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第2/3页)

两相对比之下。

她就更喜欢问何越了。

星空间里,零拿着手帕,流着泪,看着自家宿主皱着眉头,抓着头发,思考着一道接着一道原本对于她来说十分简单的题目,眼里带着同情,却在暗戳戳地将这样的画面拍下来,等宿主回来拿给她看。

看看蠢蠢的她,是什么模样。

或许以后就不会那么嚣张了。

李兰老师布置的化学题,转过身去找何越的时候。

陈欣欣和黄静。

不。

应该说是,整个班里的人都习惯了,看着李兰的目光就跟看着勇士一般。

当然。

也因为这个原因,原本嫌弃她穷酸,好些人都不愿意理她,现在的人数就更多了,就连宿舍里面的王蓉和刘玲,也很少和她说话。

而愿意理她的人,除了何越,就只有陈欣欣和黄静。

然而。

因为欣欣的原因,李兰选择不理黄静。

所以。

她的交际圈,基本上就是这两个人。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学习委员李正飞,有一次在校园里遇上,他就用佩服的语气说了一句,“你真勇敢,敢向何越请教问题,加油!”

嗯。

这应该算得上是一种鼓励吧。

不过,李正飞学习很用功,两人的座位相距好远,所以,交集并不多。

李兰也不在意。

她将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每天都在朝着大学的目标奋斗,哪里有心思管其他。

何越看着她拿着化学作业。

为了能睡好觉。

想了想说道,“你别白费功夫了。”

李兰一愣,什么意思。

“我保证你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会考,若是你想考大学,或者考上好一些的大学,我建议你,将重点放在其他科目上。”

何越难得地说这么长一段话。

别说李兰。

就是陈欣欣和黄静都惊住了。

“真的?”

李兰是不会怀疑能考八百九十分的何越同学的。

“嗯。”

“谢谢你,何越。”

李兰自然是知道他的好心,笑眯眯地感谢。

何越扫了一眼笑得很开心的李兰,趴下,睡觉,心里却有了烦恼,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想,要不要告诉傻大胆,她不能拥有超过一百块钱的事情,至于后面买衣服,房子这些事情,都还挺远的,如今眼看着马上又要放假了,她回家肯定会拿钱。

到时候,钱再被烧了。

估计,还得哭。

那多影响自己的睡眠。

可说了,就真的是对李兰同学好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就像是自己,他是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他能听到别人心声的事情。

这很容易理解。

换个角度想,要是有人能听到他的心声,他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将对方处理掉的,这太可怕了。

皱眉。

算了。

何越决定。

还是让李兰同学自己去发现吧。

虽然她难过,会影响自己的睡眠,这也只是一时的,总归比自己知道她那样的秘密,令她心里产生防备,远离自己,这三年都不能睡个好觉要好。

想虽然是这么想。

可真到了收假的第一天,何越还是没忍住,写了一张纸条问李兰,“你现在有多少钱?”

借钱?

李兰楞了一下,想着何越同学对自己的帮助,认真地写下了她的财产,“一百六十三块,够不够?”

以为他要借钱?

何越同学看着后面的三个字,在心里都笑了。

随后,写下一个数目,“借我六十二块。”

“好。”

李兰很干脆。

因为两次钱被烧的事情,李兰将钱都放在身上,留下一百零一块,用纸条卷着六十二块钱递了过去。

陈欣欣看着,有些担心。

难不成过了两个月,何越同学终于准备对兰兰下手了吗?

看着毫无所觉,在为接下来期中考试准备的兰兰,纠结要不要提醒她。

何越借钱?

笑话。

他家住着的别墅,是县城里最好的,坐的车子,据说是全球限量版,是那种碰掉一块漆,都会赔得倾家荡产的那一种,会在意六十二块钱。

但这六十二块钱,对兰兰却很重要。

要是他借钱不还。

兰兰面皮薄,又不好意思要,再加上她一直感谢何越给她解题,就更加不会催他还钱。

有了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

陈欣欣觉得。

她已经知道了对方的阴谋。

向班级里最穷的人借钱,太阴险了。

她想象一下,要是被对方得逞了,三年后,兰兰毕业,可能就是一副非洲难民,皮包骨头的模样。

里经常有的桥段,那些有钱人,就是变态,喜欢做雪上加霜,看着她人苦苦挣扎为乐。

嗯,何越肯定是属于这种有钱人。

不行。

她要揭穿他的诡计。

鼓起勇气的陈欣欣,真准备说话,眼角就对上了何越冰凉的目光。

浑身一抖。

勇气消失。

怂得缩了回去。

心里哭唧唧,兰兰,对不起,恶势力太强大,她选择低头。

中午的时候。

李兰揣着一百零一块钱,去食堂。

感觉到口袋里热乎乎的,心一冷。

“欣欣,你帮我打饭,西红柿鸡蛋盖浇饭,钱回去给你,我拉肚子。”

说完这话,将饭盒塞到陈欣欣手里,转身就往厕所里跑。

“哎,兰兰。”

陈欣欣看着李兰远去的背影,将那句“带纸了没有”的话吞了回去。

到了厕所。

李兰急得眼眶都红了,在心里将她能想到的菩萨都念了一遍,才将手伸进裤袋里,掏出来,看着那张完好无损的一百块时,松了一口气,要是这一百块钱被烧了的话,她这个月可就真的要借钱了。

她的想法,很多都是受爸妈影响的。

在他们看来,但凡能咬牙撑过去的,就绝对不借钱,毕竟借钱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习惯,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李兰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村子里,就有几家人,村子里的人都被他们借了个遍。

等到还钱的时候。

又拖拖拉拉。

到最后,真遇上紧急情况的时候,哪怕哭得再惨,都没有人会愿意再借给他们,除非,把之前借的先还了。

这就是教训。

所以。

从小到大就没有借过钱的李兰,并不想开这个头。

幸好,幸好。

然而,庆幸的笑容在打开那一百块钱,看着里面的一小戳熟悉的黑灰时,僵住了。

那一块钱被烧了。

一次两次是意外,那么三次呢?

她再不能用意外这两个字来安慰自己了。

回到教室。

拿着笔,开始认真地思考。

将几种可能性以及解决办法写了出来。

不怕,不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