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①⑨个故事!(第2/2页)

伯嚭苦涩万分,却心有庆幸。幸好苏清之没有‘迁怒’免掉他的官职,只是让他将收的贿赂上缴。不然,岂不是努力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多谢大王谅解。”伯嚭拜服。“臣以后会谨记教训,不敢再私下接待越国使者。”

苏清之见好就收,没有再为难伯嚭。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否决越国打得,以退为进,归附吴国好借此逃脱灭国的好主意。

说白了,目前吴国占据绝佳的优势,不趁机真正意义上的吞并越国,反而像历史上的吴王夫差一样,收下西施,认同越王勾践跑来吴国为奴三年,已经不是傻,而是根本没有脑子。

苏清之自认自己帅帅气气,却并非没有脑袋。所以坚决否掉越国为了避免灭国,主动归附吴国的请求。

“继续打。寡人倒要好好瞧瞧,这越王勾践还有多少花招儿,没有使出来。”

这下子,满朝官员除了伍子胥、孙武等武将高兴外,其他人都目瞪口呆。感觉苏清之的举动,标准算是痛打落水狗。好歹是一国之君王,这么计较,真的显得很小家子气。

苏清之可不知道官员们心底的诽谤,瞧着他们一个个不吭声,完全默认的态度。苏清之就很欣慰的表示,与越国的战争,依然由伍子胥、孙武二人全权负责。

至于犯了错误的伯嚭,苏清之还是很给面子的表示,最近他的基建队伍缺少了跑腿的。伯嚭暂时不参与军务,就跟着他搞基建吧。

自从当了吴国大官,摆脱以往逃亡的日子,伯嚭就越发的奢侈喜铺张。完全可以用‘好逸恶劳’的形容词来形容伯嚭,肯定不愿意干基建的活儿。

在他看来,虽是利国利民的工程,却是低贱工匠该干,不该由身为吴王的苏清之来时时把控。可他以为是他以为,心里也算清楚得很,要是他敢把自己对工匠的不屑说出来,苏清之就敢将他变成他所看不起、鄙夷不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