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物理盛会(第2/2页)

比如,让弦论研究者们兴奋的是,关于底层的架构研究,秦元清补上之后,弦理论变得基础无懈可击,已经没有其他学者能够提出漏洞,向弦理论提出质疑。

毕竟想要发出质疑,首先得看懂秦元清的论文,如果连论文都没有看懂,那又如何能够发出质疑呢?

一行有一行的规矩!

比如每天的交流,秦元清也并不是全部回答,明显没有什么难度的问题,秦元清是拒绝回答的。只有一些相当有难度的问题,秦元清才会有兴趣进行交流。

当然学术交流,也不仅仅局限于学者与学者之间,水木大学也向一些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发出邀请,开个讲座之类的,也让学生们开拓了视野,能够一览世界顶尖物理、数学的风采,也会对于数学、物理的前沿研究有一个认识。

学术交流期间,发生了很有趣的一幕,也就是暗物质、暗能量研究的学者,试图想要从理论上证明暗物质就是存在的,然后又拐到宇宙观测以及宇宙形成的观点,结果引起天文学家其他流派的抵制,双方激烈地争辩起来。

毕竟,宇宙是否起源于大爆炸,宇宙是否唯一,是否就那么大,到目前为止,根本就没有一个定论。

大爆炸理论,只是用于解释宇宙形成,但是是不是真的这样,谁也不知道,毕竟人类出现了太晚了,而宇宙形成得太早了,太古老了!

宇宙又实在太浩瀚,时至今日,人类也就在地球上转圈圈,还未能接触到地外生命,对于宇宙的认知,都是基于探测器的观察与思索,并不一定是对的。

说到底,人类太渺小了,以渺小身躯去观测浩瀚无穷宇宙,如同坐井观天一般。甚至于,人们探索宇宙,总是以人类目前的情况去推导地外生命,比如地外生命具备的条件,必须有水、有氧气,因为这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必须条件。可是要知道,人类是碳基生命,并不代表地外生命就一定是碳基生命。

宇宙浩瀚无穷,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着太多太多超乎人类想象的东西。

就是秦元清,对于宇宙的认知,实际上也是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也许等到人类的生产力再提高十倍甚至是百倍,真正跨入星际时代,对于宇宙的认知,才会有所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