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大喜(第2/2页)

云舒瑶失笑:“娘,要是我被欺负了,你觉得弟弟会不跟你们说?”

宋氏哼了一声:“你们都长大了,还当小时候啊,有什么事你们都不爱告诉我们了。”

她打算回头好好跟儿子谈谈。

然后宋氏问起了珞玉:“承蒙皇恩浩荡,珞玉大福气去了皇子府上,又生下了龙凤胎,她和孩子现在还好吗?”

云舒瑶:“都好,大婚的时候你就能见到他们了。”

宋氏有些感慨,“因为珞玉也生了龙凤胎,咱们家几代人这样,现在宋家女儿说亲的时候都连带着受益了。”

云舒瑶不禁失笑:“这都是说不准的。”

宋氏叹气:“我知道,我就没生,而且真生双胞胎危险更大,如果可以选择,一个一个来更妥当些。”

她还说起了梅家:“他们在京城被吓到了,回去之后循规蹈矩多了。”

“兴台府的生意经营的不错,当地父母官也客气。梅姨娘现在怎么样?”

云舒瑶:“在瑛玉出嫁之后,就很少出门了。”可以说改性了。

……

她们说了很多话,回去比较晚,老太太没说什么,她对此乐见其成,云家有出息,上进,她不介意孙儿多走动,关系紧密些才好。

那是孙子他实际的外祖家,血缘是最紧密的纽带,会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日后都会是孙儿的人脉。

云家,不仅仅是云舒瑶,其他人都不错。

只是有些可惜了,可惜云舒瑶的性子还是一如既往,她创造了不少机会让黛玉和她相处,结果双方都是恪守礼仪,客气有余,亲近不足,老太太不得不死心。

嫡庶之别,不是那么好跨越的,是她强求了。

她还不如寄希望于自己多加保养,活得更久一些。

第二日,唐家送嫁妆进门。

唐家并不显贵。

嫁妆台数也是中等,但这里有许多都是书籍。

唐家传承久远,家中藏书丰富,古籍也不少。

在不识货的人看来寒酸,但识货的人眼里就只剩下热切了。

尤其是打头的书和画,来看晒妆的人有那识货的,恨不得立刻打开好好鉴赏一番,只是时机不对,只能强忍着。

晒妆后的翌日,就是大婚的日子了。

礼仪繁琐,却也郑重。

看着一身喜袍,越发显得玉树临风的儿子在一片喧嚣中骑在高头大马去迎亲,云舒瑶有些恍惚。

时间过去的越发快了。

这一天,云舒瑶的情绪都有些抽离,看着来来去去恭喜的人,看着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老太太等人,看着回来的瑛玉珞玉,像是在梦游,一场清晰的梦游。

直到婚宴结束,人烟逐渐散去,安静的听着微风吹拂叶子发出的声音,才有了魂归身体的踏实感。

俗话说得好,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

这代表着他们已经不是孩子了,可以负责自己的人生了。

两个孩子,长大了。意识到这一点,云舒瑶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灵台更加清明。

日后他们过的怎么样,基本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想通了,云舒瑶这一晚睡得很好,林如海在旁边辗转反侧了半夜,临近天明,才将将睡着。

不过等到了时间,他就自已醒了,一点不困,精神焕发。

之前嫁女儿,家里人口在减少,现在总算往家里添人了。

新妇是美丽娇羞的,也是对环境陌生忐忑的,就算是云舒瑶想把中馈移交,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正是夫妻两个蜜里调油的时候,夫妻齐心,其利断金,她当然希望他们能夫妻和睦。

等琛玉春闱结束,婉欣也对林家熟悉了,到那时候就可以了。

一场热闹的婚宴过后,琛玉就不出门了,问就是要专心备考。

理由十分正当,也十分合理。

林如海一心两用,一边顾着儿子的举业,一边盯着南安郡王府。

他有些触目惊心,这些勋贵要抓小辫子不麻烦,洁身自好的不是没有,少。但像这南安郡王府一般多且重的,也少有。

不过就是仗着天高皇帝远,才这般肆无忌惮,连杀良冒功的事都做的出来。

林如海一开始是私心,后面越查,心态就变了。

这人还在任上执掌大权,是对当地民众的极度不负责,于是,事情从一个良民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击鼓鸣冤开始,掀开了弹劾大军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