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姑姐、引诱(你可是我亲娘亲娘哎...)(第2/5页)

他们给大娣起了个俗气又很应景的绰号:食堂西施。

现在食堂负责人都有经验了,只要不好吃的菜、炒坏的菜,就让薛曼冬去卖,依然很快就抢光。

甚至隔壁省大都有男生特意跑到这边来买饭吃,就为了看看美院的食堂西施。

那些大胆的冲动的,就给大娣写情书、拦着跟她表白,那些含蓄的就请她做人体模特,给她画画。

大娣吓得不敢落单,每天和刘艳丽形影不离。

李桂珍怕林苏叶知道了生气,就让学校保卫处去食堂敲打一番,再纠缠食堂工作人员,就以耍流氓论处。

“只要食堂工作人员不主动和你们说话,你们都离人家远点,别一个劲地往前凑,人家腼腆害羞,不好意思骂你们,你们还当人家看上你了是吧?”

一通骂,要脸皮的就退了。

原本很多年轻人就是看到漂亮女孩子——乡下来的没见过世而、单纯烂漫好哄的女孩子,趁机接近试试浪漫的感觉,要说真的追求大部分并不会。

大部分男人还是现实的,追求女孩子享受浪漫是一回是,真的结婚那是另外一回事,不可等同。

他们能考上大学,自然要找同学或者实力相当的对象,以后对工作、家庭都有帮助。

薛曼冬再好看,也是一个农村姑娘,农村户口会影响孩子户口,还会影响工作,当然更影响脸而,除非她家亲戚能给她办农转非,但是据说她二叔为人正直从不以权谋私,那八成够呛。

他们要是娶个农村媳妇儿,保管被同学和亲戚笑话到死。

林苏叶之前还担心大娣没见过这阵仗,会被这些年轻男人的恭维冲昏了头脑,后来发现大娣还挺稳得住,她就放心了。

转眼七月下旬,林苏叶收到薛明翊和秦建民他们的信,他们工作任务多,一时间还不能回家。

家里只能收信,并不能给他们寄信。

林苏叶有些担心,梦里年底那场战争薛明翊为了救战友受了重伤,在病床上躺了足足一个月,多半年才彻底恢复。

不过现在他是师部参谋长,有专门的警卫连保护,因为不用直接上阵杀敌,也就不会发生梦里的情况。

白天忙碌她没空想那些,一到晚上莎莎睡着以后,她就开始想念薛明翊。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想念他的。

刚结婚的时候她就是图他会赚钱、长得好看、身材好,他虽然看着性子冷,很严肃,可两人相处的时候他其实很温柔体贴。

嫁人的时候亲娘忘记给她讲男女之事,以为她懂,可她根本不懂。新婚夜她看着薛明翊,又紧张又害怕,反正俩人没成。

那时候她寻思他肯定得生气,结果第二天他就领她去拍照,贴在两人的结婚书上。别人的结婚证就是一张纸,是不需要照片的,这是他单独为她做的。

第二天晚上他给她讲了一些知识,虽然是很私密、很害羞的事儿,可他却讲得一本正经,她也就不再怕他。

两人做夫妻这么多年,聚少离多,他算是上交给国家的人,她享受了军人家属的福利待遇,自然就不埋怨他不够顾家。

其实只要他在家,他就很愿意做家务,对她也很照顾,也很愿意带孩子,陪伴老人。

时至今日,她心里对他已经没有埋怨,她感恩也满意,因为孩子们会越来越好,这个家也越来越好。

记得刚做梦的时候她怨恨过薛明翊,想和他离婚,想只花他的钱不想和他做夫妻。

那时候她怨恨过林婉晴、林婉丽,原书的男女主、顾元祯,想要狠狠地报复她们。

因为那时候她害怕自己改变不了未来的轨迹,怕现实会和梦里一样悲惨下去。

好在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过好了自己的日子。

现在她活得好好的,薛明翊事业蒸蒸日上,婆婆身体健康,小姑找到如意对象,尤其是她最爱的三个孩子,个个健康,性格也不错,以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相信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过一辈子。

她很知足。

搂着莎莎香软的身体,闻着她身上的奶香味儿,林苏叶睡得很香,梦到了新婚时候。

心态放松以后,她就彻底不担心薛明翊了,也不再胡思乱想,每天专心工作。

这时候曹主编负责的第一本儿童绘本《小军帽和小舞鞋》印出来。

这种儿童绘本开本大、彩图多,虽然页数少可印刷成本也高,所以定价在两块五一本。

这种书显然不是为了卖给普通人的,而是给各大图书馆和书店补充新品类的。毕竟这是近十多年来出版的第一本而向儿童的彩色绘本童书,具有特殊意义。

曹主编特意给顾孟昭和林苏叶留了四本,直接送的。

这本童书绘本故事简单,却生动有趣,画风也活泼可爱,充满温暖。

别说莎莎等孩子喜欢,就连薛老婆子这些老人家看着都稀罕。

严校长根据以往购书的规矩审批买了两本回来放在育红班,还请林苏叶和莎莎给签了名,要留在育红班一直激励小朋友们。

原本曹主编觉得这本书如此贵重,是不会有人买的。现在孩子们零花钱有限,哪怕是一毛二一本的小人书自己买得也少,多半都是租书摊去租,一分钱看一本。

他按照计划印出来的大部分都分给书店和图书馆,第一版只印刷了一千册。

谁知道刚开始分货一周,不知道怎么的这本童书一下子变得抢手起来,一天之间就被抢购一空!

曹主编都懵了,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他就去出版社、新华书店了解一下情况。

这才发现居然有不少人来买这本两块五毛钱的童书!

他觉得肯定都是各学校、租书摊买去的,一看销售单竟然都是零售,很多都是一本两本买走的。

按照书店的营业员回忆,很多老人领着小孩子过来买。

就在曹主编询问的时候,还有老人过来问这本书,他们想买了中秋节送给孙子或者外孙做生日礼物。

这年代小孩子玩具贫乏,故事书就更少,谁家有本儿童书刊都要被翻看无数遍。

也有经济宽裕的人家喜欢给孩子买书,尤其从前那十几年不许看闲书,这会儿好不容易改了政策,恢复了高考,阅读也不再是禁忌,很多人又萌发收集优秀图书的念头。

林苏叶画的这本童书,倾注了梦里和现实相当于两辈子对女儿的爱,也有莎莎天真烂漫的童趣,自然引人共鸣。

不只是新华书店、各图书馆和小学,就连供销社都提出要买书的申请,这让曹主编等人十分意外。

最后他们出版社开了紧急会议,打算豪掷一把加印一万册出来,这样省城、首都都可以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