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采访(第2/4页)

刚到门口就见一个年轻女人搀扶着马国华迎出来,他大步上前给马国华敬礼,“老首长。”

马华国高兴得笑起来,拍拍薛明翊的后背,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这么多年我都老了,小薛却一直没变样,还是那么年轻结实。”

薛明翊顺手扶住他,“老首长近来可好?”

马国华:“好,好得很。身体健康,吃嘛嘛香。”

马国华老伴儿早就去世,子女从老家乡下给他请了个保姆照顾,另外也有勤务兵上门帮忙,所以生活过得挺舒坦的。

不过他早年受伤,老了自然要受点罪,腿脚不那么利索。

进了屋里,马国华请薛明翊坐,又让保姆摆饭。

他对薛明翊笑道:“我们这帮老家伙啊,现在不能为国家和部队做贡献,整天就拖后腿。”

薛明翊:“老首长何出此言,没有你们的贡献,也没有咱们的今天。当年国家和人民需要你们抛头颅洒热血,现在他们也需要你们安享晚年。”

马国华:“嗨,别给我贴金,我都惭愧。我虽然退了,可也不能干吃粮食啥也不干。最近他们宣传部和报社要联合出几本书,回忆当初打仗的艰辛岁月,顺便……”他年纪大记性不好,就扭头看旁边的周怡。

周怡笑着补充道:“用文字和影像记录那些光荣岁月,这也是留给年轻后辈们的宝贵财富,让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当珍惜,当继续努力。”

她说完朝着薛明翊笑道:“薛参谋长,幸会。”

薛明翊这才把视线放在她身上,面露疑惑,“这位?”

周怡顿时被噎得不轻。在军部她找过他好几次,还正面拦过他的车子,被他给关了两天禁闭,他居然表现得不认识她。

太无情了。

马国华笑着给他介绍,“哦,这是军报的记者小周,叫周怡,常驻咱们省区的。小薛你好好跟她说说当初你们团的那些光荣事迹,有些呀我就知道结果,不知道过程,说不真切,太空泛。”

薛明翊微微蹙眉,“老首长,多记录你们这些光荣革命前辈就足够了,我们还年轻不需要这样的采访。”

周怡不同意:“薛参谋长,你怎么能这样呢?革命战士没有贵贱之分,自然也没有老幼差别。只要是为国为人民贡献青春年华的,都应该被记录被颂扬。”

薛明翊看了她一眼,已经知道她是谁,不过在这里他没权力关她禁闭,就懒得搭理。

马国华却很想让周怡采访薛明翊,把薛明翊的生平给记录下来,可以当做年轻人的楷模,鼓励他们参军入伍,拼搏向上。

他笑着道:“小薛,说起来我和周记者还有点缘分呢,她姑父竟是我当年的连长,后来队伍改编才分开的。”

他已经和周怡接触过几天,对周怡印象不错这才介绍薛明翊认识的。

周怡看向薛明翊,抿了抿唇,轻声道:“薛参,其实我和您也是有亲戚的。”

薛明翊哦了一声,却没露出丁点兴趣。

薛明翊虽然没特意调查过周怡,但是既然她姓周又有点背景,那肯定是省城周家的人。

看她年纪估计是周秉安的妹妹、堂妹,那她就是林婉晴后奶奶娘家的侄女。

可惜薛明翊对亲戚这种关系毫无感觉。

他自己家的亲戚都认不全,大部分不走动,更何况是媳妇儿娘家不怎么走动的亲戚。

就当初林婉晴和他在一个部队,他也没有产生过两人是亲戚的意识。

这会儿周怡跑出来说我和你是亲戚,他只觉得吃饱了撑的。

马国华却很感兴趣,忙问是什么亲戚,“看起来咱们真的有缘分。”

周怡脸颊微红,她笑道:“我姑父是薛参媳妇儿娘家的大爷爷。”

马国华还捋了捋,哟,这么说小周还是小薛的长辈了?

二婚娶个年轻媳妇儿就是容易造成这样的尴尬。

薛明翊却毫不客气道:“抱歉,我媳妇儿并没有和周家论亲戚。”

他本来对周怡印象不好,觉得她缺少管教,连带对周家印象也不怎么样。

更何况周蓉嫁给老林那么多年,都没和林苏叶爹娘正式见面论亲戚,这会儿小辈突然跑出来跟他叽叽歪歪要论亲戚。

他可没那个闲工夫搭理。

攀亲戚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双方彼此有意想要加紧联系,多一层亲戚关系那就名正言顺起来。

要是林苏叶想和周家论亲戚,他自然支持,可林苏叶也不感冒,薛明翊自然更无兴趣。

他这个态度就让周怡很尴尬,直接被人扇巴掌一样没面子,她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

马国华忙打圆场,笑道:“咱们先吃饭。吃完饭有个采访,就耽误小薛一点时间。”

尽管周怡长袖善舞,把马国华哄得很开心,可这顿饭依然吃得让她噎得慌。她几次跟薛明翊说话,薛明翊都很冷淡,几乎一两个字就给她打发了。

真是敷衍。

饭后马国华就示意周怡可以开始采访,毕竟薛明翊时间宝贵。

关于马国华的事迹,周怡已经采访得差不多,现在就是通过马国华走关系接近薛明翊,想采访薛明翊的。

不过看样子单独参访薛明翊他不会答应的,就只能同时采访两人。

她问了马国华一个问题,等马国华说完,她看向薛明翊,“薛参,当年您才十五岁,是什么促使您生出报效国家的心思,去参军的呢?”

薛明翊淡淡道:“个子高。”

他年纪不够,但是个子高,所以被破格选拔入伍。

主观条件就是入伍能管饱饭,还给津贴,当初乡下很多人都吃不饱,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去部队就是一个出路。

他丝毫没撒谎,周怡却给气得脸都红了,觉得他是故意刁难自己的。

周怡:“薛参,那您能谈谈对部队未来的展望么,76年以后有什么新变化,给您什么新触动。”

薛明翊:“会越来越好。”

周怡急了,“薛参!”

马国华忙道:“小周不要着急,小薛呀没撒谎,他就是这样想的。小薛从参军入伍之初就这样实在,不说大话,不说好听的,从来不给自己贴金。”

周怡挤出一丝微笑,“都说薛参为人不苟言笑,还真是领教了。”

她又问了几个问题,薛明翊都回答得让她吐血。

她不甘心,问道:“薛参,您觉得取得今日的成就,您要感谢谁?”

薛明翊毫不犹豫地答道:“感谢我的妻子。”

周怡:“!!!”

她好心提醒道:“薛参,您不觉得应该感谢祖国和部队的培养,感谢爹娘的养育之恩吗?”

薛明翊:“祖国和部队培养我,我也将从军视为一生的事业,爹娘生养我并非我的选择,而我亦光宗耀祖孝敬父母,不必感谢也没愧疚。只有妻子是我选择娶她,却不能长久陪伴,并将父母儿女托付她照料,我于心有愧,理应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