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4/4页)

翌日一早,太子受伤的消息,便传了传来。

皇上和皇后大为震惊。

“这些逆贼,竟如此猖狂。”在皇上心头,太子就是他的宝,是他延续大周的希望,上回没被刺客得逞,这回竟然还敢前来行刺。

皇上早朝都没上,直接到了东宫探望太子。

太子虚弱地坐在床头,“父皇不必担心,儿臣无碍。”

皇上脸色异常难看,“朕能不担心?如今正是节骨眼上,这帮贼子,就是恨不得让朕断子绝孙,你是太子,一国储君,他们不盯你盯谁。”

皇上说完,才察觉出不对,眉头一皱,“太子昨儿晚上怎会出现在东街?”

太子答道,“儿臣近日一直在调查此事,昨夜刚好有了线索。”

皇上难得训斥他一回,“你是一国储君,性命关乎着国运和大周的苍生,这等子事往后就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何必你亲力亲为。”

太子倒是认错极快,“父皇教训的是。”

“朕算是明白了,这群贼子,恐怕就是冲着西戎征战而来,早不现身,晚不现身,朕一说要征战西戎了,这便安耐不住,出来送死了。”

皇上的神色一厉,冷嗤了一声,“他们不要朕动西戎,朕还偏就要将那西戎给踏平了。”

当年大周丢出去的那么多江山,他都给收复回来了。

如今一个西戎,他还奈何不了了。

“你好好养伤,旁的事就别管了,等伤养好了,也该到选秀了,政务上的事,朕会处理。”

皇上刚走不久,皇后又来了。

进来就哭。

“这到底是哪里来的乱贼,竟然三番两次地想要你性命,上回有韩侍卫在,侥幸逃了一劫,这回可不就让人钻了空子,受了这么大的罪,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母后可还怎么活啊......”

“母后,儿臣无碍。”太子躺在床上,示意明公公给皇后递了块绢帕过去。

皇后接过绢帕,拭了眼泪,“你身子一向单薄,文文弱弱,又好说话,那贼子旁的人不找,为何偏偏就找你,不就是看着你好欺负。”

皇后心头一阵阵地后怕,“本宫今儿就给你再选几个身手好的侍卫,还有,本宫打算让渊哥儿撤了工部的职位,往后便同韩侍卫一般,寸步不离地跟着太子。”

太子:.......

“儿臣不过是一时疏忽......”

“一时疏忽,能让太子丢命。”皇上下定了决心,“太子好好养伤,侍卫的事,本宫来安排。”

*

午后,东宫便多了数名暗卫。

顾景渊也来了。

没有撤职,只是暂时留在东宫保护太子的安危。

冬至前,顾景渊才被太子借机打发回去,如今又出现在面前,且不仅是白日,夜里也一同与明公公几人守在了东宫。

亥时一到,太子的目光便频频地盯着木几上的沙漏。

明公公知道太子在想什么。

可如今这东宫,前前后后全是皇后的人,顾家三公子,正在外屋守着呢,唐姑娘估计是来不成了。

“奴才已经同小顺子交代过了,这几日暂时先别让唐姑娘过来了。”

太子:......

他倒是没想到这点。

“人呢,还在哭?”

明公公走近太子,将怀里的一张信笺交给了他,悄声道,“唐姑娘今日在逢春殿,抄了一日的经书,说是为殿下祈福,白日还曾随着五殿下来了一趟,过来时皇后娘娘正在同殿下说话,便没进来,奴才偷偷瞟了一眼,眼睛确实是红肿得厉害,适才阮嬷嬷过来,将信笺交给了奴才,问了一句殿下的身子如何了,奴才答,请唐姑娘放心,殿下的伤势已经稳定,只需静养,等殿下......”

明公公正详细地禀报,太子忽然抬起头。

明公公一愣,“殿下,奴才可,可是说错什么了?”

太子一笑,“孤是见你越来越机灵了。”

明公公:......

太子埋头打开了信笺,倒不似之前那般,满满一页纸。

只一行字。

——天鼓解说经,忏悔罪无量。

太子:......

不过是想让她长个记忆,倒也没料到会将她吓成这样。

倒也是。

本就是心头爱极了的人,还舍身救了她的命,确实应该感动。

“明儿同她回个消息,不许哭,哭了孤心神不定,不利于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