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姻缘

主仆两人匆匆从后宅离开, 一路往前院书房走去。

一边走一边徐中行还在问:“消息来了多久了?”

福安老实回答:“已经有一会儿了,只是小的想着您与夫人正在说话,就没敢禀报。”

徐中行倒是没评价他这个行为的好坏, 只是抿着唇一路到了书房。

等进了屋子,福安急忙将信拿了出来。

徐中行看了一眼封漆知道还未开封过,然后这才将信封拆开,拿出了信纸。

这信封虽然平平无奇,可是这里头的信纸,徐中行却一眼看出来,是御供的澄纸。

他深吸一口气, 这才打开信, 仔细的读了起来。

信纸短短半页,但是徐中行却看了好一会儿才收了起来,他抬起头看向福安, 神色已经恢复了平静。

“送信的人还在吗?”

福安摇了摇头:“放下信就走了。”

徐中行心中了然,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前几日安排好的事情可以实施了。”

福安一听这话有些迟疑, 许久才道:“是不是有些仓促了?”

徐中行并不因为福安的质疑而生气, 反而解释道:“万事俱备,不必再等了。”

福安见老爷都这么说了,自然不会再多嘴,急忙点头应下。

说完了这事儿, 徐中行看起来仿佛是轻松了许多, 也开始问起了旁的:“这次往京里送信, 是和给蒋家的信一起送过去的, 那如今蒋家的信回来了吗?”

福安摇了摇头:“还没有, 只怕还得几日。”

徐中行沉吟了片刻:“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只是为了保险起见,你这几日还是要盯着点,袁同徽这个疯子,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

福安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个姓袁的也有几分厌恶,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若是他没记错,这人可是有夫人的,竟然还想打他们大小姐的主意。

徐中行这边与福安安排妥当,但是此时在房中沉睡的蒋明菀却一无所知。

等到了第二天起身,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睛有些红肿,她忍不住叹了口气,让芍药拿了热毛巾过来稍微敷了敷眼睛,这才看起来不那么难看了。

芍药看着太太这个样子,有些欲言又止,但是想着昨晚太太和老爷独自在房里说了许久的话,而老爷太太看着也不像是生了气的样子,就到底也没多问,只老老实实的做太太吩咐的事情。

等到收拾妥当出来,没一会儿蓁姐儿也过来请安了。

她看着倒挺精神,脸上还挂着笑,一进门就道:“母亲,上次说要给您做的袄裙已经得了,你快看看喜不喜欢。”

蒋明菀听了一愣,她都差点忘了这一茬了。

看着女儿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包袱,又放在罗汉床上细细展开,蒋明菀也很感兴趣的凑了上去。

配色十分不错,花样子也选的好,虽然不如绣娘做的精细繁复,但是却也别有一番趣味,看起来这孩子说要给人做衣裳,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下了功夫去琢磨的。

蒋明菀笑着将女儿夸了又夸,把蓁姐儿都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笑着让人收了起来,小声道:“母亲喜欢就好,我下次还给您做。”

蒋明菀笑着摸了摸女儿的脑袋:“我既然都有了,你父亲的道袍是不是也有了?”

蓁姐儿笑着点点头:“已经让人送到前头去了,也不知道父亲喜不喜欢。”

蒋明菀想着徐中行的性子,忍不住笑了笑:“你做的,哪怕是个麻袋,你父亲只怕也会披在身上说喜欢。”

蓁姐儿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看着女儿笑意吟吟的模样,蒋明菀心中越发酸楚,怎么这样好的一个孩子,前世今生这婚事上就这么不顺呢!

母女俩说了一会儿话,蓁姐儿突然道:“母亲,昨个我看着,上次我们在绣庄见过的那个人,也来了家里,她到底是什么人啊?”

蒋明菀心里咯噔一下,看了蓁姐儿一眼,见她面上看着还是一派天真,好似只是随口一问,蒋明菀也拿不准她到底察觉到什么没有,想了想终于道:“她是知府大人家的一个远方亲戚,被知府夫人带过来的,不打紧,你不必操心。”

这样的龌龊事,蒋明菀不愿意污了女儿的耳朵,一方面是不想女儿烦心,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事儿告诉了她也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她宁愿瞒着。

蓁姐儿好似也信了她的话,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了。

等用完了早膳,蓁姐儿便去了闺学,蒋明菀开始处理家事,心里却想着,什么时候娘家的信能早点过来,到时候是好是歹,她也能有个准备。

就这么念了好几天,蒋家的回信终于来了。

蒋明菀是从福安手里拿过来的,她还有些好奇:“怎么是你来送信。”

福安有些尴尬的笑笑,想着老爷也没有嘱咐不能告诉太太,便也将实话说了:“之前老爷让小的盯着从京城来的信,生怕有人做些什么,没成想真叫老爷猜中了,知府大人那边,果然出了几个人手去截这封信,小的便也带了家丁过去,因此这信才落到了小的手里。”

蒋明菀听了这话先是有些惊讶,但是很快又反应过来,急忙问:“没出什么岔子吧?可有人受伤?”

福安笑着摇了摇头:“太太果真是菩萨心肠,还惦念着这个,太太放心,咱们这么多人一过去,那些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敢硬碰硬,都好好的呢。”

蒋明菀松了口气:“那就好,这回也是老爷料敌在前,不然还不知道出什么事呢。”

福安笑着应和,又不免拍了一通徐中行的马屁。

看着这个平日里谨言慎行的人,夸起徐中行来却能想出来这么多词儿,蒋明菀心中有些失笑,不过也没说什么,毕竟在她心里,徐中行也是极好的。

蒋明菀打开信,只一眼就看得出,这封信是她母亲亲自写的。

蒋明菀心中不由生出些许郑重,急忙一字一句仔细的看。

信中的意思也很直接,沈家的那个小子她母亲已经帮着她相看调查过了,是个妥当的人,只是有一点,沈家家里的情形并不简单。

文昌伯沈世光是个老纨绔,一大把年纪了,只知道玩女人和胡混,家里庶子庶女一大堆,自己也不怎么上心,整个伯府全靠文昌伯老夫人维持。

而世子沈嘉言虽然出众,可惜生母早逝,继母不慈,还有一个亲妹妹要拉拔,可以说一出生就是在艰难的挣扎。

这个世子之位,也是靠着多年筹谋,还有老夫人的坚持,这才请封到的。

按着蒋明菀母亲的意思,这样的人家去不得,哪怕哥儿再出息,以蓁姐儿仁善的性子,去了这样的人家不知要受多少罪,不如将蓁姐儿嫁回蒋家,只要有她在一天,一定护着蓁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