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烽火不熄(第2/3页)

小皇帝想的很好,只是为了皇室的颜面,纵然是他主动提出来要去藏书楼附近住,原焕也不可能任他胡来。

那地方鱼龙混杂,不像这边可以派重兵把守,宅子外面守卫的士兵太多容易让附近的百姓不安心,护卫少了又没办法保证天子的安全。

小皇帝在关中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不用管,在邺城可不行,他们要尊奉天子来讨伐不臣,出师之前不让皇帝知道算怎么回事?

就算是表面功夫也得尽善尽美,至少不能让人挑出大毛病。

高览和郭嘉去长安后没两天就悄无声息把仅剩的朝廷官员送来邺城,加上德高望重的杨彪杨太尉,简单把朝廷的壳子撑起来不是问题。

当然,这些人不会有实权,他在冀州经营了好几年,好不容易让官署走上正轨,没道理天子一来就把他的计划打乱。

马车已经在门口等着,车厢角落里放着两个精巧的鎏金铜炉,车夫在接到命令时就将炉子点上,炭是府上惯用的兽金炭,烧起来不带一丝的烟气,还有清淡的松枝香,车厢里空间小,正好省了香炉的空多放个暖炉。

曹操跟着上了马车,抬头看了原焕一眼,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大哥,关中大乱,天子来到邺城避难,刘表和刘焉都在觊觎关中,还有西凉马腾、韩遂,同样对关中虎视眈眈,等过些时候形势好转,大哥准备派谁镇守关中?”

原焕挑了挑眉,似笑非笑看过去,“孟德是准备毛遂自荐,还是已经想好了要推选谁?”

曹操老脸一红,却也没有扭扭捏捏什么都不肯说,“如果我想毛遂自荐,大哥愿意任命吗?”

“兖州刚刚平定下来,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只乌程侯一个人似乎有些忙不过来,关中正乱,孟德为何想要这时候去关中?”原焕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又问了一个问题,曹老板在兖州干的好好的,别不是和乌程侯闹矛盾了吧?

曹操听出他的言下之意,连忙摆手否认,“大哥切莫多想,我和文台在兖州干的很好,只是兖州的情况和前两年相比已经很好,文台一人足以应对。”

他和孙坚虽然在找媳妇孩子过年的事情上有点小矛盾,但是那都是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不会对他们的关系造成影响。

怎么说呢,他已经把事情想的差不多了,只看大哥同不同意。

曹操正了神色,趁见到皇帝之前的这点时间将他的想法说出来,这种事情书信上不好说,只能亲自见面才好商谈,待会儿是接风宴,好酒好菜招呼着肯定没心思说正事,正好这会儿没事,大好时间不能浪费。

他是兖州陈留人,如今的豫州牧钟繇是豫州颍川人,让本地人来平乱的确比对州郡什么都不清楚的人来合适,但是乱子平定之后再让本地人来治理本州本郡就不太合适了。

现在离陈王叛乱已经有小半年,钟元常将豫州打理的很好,新任豫州刺史裴潜裴文行也是个有本事的,豫州兖州相邻,关于屯田还有收揽流民等各种措施都是两边商量着来,让钟元常从豫州换到兖州也不会有不习惯的地方。

裴文行的本事有目共睹,让他以刺史的身份留在豫州无人敢生乱,毕竟那家伙看上去文文弱弱风一吹就倒,实际上却是个一言不合就拔刀子的狠人。

也不知道袁公路当初和他说了什么,以前看着多正常一个人,怎么忽然间手段变得那么一言难尽,世家大族好面子,遇事必定先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他可好,管你什么道义仁义,犯了律法就得抓,有人拦着就连那人一起抓,刀剑无眼,万一不小心误伤到哪个就自认倒霉,别来找他哭。

妨碍官府做事被伤着赖谁,他好心不去追究已经很够意思,不服气就来到官署来找他理论,看看谁的拳头大、咳咳、不对、是看看谁嘴皮子利索。

总之就是,在裴文行的陡然强硬之下,不少人没反应过来都在他手上栽了跟头,钟元常这小半年没少被各种姻亲找上门,大家七拐八拐都是亲戚,话说重了不好收场,说轻了又让官府不好办,可把他给头疼坏了。

由此可见,让本州之人治理本州是真的不妥当。

曹操说的是有理有据,三句话不离钟繇和裴潜,上好的例子就在手边,他总不能拿自己来打比方,曹家只是巨富,想当世家还不够格,不然他小时候怎么会那么多人嘲笑他是宦官子弟。

两次党锢之祸让宦官和世家的关系僵的不能再僵,说是世仇也不为过,世家子骂他是宦官子弟那是戳心窝子,所以即便他是兖州人,不给兖州世族留面子也情有可原。

他不承认自己是宦官子弟,兖州的世族也不是当年骂他的那一拨,他自小在洛阳城长大,兖州的世家想骂他也够不着,但是这又有什么问题,天下士人是一家,一个人骂了就等于所有人都骂了,他不给兖州世家面子完全说得过去。

他这个兖州本地人不给兖州世族面子,乌程侯是江东人士,更不会给他们好脸色。

当年关东联盟十八路诸侯,基本上北方有点实力的诸侯都来了,唯一来自南方的就是长沙太守孙坚,这些诸侯大部分都是一郡太守或一国国相,甚至还有韩馥这样的一州刺史,一个个官职高的很,听上去很能唬人,不过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十八路诸侯中只有两位诸侯有爵位,一个是乌程侯孙坚,一个是祁乡侯袁绍。

高祖白马之盟时立了两条规矩,一条是“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另外一条是“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非军功不得封侯,不然天下人都能提意见,不过近些年来规矩没那么多,不光外戚能封侯,被皇帝看重的亲近之人也能封,在这种情况下,能凭军功封侯的更是少之又少,拿到这样爵位的人自然不可小觑。

巧了,孙文台的乌程侯偏偏就是凭军功拿来的,和袁绍那个靠汝南袁氏恩荫得来的祁乡侯完全不一样。

再说了,兖州又不像豫州,豫州那才是真正的世家大族遍地走,除了汝南袁氏能压得住所有的世家,就算是颍川钟氏也要慎重对待。

他已经想好了,让钟繇去兖州,豫州留裴潜自己独当一面,他去关中平定叛乱,三个人去三个地方还没有一个是本地人,这安排多好。

如果大哥已经有中意的人,那就再好不过了,他过去之后也不插手内政,只一门心思平乱就行,天知道在兖州整天被各种公务缠的晕头转向有多难受,不光曹仁他们几个想打仗,他曹孟德也想上战场。

大好男儿怎么能一直不出门,他又不是身体不行,文武双全什么都能干,再憋下去他人就要憋坏了,反正大哥手底下缺武将,就让他去关中平乱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