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2页)

徭役,赋税,征兵……等等都要加重,潜在的民怨、外部的隐患,实在难以权衡。

若是能使国力强盛,这些问题自然不必再考虑。

此时东海金矿出现的契机,就极为巧妙。

这金矿到底是有多大体量,已发现了多久?

如此重大的事,丁洋王却瞒着节度使,是否已经存了私吞金矿的心思?

从这座金山被报到皇后面前的那一刻起,这些问题和猜疑,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了皇后的脑海中。

景流晔冷汗越发淋漓。

他终究年轻,即便做了再多的心理准备,面对这样的质询时还是会觉得颇有压力。

勉强稳住心神,景流晔有些急切地解释道:“东洲节度使李簧拥兵五十万,并不输于父亲所率将士,又自视甚高,从不把父亲放在眼中。”

“父亲与李簧不合已久,对李簧并无信任,只怕这金矿若到了李簧手中会被盘剥得不成样子,便着臣带着亲兵入京,向娘娘当面禀报此事。”

皇后又是沉默许久,直到景流晔都快有些跪不住了,方才笑出声。

“李簧不把丁洋王放在眼中、金矿会被李簧盘剥……这些话,难道是丁洋王教你说的?”

景流晔面色涨红,甚至耳根也变了颜色。

“当、当然不是。”

何止,在他出发前,父亲分明千叮万嘱,叫他小心谨慎答话,这种编排挤兑的话,私底下发气说说便罢,决不能告到皇后娘娘面前。

可惜他在皇后那一番质询下,终究没忍住,心中如何作想的,便一股脑说了出来,父亲叫他背了数遍的那些得体套话,全忘了个一干二净。

皇后又是一阵大笑。

笑完后指了指他道:“很好,你若是也像你父亲,憋个老气横秋的样子来同本宫禀报,本宫是一概不信的。”

这样说,意思便是已经相信景流晔所言了。

景流晔心中一动,仰起脸来看皇后。

皇后走到他面前,对着他的手肘虚扶了一把,叫他不必再跪。

然后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却没有再问那金矿的事情,而是说了句:“我记得,你与知知似是年龄相仿。”

景流晔想起那日看见的,金桂仙子一般的公主,点点头道:“母亲提过,我比公主大上三个月。”

“竟是同年,都是正好的年纪。”皇后感慨,“看着你们,才觉得自己显老了。”

景流晔忙弯腰拱手:“皇后娘娘千岁,红颜不老。”

皇后捂唇笑笑,将他仔细又打量一回。

“模样聪秀,落落大方,是个好孩子。身负重任远道而来,你也辛苦了,这几日便在府中好好休息。寒食节阖宫上下要一同拜祭先祖,你也一道进宫来吧。”

“是。”

景流晔恭声应了,弯腰退出殿去。

临走时瞥了一眼,看见皇后还拿着那份记载着金山的卷轴,低头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