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2页)

以前她的主动,只不过是为了哄骗顾珩的手段。可现在却是她的需求,她只觉得自己像是身子裂开了一道深壑,而顾珩便是将深壑填得严丝合缝的玉石。

有时她又觉得自己像是窗外的藤萝,需要攀缠着顾珩才得以汲取生存。

顾珩很想要一个孩子,可她没做好当母亲的准备。

她有过不幸的童年,那位“父亲”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

即便她知道顾珩不会像爹爹那样对孩子动辄打骂,但顾珩的身份特殊,天下想取他性命的人不胜枚举,她无法安心为他诞育子嗣。

以前秦观月为了引诱顾珩,说要为他留个孩子,但那不过是情场上的敷衍,谁知顾珩当了真。

当时她以为自己对顾珩只是利用,随时想要逃离顾珩的身边,他的权势与压迫亦让她感到害怕,孩子对她而言只会是拖累。

因而在每次缱绻之后,她都会格外小心地喝下避子汤。她不禁细细的想,究竟是哪次遗漏了呢?

或许是之前有几次仗着将来癸水,便偷懒没有喝尽,才让这个孩子有了可乘之机。

可是这个孩子来得太不是时候,早一点顾珩或许会另作打算,不置于陷入此等境地。偏偏不巧,她非赶着顾珩被押在天牢的时候。

这下她就算想跑,也再不能像之前那般一身轻松了。

柔安的命令并没有起效,陆起章还不想顾珩因为饭食不足而死。

他要留着顾珩的一口气在,要让顾珩亲眼看见自己登上帝位,再借顾珩的手笼络天下学子人心。

可前几日龙虎观一事不慎触怒了诸学子,如今京中怨声载道,还有不少寻事者寻到老襄阳王的墓前,以猪血溅之陵牌,并在其墓前高声念唱对陆起章的檄文。

这与陆起章的本意相去甚远,得知亡父不得安息,陆起章大怒之下,只好暂时停掉拆观的计划,并从京察司中分出一些人手寻察燕都闹事之人。

对于京察司,他只留下十七个字:若擒得贼人,就地斩杀,悬头颅于城墙之上。

既然暂且无法尽得人心,那就只能先让那些人不敢再妄议天家事。

对于顾珩,他暂且没有余心处置,只吩咐加强戒放,别无其它。

天牢昏暗的甬道内,一名侍者提着食盒,跟在看守身后,借手中的火把照亮前路。

天牢里的其他犯人都由两三名看守笼统看管,唯有顾珩受到“厚待”,由专人看守。

看守从腰间取下三把钥匙,渐次打开,不忘回头嘱咐:“进去后不要多话,早些出来,不要多留。”

侍者点了点头,并未应话。

看守离开前,瞥了那侍者一眼,只觉这侍者身形瘦弱,寡言少语,模样倒是清秀,只是先前从未见过,不知怎么派了这么一人到这天牢里来。

或许是宫里哪个大太监养的娈童,做错了事被下派到这处做苦活,这些腌臜事他见得多了,不足为奇。

他别有深意地剜了那侍者一眼,嘴角的笑多了别样的意味。

外面的三道铁门随着看守的离去又重新阖上,环室重新归于沉寂。

陆起章虽然没有断掉顾珩的饭食,但每日只供一餐,且不许见荤腥。

顾珩站在墙前,身姿挺直,他以枯草为笔,在墙面上书写文字。

他不必回头看,也能知晓每日食盒里装的是什么。

除了一碟青菜和一碗稀粥之外,还有外面送来的消息。

“放在桌上。”

侍者迟迟未动,食盒摆落的声音并未出现。顾珩皱了皱眉,终于转过身。

顾珩含霜覆雪的眼神落在那侍者身上,而他望着的人正巧抬起头,也在看着他。

顾珩看着那双盈盈泣露的双眼,心里骤然一痛。他的目光在她的脸上流连审视,似不敢置信她的出现。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已有震颤。

“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