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祭地(第2/2页)

姬昌急忙后退,看着那些龟壳碎片向着四周牌位、神像飞去。

想要阻拦,但自身力量受到先前占卜反噬,正动弹不得,而诸多牌位、神像之上的神力,也因为先前加持龟壳,推演未来而黯淡无光。

也是这个时候,一道清光落下,将龟壳压下,紧接着一位白发老者入内,对着姬昌躬身道:“见过国君。小老救援来迟,还请国君赎罪。”

“叔父多礼!”

姬昌将老者扶起,述说了一下自己刚才的所见所闻,询问道:“叔父,你早年拜入玉清道,如今已是上仙境修士,精通预知未来之法,可知晓此等景象,是因为何?”

白发老者闻言,也不敢多说什么,从袖中取出一柱清香,递给姬昌道:“此物乃是我老师在我下山的时候,传给我的。说是出现意外可以打开,想来就是为了此时。”

姬昌闻言,心中一惊,他可是知道自家叔父可是拜在广成道人门下,这一位据说是昔日轩辕黄帝的老师之一。此事虽罕有记载,但黄帝陛下也未曾显露神迹,予以惩戒,应当不会有太大问题。

如此人物,在姬昌看来,神通应当不俗,便起身拜谢,将清香点燃。

早就做好准备的广成道人,直接降下分神,同姬昌见面,直言不讳的告诉姬昌事实。

“你周朝本就隐含气数,这也是我等玉清道选择你周国的原因之一。而后,你父季历秉承气数,顺势而起,为你积攒下了足够的基础底蕴,而后牺牲自我,为你争取更多的时间。如今商朝宛如西下夕阳,而你周国则是东升大日,气数勃发,故而天帝和人皇两位陛下都是在周国下注。日后,你的子嗣之中,必然有二人,秉承天帝和黄帝的气数,收拢人道气数。”

姬昌闻言,皱眉道:“敢问真人,您可知道哪一位秉承天帝气数,哪一位秉承黄帝气数?”

说这话的时候,姬昌的眼中浮现出一丝丝常人无法察觉的杀意。

广成道人虽非凡人,但此地乃是周国祖庙,二人又隔着香火,也看不清姬昌的想法。

只是将自家所知告诉对方:“天帝和黄帝两位陛下,于仙神之中,也属超品一流,贫道虽薄有神通,却远不及二者,如何能够看破二者布局?”

姬昌闻言,叹息一声,又是连连追问。

广成道人一一解答,同时也是同姬昌达成协议,让更多玉清道弟子来周国帮忙,大大增强了周国气数。

而另一边的商朝之中,一些主张祭祀,擅长占卜的祭老、修士,察觉到周朝气数有变后,也是纷纷上书进言,希望引起商朝朝堂重视。

知晓此事的帝辛,也是知道不好,但姬昌并未犯错,他也不好直接降罪,便是转而讨伐反叛商朝的夷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威慑四方。

此举初期,的确是起了一定的作用,让不少诸侯国都是安稳了下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帝辛自身也是受到了国运衰败的影响,他天资聪颖,口才极佳,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且天生神力过人,继承帝君位格之前,便能够同诸多金敕地祇战斗,可谓是在众人的赞誉中长大。

加上帝辛初次讨伐,便大胜夷方,更是让他张狂起来。

他的智慧开始成为他拒绝臣下谏劝的利器,他的话语则是掩饰他过错的帷幕。

渐渐的,帝辛只能听进大臣的夸耀,只想处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人,都比不上他。

可以说,此时的商朝,若非还有一位从文丁执政时期,便加入商朝之中,历经三朝,被帝乙封为太师,并从其手中接过昔日伊尹遗留神器打王金鞭的闻仲,帝辛早就成了一代昏君。

“不能这样下去了!陛下若是继续如此,商朝气数如何中兴?”

得到周国内部消息的闻仲,想到朝堂上帝辛的表象,越发担心起来,便找了个机会,寻找上大夫商容、亚相比干商议,想要借取其他神灵之力,稳定帝辛的状态。

“陛下变化,我等看在眼中,也是暗暗心急。可他如今变化,本质是国运变更所至,乃是过去近三十代帝君遗留的问题汇总。便是太师你,执掌昔日伊圣留下的金鞭,也只能压制一二,而无法根除,可见此事绝非一般仙神能够解决。”

作为上大夫的商容,有着不次于金敕神祇的力量,加上权利和地位带来的便利,让他知晓帝辛面对的真正问题。但也是受限于身份,他对于真正的大能了解不多,只能看着闻仲,为难道:“恕我直言,当今天下,除去三皇五帝,以及天上那位,可还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神祇?”

对比起来,比干作为商朝嫡系后裔,只晓得东西就要多得多,他打断商容的询问,看着闻仲道:“太师寻我等来此,应当是已经有人选了,不知道我等需要准备什么礼物?”

闻仲一听,就知道比干是一位自己要请自家祖师通天道人入局,急忙否认,道:“我这是有两个人选,其一乃是昔日的地母,其二则是造化之母。”

比干闻言,诧异道:“地母我尚且知道一二,那造化之母,又是何人?”

“此神也是我从祖师那听来,据说乃是天地之间,一切后天生灵之母,一切后天万灵,都是从她手中孕育,有着造人之能,补天之功,虽已隐居,却是当世一等一的大神。”

“造人之能?”

比干重复一句,皱眉道:“此等能耐,不应该无有记载,若是非要祭祀,我认为提出补天之功便可,正好也可遮掩一二武乙先帝之事。”

商容却不这么认为,摇头道:“不可如此,此事关系国家兴亡,比起不知名的造化之母,我认为还是地母更合适一些。”

闻仲跟着提出自己的意见,三人探讨了数轮,最后还是选定地母,于第二日向帝辛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