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难产、意外(第4/4页)

林苏叶又趁小姑休息的时间,背上年后新腌的几十个咸鸭蛋,俩人一起去省医院感谢霍主任他们。结果霍主任不肯白要,非得给钱,最后段大夫、劳护士长等人又托林苏叶回家多腌点咸鸭蛋,他们也想买。林苏叶少不得又让薛老三跑一趟大姑姐村。

一忙起来时间过得风快,转眼又是麦收时节。

林苏叶再度背起画板和画笔,要帮社员们记录丰收景象。

从县到公社,再到大队、生产队,乃至社员们,大家对丰收有一种永不厌倦的痴迷。看到大雪就喜欢来一句“瑞雪兆丰年”,春天下雨就贵如油,春耕春种则是满怀期待,收获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就达到顶点。

收麦子、推磨、蒸饽饽、包饺子,对社员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日子,就为着几顿饱饭呢。

今年小姑当了公安,不能每天都去上工,但是她一点都不闲着。公社有事儿,她就骑车去,没事儿她就在薛家屯收麦子挣工分。

县公安局的领导说了,公社特派公安,工作方式要灵活,不要太死板。

小姑就觉得自己的方式可灵活呢。

去年她不当公安,薛家屯的懒汉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赚工分。今年她当了公安,懒汉们压根不用她赶,主动去干活儿,也没人敢再赌钱。

除非活腻歪了!

不只是薛家屯,整个大杨湾大队也是这样风气。

其他大队就很眼馋,跟大杨湾取经,原以为是大杨湾有什么奖励措施,谁知道竟然是因为薛公安?

薛公安是公社的公安啊,怎么能只给大杨湾服务?

其他大队支书和书记,纷纷给公社提要求——让薛公安巡视全公社,每个大队都要去!

改造懒汉、抓紧生产,这是维持治安稳定的一个必要手段,也是公安应该做的。

当然改造懒汉是额外工作,各大队愿意用大杨湾的方式,补贴薛公安工分,到时候用麦子抵。

薛明春一听,可!

于是满公社都能看到小姑和薛明流骑着自行车四处跑,满公社的懒汉、二流子、赌钱的、混子被她收拾的鬼哭狼嚎,一拐一瘸地去割麦子。

今年的麦子,真是丰收,招人稀罕。

薛公安,真是招人稀罕。

林苏叶画麦收的时候恰好撞见小姑带着薛明流收拾几个混子,她立刻就把那场面给画下来,标记上日期,起名:专治懒汉薛公安。

这日阳光火辣辣的,林苏叶扣上草帽,背上水壶、画架、工具包,让莎莎在家里跟着奶奶捡麦草听收音机,她则出去画画。

她画别人,社员们也把她当一道风景线,整天盼着她去自己割麦子的地块儿呢。

林苏叶正画得入迷,突然被人喊了一声。

她回头,见两个穿着上白下蓝制服的公安,便笑道:“同志,你们找薛明春吗?”

她以为是小姑的同事呢。

那俩公安非常严肃,其中一个眼神不善,冷冷道:“不是,我们来找顾孟昭,他是不是在大杨湾知青点?”

公安找顾知青?

林苏叶心里一咯噔,笑道:“同志,你们找顾知青干嘛?他每天忙着照顾牲口呐。”

那严肃的公安让她不要打岔,只管指路。

林苏叶就赶紧给他们带路,一个公安跟着她,一个公安开着辆部队淘换下来的吉普车。

路上她旁敲侧击问问怎么回事。

宋延辉看她生得眉目如画,皮肤雪白粉嫩,瞧着二十左右的样子,还会画画,寻思是哪里下乡的知青,妥妥的走Z派,就有些瞧不上她。

“别瞎打听!”

看他对自己不友好,林苏叶就很紧张,以往她出门办事,不管男女老少,看到她的笑脸都会和善几分,绝对不会防贼一样看她的。

她觉得不大好,就没去找顾孟昭,而是直奔大杨湾大队。

杨支书和会计在,大队长则领着社员们割麦子,不在这里。

林苏叶把事情给杨支书说一下。

杨支书会意,就和两位公安同志周旋一下,问问怎么回事。

宋延辉拿出一张逮捕令,冷冷道:“区革委会有令,立刻将反GM分子顾孟昭捉拿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