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民国动荡,科教兴国(第2/2页)

“你打算如何回复?”闻争鸣又问道:“不过你是不是要等一等周校长他们?”

“我会写一篇文章,之后三舅舅帮我拿给周校长,如果可以我想要这篇文章也在《京报》上发表。”乔微道,自从此事爆发后,乔微现在连华大的大门都进不去了,因为外面总有一些老旧派的人在门口骂她骂周校长骂华大,乔微不想给周校长惹麻烦也不想影响华大正常的教学所以今天就没去。

“你这是要对吴向明之言进行反击?”这是要在报纸上打擂一决高低啊?

乔微点头,在报纸和杂志上争吵是民国文人常用的方式,之后她再也没有回闻争鸣的话,而是拿起笔在纸上写起文章来。说实话她已经很多个世界直醉心于科研,没用过文章争斗压人了。以前她将科学技术当作自己最锋利的武器,如今她倒是要再用笔做一回刀枪了!

“今民国之中,共和之制之下,有人慕前清糟粕而恶民国之先进文明,实为大错也。民国之律法,言人权平等。何为人权平等?即为男女、职业、教育、政权平等也。职业之平等必先要教育之平等,教育之平等,必先要男女之平等,三者之平等,方能人人政权平等,人权平等。”

“今民国之律法,女子可参政,女子可受教育,然独大学无女子,奇哉怪也!此当为古今中外一大怪谈也。前日报纸中一文章曾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借先人之言束缚女子,岂不知此话是无才之人曲解先人之意,吾换一言诸君即懂先人之意,即为:人无才便是德,亦或者男子无才便是德。试想如若人无才,岂不只剩德行乎?女子如此,男子亦如此,品评人才无所谓男女只在乎德行与才能。”

“……”

“先前吴先生提及吾入大学读书,便言吾□□,其为大谬!不言吾尚不满七岁只为一幼童,只论华大周校长和诸先生为高洁君子,华大学子品行端正,华大校风严肃,吴先生之言实为无稽之谈,亦是在辱骂华大和各位先生学子。”

“……”

“吴先生有此之言,实为以己度人,以自己之淫乱龌龊之思想玷污华大之清名,辱没华大校长先生与学子之品行,此乃真小人也!”

周校长看着自己手中的文章,笑了笑,“此篇文章狠狠驳斥了吴向明,倒是不错,适合发表,你送去给报社吧。”

闻争鸣点头应好。

在闻争鸣走后,周校长起身看向外面在校园中匆匆行走的华大学子,其中皆是青年男子无一女子,他叹了口气,看了眼自己手边刚刚泡好的茶水,眼中有些沉重,与老旧派之战就要开启,但愿他这一仗能够打得漂亮。

乔微的文章在第二日发表后又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虽然如今的风气并不开放,但吴向明也没有占到上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吴向明以成年男子之身对乔微一个女童先言语攻击,出言辱骂,这其实是在欺凌幼女,实为人不耻。

吴向明看着乔微在文章中对他的谩骂,也是气得不轻,他是前清的进士,是有名的文人,便是那些革命党见到他也不敢如此辱骂,如今倒是被一个女童骂成龌龊之徒,他岂能愿意。

看着吴向明想要继续对乔微进行人身攻击,旁边来看吴向明的一位老者阻止了对方。

“与一幼女互骂攻讦,实为失了你的身份,断不可再如此。”老者是老旧派的代表人物名唤杜文栋,是老旧派的核心人物,甚至尊孔复古的想法就是杜文栋向廖勇锐建议的。

“你只需写男女同校之弊端,再言女子智力不如男子,难读大学。”杜文栋接着道:“此外,你应当明确女子之教育只需能担当贤妻良母即可,男女天职本就不同,让女子行男子之事上学读书岂不有违天道?”

“杜公放心,向明知道该如何写了。”吴向明被杜文栋一点拨就知道自己之前写错了方向。

当乔微再次拿到吴向明的第二篇文章的时候,对着旁边担心她的闻争鸣还有赶来的王晔以及为了担心她连学都不愿意去上的闻静,笑道:“他倒是有高人指点。”不然这主旨怎么会拉回来的?

其中言:男女同校必有往来,投绢赠纻,必多有妨,举手投足间或有不慎便引起伤风败俗之事,道德伦理必被破坏,并言有爱大国观瞻,学校系风教养成之所,岂能因女生之故破坏礼法?

并在此后附赠了一句话,让乔微更加厌恶,上面道:“男女同板凳而坐,安可不同床而眠?什么男女同校,分明是送子娘娘庙!”

这句话让旁边一向修养极好的王晔都忍不住骂道:“愚昧龌龊至极!”

当然这篇文章的主旨更在于其中认为男女应该各有天职,如果男女共同教育便是让女子背弃天职,认为女子天性柔弱,只适合家庭之事,女子智力低下“尚无进大学之必要”,“无需有精深之学问”,吴向明认为如果女子一旦上学就不肯去承担琐碎的家政和生儿育女的天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