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重赏(第2/2页)

这火枪太长,携带也不方便,射击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装弹时间,这些都是它的弊病。

当然,除了短枪之外。

张静一提出了三眼火铳式的设计,当然,名为三眼火铳,实际上,只是借用了三眼火铳的原理,通过这些,制造更接近于近代的‘散弹枪’和‘机关枪’而已。

黄火药的出现,让火器可以变得更加的多样,而且威力也将大大的增加。

当然,折腾这个,其实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在历史上,人类研究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玩意,不过很快到了战场之后,大家发现这些东西并不实用,于是被淘汰掉。

而张静一两世为人的经验,却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优势,即可以直接绕过各种试错的过程,指明出各种路径和方向,其他的,让匠人们自己去实现就好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现在匠人们的待遇极好,大家挖空了心思,都在围绕着张静一的设想,不断的改进冶炼,改进各种制造的工艺。

也有更多人,希望能够加入张家的作坊,因为能进入这里,几乎就等同于富裕的代名词。

此时,眼看着要到年关了。

秋去冬来,此时,却有一个巨大的使团,乘坐了舰船,抵达了天津港。

这天津港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顿时引起了天津卫的警觉,因此,也引发了朝中巨大的争议。

某种程度而言,这些不速之客,对朝廷是一次不小的羞辱。

因为按朝贡体系,天津卫并非是海上朝贡的路线,大明不允许有其他藩国舰船不经批准,随意进入天津卫海域。

毕竟这天津卫乃是京师门户,一旦出现,则意味着挑衅。

天启皇帝得知奏报,便立马大怒。

紧接着,又得到了一封快奏,却是说这些舰船在外海里放炮炸鱼,数十上百门火炮一齐发射,惊天动地。

紧接着,一封国书便送到了天启皇帝的案头上。

这是一封来自尼德兰的国书,和他们的实际行径相比,语气很卑微,说是一直希望能与大明建立紧密的联系,但是一直不得入其门,因此,才亲带舰船来,希望大明朝廷能够接见尼德兰使节,并且表示了自己愿意称藩的愿望。

这国书,就有点不同寻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