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举世皆浊(第3/3页)

亦或者是他之前想的那样,荀彧拦的不是曹操加九锡,他拦的只是曹操仓促间加九锡。

时间推回关东联盟时,袁绍和韩馥商议另立刘虞为新君的事情不是秘密,如果不是刘虞死活不愿意当皇帝,现在天下就是长安有小皇帝幽州有新皇帝,变成两个皇帝并存的局面。

从拥立刘虞为新君的事情中就可以看出来,不只袁绍,天底下其他牧守也都没怎么将皇帝放在眼里,荀彧在那种情况下还愿意投奔袁绍,心里即便对汉室有敬意,也不会尊敬到用性命维护汉室正统的地步。

只是仓促暴露心思容易落人口实,与其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不如徐徐图之。

当然,如果朝廷做的太过分,让天下人都觉得他们是受害者,反抗朝廷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情况就要另说了。

大汉十三州,除了关中全都脱离了朝廷的控制,有些州郡耐着性子做足面子功夫,任命官职的时候愿意上表朝廷,有些甚至连面子功夫都不愿意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俨然已经是当地的土皇帝。

别的地方都不愿意听话,只有冀州一州朝廷给什么要什么,别说别人觉得王司徒薅羊毛可着一只羊使劲儿薅的嘴脸面目可憎,他自己都觉得他们是冤大头。

温顺的小绵羊被欺负狠了,不愿意再被欺负了,在朝廷想薅羊毛的情况下提出拒绝,怎么看他们都是有理的一方。

不管怎么样,只要牢牢占据道德的高地,以后写檄文开骂战他们也不会落下风,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于民之忧乐,他愿意为百姓吃饱穿暖而努力,朝廷愿意吗?【8】

谁说诸侯和朝廷作对必须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他偏要让天下人都觉得他才是名正言顺的那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