯产量可高呀?”

佟国维:“……”不想说话!

众臣被宫人带着简单梳洗后又回到御书房,此时时辰已经不早,康熙留了众人在乾清宫用膳:“今儿也不吃别的,就尝尝你们亲手刨出来的金薯吧!”

说着便叫人传膳,御膳房早按康熙要求做了金薯宴,正是胤祚当初宴请五阿哥的方子,如今众臣吃得也十分香甜。

胤祚再次笑眯眯:“佟大人,这金薯可好吃呀?”

“……”佟国维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众人用了膳,康熙笑着问:“诸位爱卿看,金薯可堪推广啊?”

众臣纷纷点头,目前看来的确是一种极好的作物,易生长产量高,味道也十分不错,家里宽裕些的可以吃拔丝红薯蜜烧红薯,贫寒人家直接蒸了、烤了,或者加到粥里熬煮同样香甜可口,又极能填肚子,目前瞧着是没什么缺点的。

胤祚:“佟大人觉得呢?”

佟国维:“……”佟国维翻了个白眼。

众臣齐齐忍笑,这六阿哥挤兑起人真是一套一套的。

胤祚被康熙瞪了一眼,笑嘻嘻不说话了,而众臣意见达成一致,便开始商讨推广措施。

江浙有推广金薯的经验,但目前看效果不佳,避雷避雷。

倒是可以如前次牛痘一般弄一个试点,一则眼下薯种不多,纵然可以从江浙调来一些,到底杯水车薪;二则百姓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向来谨慎,要他们接受金薯需要一个过程。

胤祚听着只觉得如今消息太不通达,放在后世,有什么信息报纸一登网络一发全世界都知道了,把金薯丰收的照片和数据公布出来,虽不能说所有人都信,但也比现在这般费力引导强的多吧。

众臣开始讨论具体措施,什么政府示种、奖励种植等等,胤祚听得半懂不懂,不由有些昏昏欲睡,突然他头一歪惊醒,就听到一位大臣道:“需有一位皇子主导此事才是!”

这话听着好生熟悉,胤祚下意识退后一步:“别找我,我忙着呢,没空!”

众臣:“……”

众臣确实在打他的主意,事实上若要皇子参与,最好的自然是全程参与金薯试验的四阿哥、五阿哥和六阿哥中的一个。他们倒不在乎到底是哪个,反正这位皇子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目的是让百姓知道皇室的恩德,具体办事的自有其他官员。

既然六阿哥如此排斥,众臣就默默看向剩下两个阿哥。

五阿哥左看看右看看,学着胤祚也退了一步,挠头憨憨一笑:“我只喜欢吃东西和种东西,其他的都不懂。”

众臣:“……”

那便只剩四阿哥一个了。

康熙本也最属意四阿哥,论起实干三个小子差不多,但论政治敏感四阿哥比另外两个强的多,派他去是最合适的。难得几个人不争不抢,康熙满意地点点头:“那便把此事交给胤禛吧!”

四阿哥:“儿臣领命!”

金薯推广是大事,不是一下子就能定下措施的,少不得细细打磨。胤祚很快就把这事抛到脑后,一边跟着终于从香山澳请来的洋人医生学西医,一边悄悄盯着四公主的动作。

虽然上次建议四公主请黛玉进宫一见她未置可否,但胤祚觉得她是有些心动的。

胤祚想着,若是四公主请黛玉进宫,他是不是能趁机见上一面?

他最近依旧每日送信和东西给黛玉,却依旧没得到回应。之前胤祚只以为黛玉生气,如今却渐渐发觉不对——

黛玉不是这样的性子!

她向来聪明灵慧,怎会不知胤祚种痘乃是正事?纵然一时后怕生气,不过两日自己也该缓过来了,怎会这般长时间没有动静?

必然是出什么事了!

只是他安插在贾府的人传回的消息却是一切正常,胤祚一时因黛玉安全无虞松了口气,一时又担心她出了更大的事,想着见一面问清楚才好。

如今只看四公主那边是什么情景,实在不行也只能再想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