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第3/4页)

也有一些人不屑一顾,觉得路星星纯粹是自己找死,活该他去死,又凭什么要自己的门派出物出力去救。

护短的王道长在不小心听到这话后,顿时怒从心头起,抡着桃木剑就抽了过去。

“为什么?因为他保护了普通人,他没有愧对他海云观道士的身份!因为他本可以自己逃跑却没有,他本可以见死不救,却为了其他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王道长冷笑:“相信我,当你遇到同样的事情时,你们绝不会对星星说这种话——你们只会求星星用自己的死亡来救你们,而你们,本不值得星星去救。”

议论路星星的人虽然不服气,但在王道长骇人的威严之下,还是唯唯诺诺,被吓得一句话不敢说。

海云观监院冷眼旁观这场闹剧,什么都没有说。

前一秒还哭嚎着求助,得救后又冷言冷语的不知感恩之人,他见过太多了。感激和谩骂的脸交替出现,时间长了,也已经习惯,不再会因此受伤,也懒得再多解释一句。

就连人形雕塑袭击生人的那一夜,很多滨海市市民在海云观躲避灾祸,当天亮之时,也有人真心实意的感激海云观,握着道长的手连连鞠躬含泪不起,有人却在抱怨海云观提供的被子太薄,床铺太拥挤,饭食太简陋。

但无论那些人发出怎么的声音,监院始终站在山门前,一个个躬身送别,祝他们一切平安。

监院转过身回到路星星的房间,慈爱的帮昏迷不醒的路星星掖了掖被角,在他身边一遍又一遍的念诵经文祝祷,希望燕先生能赶快找到属于他的生机,让他快点好起来。

经过西南白纸湖之乱和江北鬼神埋骨地的事情后,所有驱鬼者都忙得脚不沾地。

天地重启,大道做完了它该做的事情,剩下的,就是驱鬼者们和人间自己的事情了。

——大道不是溺爱的母亲,不会包办所有事情。

它只会为生人扫清他们做不到的困难,然后,就要看生人自己的了。

即便大道更迭,燕时洵和邺澧撑起这天地,他们也绝非随意善良之人。

道长们虽无法了解其中详细,但他们也从未有过一昧依赖大道的想法,而是在各地奔波,祓除残留的邪气,将趁乱出现想要为祸人间的邪祟一网打尽。

还有一些灵感极强或身体虚弱的普通人,也在那一夜里遭到了鬼气入侵,需要道长们前去驱除邪气,让人们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道长和驱鬼者重伤,还要与官方合作……

这使得本来就人手不足的海云观更加紧张,每位道长都忙得连轴转,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往往是刚回道观取到需要的东西,就要立刻再次出发。

就连重伤的道长,也都在观内承担着为人驱除邪气的工作,忙得常常不是忘记换药,就是忘了吃饭。

气得小道童委屈到哭。

但每一位回到海云观的道长,都会不约而同的前去看望路星星,温柔的和他说话,向旁边人询问他今天的情况。

即便路星星一直脸色惨白,双眼紧闭,没有回应,但道长们只要看到他微弱的呼吸,就觉得心中安定。

在燕时洵从江北回来的第一时间,就与监院取得了联系,询问路星星现在的情况。

燕时洵无法立刻为路星星置换生机。

重伤到这种程度的路星星,现在连一点风都受不得,任何微小的失衡都会导致他的死亡。

就像是虚不受补的病人,用人参反而会害死他。

为今之计,只能慢慢温养路星星的魂魄和身躯,让他先靠着自己的意志力进行自我修复,再补上道观内的生机,以此来循序渐进的让路星星习惯,慢慢可以接受外来的力量。

即便所有人都焦急想要救路星星,却也只能按捺下来,耐心的等待着时机到来。

燕时洵本来也打给了宋一道长,毕竟按照辈分来算,还没出师的路星星就像是未成年,出了任何事情都要首先与他的监护人——也就是师父宋一道长商量。

电话那边的宋一道长声音疲惫沙哑,在关切过燕时洵和天地的情况后,苦笑着告诉他,自己已经第一时间从监院那里得知了全部情况。

“燕师弟,你不要担心星星,有海云观这些师叔在,星星不会出事。你先顾念好你自己,如果有困难,一定要和我们说,不要一个人硬抗。海云观永远是你的师门和后盾,你随时可以回来,知道吗?”

宋一道长细细的叮嘱燕时洵,在得到了对方肯定的答复后,才放下心来。

但挂断电话后,他揉了揉眉心,满脸疲惫,不由得又想起自己在得知路星星之事的时候。

路星星被带回海云观之后,监院就立刻给“监护人”宋一道长打了电话,客观理智的向他说明了路星星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所有人都会拼尽全力救路星星,但也让宋一道长做好准备。

准备……送路星星离开。

当宋一道长在滨海市郊区接到电话时,只觉得晴天霹雳。

他不是没有想过自己的弟子会出意外,或许还会走在他前面,他已经做好了这种准备。

毕竟哪里最凶险、最没有人愿意前往,哪里就有海云观道长的身影。

他们每一位道长,都时时刻刻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可宋一道长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些弟子中,最先出事的,竟然是唯一一个还没有出师的小弟子。

最小的这个弟子,爱玩闹,喜欢音乐和热闹,不喜欢清修也不喜欢读书,多动症一样坐不到十分钟就会扭来扭去,让功课师叔头疼不已。

但每每功课师叔们想要揍星星的时候,他都凭着自己那张比抹了蜜还甜的嘴给哄了回去,让师叔们哭笑不得,又爱又恨。

就算宋一道长也经常追着路星星揍,恨铁不成钢,但在他的私心里,他是喜欢这个小弟子的。

终日与鬼怪和死亡为伍的沉闷中,突然出现了路星星这样一个快乐的孩子,让天空都晴朗起来了。

宋一道长这一辈,就没有不喜欢路星星的,他们都用长辈看待小辈的眼神看着星星,一边摇头说这孩子怎么不用功,一边却觉得,晚出师几年就晚些吧,反正道观里有这么多长辈在,天塌不了。

就像寻常人会喜欢家里最小的那个孩子,宋一道长也一样。

尤其是李道长——他虽然不说,但他看着路星星的时候,就总觉得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德高望重、定海神针一般的李道长,当年也是让师父师兄头疼又溺爱的小弟子。

打翻香炉撕扯经籍,笑嘻嘻的漫山遍野跑,再等晚饭的时候听师父气急败坏的喊着柱子柱子到处找……这是独属于李道长的柔软记忆,只要想想,都会感念于那段时光的快乐是此生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