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4页)

那东西若是在霍家手上,胡家直接就开杀了,找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霍阳一家几口人,声音都比不得刀快,来回都用不上半个时辰就能把霍家杀光,但胡家却一直没有动手。

霍阳他爹极有可能用了个很无赖的办法,就是将把柄交予了第三方的手中,只要霍家一出事,那寄存在别人手中的那些把柄就会被宣扬出来,由此可见,霍家手上绝对是掌握了胡家的命脉。

温梨笙觉得,那应该是那种一旦公布出来就足够毁了整个胡家的把柄,可能是胡家与诺楼国勾结来往的铁证。

但现在唯一不确定的点,是霍阳的父亲是不是也与诺楼国勾结,否则怎么会在得到胡家把柄的情况下仍然选择隐瞒?

她坐了片刻,而后问:“霍阳的事真就不管了?”

沈嘉清将头靠在座椅上:“我说了,明后两日是我给他的期限,且霍阳那蠢样虽不至于做坏事,但他爹可不是什么好人。”

温梨笙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两人在茶楼又坐了一会儿,继而起身离开,剩下的时间都是空闲的,温梨笙想也没想,打算去找谢潇南。

腊月中旬,时近年关之后郡城里的书院都已经停课,所以温梨笙也没什么事情可做,虽然知道谢潇南可能会因为某些事情在忙碌,但她还是忍不住想去找他。

到了谢府门口,果然被告知谢潇南不在,她又兴致缺缺的离去。

回去的路上,她随便在街边买了些东西,却碰巧撞上了好些日子没见的贺祝元。

可能是这些日子他没吃好,看起来又消瘦了些,衬得个子越发高挑,面上没什么表情,但看见温梨笙之后双眸微亮,小步跑过来:“温财神,许久不见啊。”

温梨笙笑弯了眼眸:“是有些日子没见了,看来你最近伙食一般啊,怎么就瘦那么多呢?”

贺祝元听了这话,像是想起了不太好的记忆,眉眼消沉了一下,而后又道:“没办法,这不家里穷嘛,也只能偶尔才吃上一顿好菜。”

不用说温梨笙都能猜到,当初从贺宅回去之后,贺启城绝对是为难他了,那些从他房中搜刮出来的金簪银镯,定然是也被全部拿走,一个都不会给他留。

贺启城此人倒是冷血的很,对这个庶子完全不管不问,甚至都及不上嫡子身边的下人。

温梨笙体会不到嫡庶的差别,但对贺祝元的经历也颇为怜悯,叹道:“算了,看你可怜巴巴的样子,念在咱们交情一场的份上,我请你吃顿饭吧。”

贺祝元乐了:“温财神,你真是时时刻刻都在散财啊。”

“你就说吃不吃吧。”温梨笙道。

贺祝元忙点头:“吃吃吃,自然是要吃的!”

其实温梨笙并不知道,贺祝元此前已经饿了有一整天了,他的寝房被翻了个底朝天,所有私藏的银钱与从温梨笙那得来的首饰也被掠夺一空,半个铜板都没给他剩下。

贺宅已经完全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了,膳房也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吃的,他无奈之下才来街头,看看能不能找一份临时工,赚点能填饱肚子的饭钱。

只是没想到这一转,倒是撞了大运,遇见了行走的小财神。

温梨笙也不废话,直接带着他奔往酒楼。

这酒楼的二楼并非是雅间式的,但座位与座位之间隔着一扇木屏风,所有人说话都是低声细语,并不像一楼那般吵闹,氛围也令人舒适。

她出手向来阔绰,点了一桌好吃的,一道道菜摆在桌上时,贺祝元低下头,略遮了遮有些酸涩的眼睛。

最后小二道一声菜齐,温梨笙便拿起筷子说道:“吃吧,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尽量多吃点,知道吗?”

贺祝元应了一声,闻着这一桌菜肴的香味,只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的难受起来,他连忙拿筷子,先往嘴里添了几大口,囫囵吞枣一般咽下,连吃了好几口才缓解了饥饿的难受。

温梨笙看在眼里,直摇头叹气,心说出生在贺家是真他娘倒霉,好歹也是贺家家主的儿子,竟连一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可见贺启城的冷血程度,与畜生相比还略胜一筹。

看着面前这个埋头苦吃的少年,她好心的给倒上一杯热酒,回想起前世的贺祝元去了哪里。

依稀是记得当初贺家与胡家几乎是一起在沂关郡突然销声,好像是在某个夜晚莫名就消失了似的,温梨笙当时也没太注意这些事情,所以没有仔细打听,如今一想应该就是当初谢潇南的收网,将他们全部抓了起来。

但凡沾上了一点谋逆造反,那必然就是诛九族的,一点可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所以贺启城若真的落网,贺祝元是绝对活不了的,哪怕他只是个庶子。

前世贺家消失只有,贺祝元也没了踪迹,当时她问了一嘴沈嘉清,沈嘉清给的回答是:“他外出寻亲了,日后应该不会回来沂关郡。”

不会再回沂关郡,言下之意就是日后再也不会见到贺祝元了。

也不过是被家族连累的可怜人罢了。

她正想着,贺祝元却突然哽咽起来,腮帮子还鼓鼓的,就捂着眼睛带着微微的哭腔道:“你不知道我有多少次,做梦都希望能够出身在别的人家中,哪怕只是一个寻常的农户,或者是牧民,都比在这贺家要好上千百倍。”

温梨笙见一个七尺男儿这般哭泣,不免有些心酸,过了一会儿她出声宽慰道:“投胎天注定嘛,这些事你又左右不了,所幸你现在也在慢慢长大,等羽翼丰满,你大可以脱离贺家自立门户,再不与他们牵连,对不对?”

贺祝元抹了一把眼泪,把嘴里的东西嚼着咽下去,最后低声道:“等不到那一日了。”

“什么?”温梨笙没听清楚。

贺祝元也并没有再重复,而是抬头道:“温财神,你是个大好人,你和郡守大人都是好人。”

温梨笙笑了一下:“别人可都说我爹是大贪官的。”

“那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贺祝元咬牙道:“郡守大人才不是贪官,每年杜家都会在沂关边城发放粥粮衣物去救济那些外地来的难民或是贫穷人家,然而实际上那些东西的花的银子,全是郡守大人给的。”

温梨笙一下没忍住,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啊?”

这事她根本就是不知道的,也从未听说过。

杜家即是杜瑶的父母,这个门派每年都在沂关郡周遭布施行善,所以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和尊崇,甚至很多人都说要将温郡守给推翻,让杜家家主坐上郡守之位。

如此才德才相配。

前世温梨笙听到这些流言蜚语的时候是很生气的,甚至对这个总在城中做好事的杜家也有些排斥。

却从没想过这些会是他爹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