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举世皆浊(第2/3页)

破车修修补补或许能继续开,但是修好了也只是粉饰太平,不如直接造辆新车,即便难了点儿,也好过时不时噼里啪啦掉零件。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在那之前,他首先要做的是将权力攥在自己手上。

国家四分五裂,百姓必然无法安居乐业,只有将权力尽数攥在自己手上,才能有办法保证家国太平。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1】

如今的朝廷只剩下空壳,桓灵二帝在位时,大汉已经称得上三得俱亡,若非如此,黄巾军也不会在一个月内席卷七州二十八郡。

改朝换代过于大逆不道,但是占据一地来保百姓安宁却没有任何问题,不管怎样,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他这边之前,他只安安心心的当个普普通通的州牧就好。

各地州牧、太守、甚至起义军不断的你打我我打你,沉不住气的人不在少数,到时大势所趋,他再想干什么至少能占个大义。

曹老板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再过几年,没道理原老板不能那么做。

原焕眉眼弯弯,扬起的唇角让他整个人显得更加温润可亲,眸光柔和令人如沐春风,根本猜不到他心里在想什么。

荀氏叔侄和郭嘉回议政厅,他没有一起过去,而是回了主院。

前些天府上人多,两个小家伙在房间里闷着不好出来玩,眼看着天气转凉,不趁着秋高气爽出去透透风,再出门就要裹成小圆球了。

袁绍袁术被安置在外面,进来几次也没敢问东问西,他没有瞒着,却也没主动说,那兄弟俩知不知道袁璟小家伙的存在还尚未可知。

以前几次那混乱的情况来看,大概率是不知道的。

不知道也好,省得让他们再起什么小心思。

*

冀州,邺城。

此地作为魏郡治所,自韩馥为冀州牧时便是冀州的大本营,袁绍从韩馥手里拿下冀州,同样也以邺城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魏郡和兖州相邻,比中山更加接近司隶,邺城西面临接并州壶关,南面是黄河,又是连续两任冀州牧的驻地,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毕竟如果稳住冀州以及北方,从邺城发兵南取中原比其他地方方便得多,只是有得必有失,同样的,如果中原势力要北上,邺城的位置也非常危险。

不过这些在吕布眼里都不是事儿,在吕大将军眼里,就是给敌人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将主意打到有他坐镇的地方。

邺城,诡异的气氛已经持续了好几天。

袁绍离开邺城时一个谋士都没有带,从他离开的那一天开始,官署就很少有人过来,谋士幕僚们各自在家处理公务,谁都不乐意过去看同僚的臭脸。

直到吕布带兵前来,拿着他们家主公的手信将冀州牧的印绶带走,几个留在邺城的谋士才开始心慌。

沮授、田丰这样的还好些,他们是冀州本地人,要管的事情也多,忙起来没工夫胡思乱想,郭图等跟着袁绍起家的就不一样了,他们效忠的是袁绍,如今冀州牧的印绶被带走,他们家主公怎么办?

郭图在吕布带走印绶的时候就傻眼了,早知如此,他们就该和主公一同前往中山,也好过留在邺城惶然不知所措。

那吕布手里拿的的确是他们家主公的手信,但是谁知道主公是不是被逼无奈不得已而为之,中山的那位是主公的长兄,他想让主公做什么,他们家主公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

早就说不能那么过去,按他的意思,就该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人解决掉,反正冀州是他们的地盘,那位既然没有大肆宣扬他的身份,他们就只当不知道。

中山紧邻幽州,他们和公孙瓒的关系不好,到时候伪装成公孙瓒的兵马偷袭官署,不小心误杀了新上任的中山太守就是,这种事情他们之前又不是没干过。

天底下现在到处都在打仗,每天死的人不计其数,没有人在乎一个乡野出身的人是死是活。

中山已经两三年没有长官,太守的位置继续空着也没什么,等他们彻底掌控冀州再派人上任,如此神不知鬼不觉,主公的困境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奈何其他人在主公面前进献谗言,尤其是那许攸,仗着以前就和主公有交情,事事都要压他一头,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人,天天傲的跟什么似的,有本事去沮授身边挑衅啊,看他会不会被沮公与拔剑赶出来。

主公在洛阳时结交那么多好友,他许攸算哪根葱,还想跟他比,他比得过吗?

可怜主公被许攸那个混账东西迷惑了心智,不听他的谋划,最终只带了几个亲信就去中山,现在可好,不光人没有回来,连州牧的印绶都被拿走了。

主公一出事,他们这些谋士哪里能落得好下场?

郭图对那些只会出馊主意的同僚,尤其是许攸,恨的牙痒痒,事已至此,他也不能无动于衷,州牧的印绶都被拿走了,主公看样子也回不来了,他得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不是他对主公不忠,实在是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他郭图也要为族人着想啊。

袁基一直住在中山,想来以后也不会搬到邺城,他前些天结识了中山甄家的人,或许能利用甄家来给自己谋个出路。

天下越来越乱,乱世中的商贾要么销声匿迹,要么聚敛钱财富可敌国,世家大族虽然有自己的产业,但是大多以仕途为主,很少有下劲儿经营商贾之道的,不为别的,单纯就是掉面子。

士农工商,士为首,商为末,能在朝堂上立足的很少会缺钱花,他们自己不经营产业,有的是人冲上去给他们送钱。

商人有钱无权,钱多了自然想要以钱财来博个好前程,家财万贯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用,如果没有足够的庇护,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乱世中被抢干净了,

中山甄氏世代经商,粮食、马匹、盐铁等各种产业都有涉及,可以说是冀州最有钱的家族,如今的甄家家主年纪不大,正是谋求官职的时候,不久之前刚找门路找到他这里,想要通过他来出仕,甚至提出以甄氏全族的财力来供应冀州兵马的条件。

甄氏在冀州官场上说不上话,但是冀州的粮食大部分都通过甄家的门路来买卖,除了粮食,武器也在他们的经营范围内。

甄家财力雄厚,但冀州世家也不少,仅凭财力远远不够,上一代家主甄逸谋划了半辈子才得了个上蔡令,还没当几年就因病去世了。

甄逸去世之后,甄家子弟没有放弃进入官场,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直到关东联盟解散,袁绍越过韩馥染指冀州内政,才让他们看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