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写信告状(第3/3页)

杨翠花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哎呀,这姐妹儿,一块钱没白花,真赚了。”

这会儿大家谁讲究款式啊?也没的选啊,不管你高矮胖瘦粗细黑白,全都那么一个款儿。

林苏叶:“翠花,谢谢你。之前的事儿咱们早就了了,你不用再不好意思。”

杨翠花:“我没不好意思,我就是觉得嫂子你手艺好。嫂子,你能做裙子不?我去省城供销社看人家穿长的、短的,啧啧,真好看。”

以前连衣裙叫布拉吉,是跟着老大哥流行过来的,后来关系恶化,从政治到经济、民生都有改变。

之前流行的列宁装、布拉吉,也都改了名字。

林苏叶:“做裙子费布料,谁有那么多布料呀。再说乡下灰大土大的,你穿着裙子呼呼啦啦的,一天就黑黢黢的,没眼看。”

杨翠花却挺憧憬的,过去那女儿乡下不是也穿裙子?就那些地主婆土财主老婆,穿着马面裙之类的。

当然她就是自己嘀咕,可不敢说,说出来该犯错误了。

她跟林苏叶说还有人排队做衣服,等拿走这件的时候再送新的面料来。

林苏叶让她不用急,自己精心做一件衣服,怎么也得5天到7天,毕竟她平时还得忙别的家务,不会一天到晚踩缝纫机,一直坐在那里她身体也吃不消。

而且她得先做小姑的衣服,过些天要收麦子,小姑是壮劳力得去割麦子,她就想早点把夏天的新褂子做好。

乡下人基本没有做短袖的,都是长袖,冷了放下来,热了卷上去,短袖不实用。

林苏叶给小姑也做长袖,割麦子麦芒刺挠人,长袖可以保护胳膊。

这么一算,至少得十来天才能给杨翠花。

杨翠花:“没事,好饭不怕晚嘛。”

做得慢更好,她先自己穿着美美,别人没有和她一样的,等大家都穿,那就没啥特别的了。

林苏叶给她送出去,回来就乐滋滋的,一件衣服一块钱,虽然自己搭进去线和纽扣再加一点布壳,但是也能赚七毛多呢。

虽然钱不多,可对从没自己赚过一分钱的庄户女人来说,一分钱都是让人激动的,更何况这是七毛呢。

而且做完衣服总会剩点面料布头,默认是留给裁缝的,值个两三毛钱,关键不用布票呀。

之前给顾孟昭和孙家宝做衣服攒了一点,这次给杨翠花和她姐妹儿做又能攒点,凑一凑就能给莎莎做件夏天的套头衫儿。

林苏叶就倍有干劲儿。

一连忙了几天,这日午后她正在踩缝纫机,就听薛老婆子在门口和人吵吵。

她停了踩踏的动作,听了听,居然是婆婆和大嫂孙展英在那里吵嘴!

孙展英和薛老婆子一直不对付,婆媳俩住在一起的时候就掐架,薛老头和薛大哥在中间没少受夹板气。

她俩吵架和林苏叶跟婆婆吵架不一样,林苏叶和婆婆吵架多数斗嘴,不伤和气,转身该怎么还怎么。

孙展英和婆婆则是时常冷战不说话,哪怕在同一屋檐下也无视对方。

分家以后薛老婆子不稀罕过去,也不让孙展英过来,两人在路上碰见都装作看不见对方。

如果没有特别的事儿,孙展英一般不来二房,生怕和婆婆撞见麻烦。

今儿大嫂上门,林苏叶就觉得肯定是有大事。

只是互相无视对方的俩人怎么又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