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2页)

“能从铜墙铁壁的大理寺逃出来,还能找上万花楼的姑娘为线,搭上唐家,不熟悉官场和清楚江陵世家家底的人,他办不到。”

“殿下想交给谁。”

“顾景渊刚去了渝州。”

韩靖一愣,“那唐家......”

“运气好,不该绝。”太子真乏了,“退下吧。”

*

唐韵并不知道顾景渊昨夜已经走了,一直呆在了房内。

午膳时,明公公过来送饭,才同唐韵隐隐地提了一句,“这会子风小了些,姑娘倒是可以去院子里走走。”

唐韵便也明白,是顾景渊走了。

唐韵感激地同明公公道了谢,待关上房门,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太子没将她推给顾景渊,那便是愿意给她机会,唐韵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了昨夜太子那双黑眸,未等那股子逃避从心头冒起来,便猛地晃了晃头。

她不能退缩。

她好不容易才为自个儿谋划出来的一条路,她必须得抓住机会。

午后唐韵收拾了一番,便借着道谢的由头,去了一趟太子的门前,明公公不在,只有小顺子守在屋外,“殿下每日都会诵经,戌时才回,唐姑娘有何事?”

“哦,殿下说不喜欢香包,昨夜我便缝了一个荷包......”

小顺子想起太子上回收了的那个笔筒,笑着道,“姑娘还是等殿下回来,亲手交给殿下比较妥当。”

唐韵笑着道了谢,转身回了屋。

出来时,唐韵只虚掩了门扇,并没有关上。

如今回来,便见房门敞开,屋内多了一位绿衣宫娥,正蹲在她的火炉子边上煨着。

许是听到了脚步声,绿衣姑娘也回过了头。

两双灵气的眸子相碰,皆露出了惊愕,绿衣宫娥的目光比起唐韵,更为放肆,从头到脚将她打量了一遍,眸子里的惊愕也越来越甚。

“姑娘......”唐韵先唤了她一声。

“这是你的屋子?”绿衣宫娥也回过神,脸上带了几分歉意,“本,我本也敲了门,见门开着,里头又缓和,便进来先暖和了一会手。”

“无碍,姑娘要是怕冷,坐会儿便是。”

唐韵给她搬了个蒲团,绿衣宫娥道谢接过,坐下来了,目光再次看向唐韵,“往日我倒没见过小哥,可是昨儿随太子殿下进来的?”

唐韵笑着点了点头,热情地道,“这日天冷,我刚好熬了些鸡汤,姑娘要不嫌弃,我给你热一碗来,暖和暖和身子。”

“多谢。”绿衣宫娥笑出了月牙,目光轻轻地瞟过了唐韵的胸脯,夸赞道,“小哥真是个热心肠的。”

“横竖一人也吃不完,姑娘要是愿意,往后过来便是。”唐韵将锅子架到了火炉子上,鸡汤热好后,满满一碗都给了绿衣姑娘。

待碗里的东西都进了肚,绿衣姑娘的脸色红润了不少,将碗递给唐韵,笑着道,“小哥手艺真不错。”

“姑娘见笑了,我从小就喜欢折腾吃食,姑娘喜欢就好。”

“那可巧了,我也喜欢。”

.......

两人蹲在火炉子边上,聊起了吃食,一直聊到天色暗了下来,绿衣姑娘才起身辞别,“明儿我再来寻小哥。”

“成。”

等那‘姑娘’走了,唐韵便关上了门,上了门栓。

不仅如此,连灯也熄了。

抹黑洗漱完,唐韵便坐在屋内的床榻上等着,等到对面的厢房内终于有了动静,才一头钻进被褥,躺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