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4页)

俞晴脸一虎,严肃道,“必须有!”

庞金花做好晚饭邀请胡丽丽一起吃,哪知胡丽丽麻溜的爬起来说,“我就不在这吃了,我得赶紧回学校学习去。”

说着胡丽丽就跑了,庞金花嘀咕道,“跑这么快干啥。”

俞晴知道胡丽丽不想赚她便宜,便转移了话题没“胡丽丽今天买卖不错,看着挺高兴的,就她爹给她弄来这些,足够她卖上一阵子了。”

庞金花也笑了起来,“难为她一个大学生挑着扁担走街串巷,之前我去卖衣服,虽然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觉得我摆摊是投机倒把的行为觉得丢人。”

俞晴倒是不知道这事儿,只道,“行行出状元,国家就这么大,哪有那么多干部让人当,就是工人也就那么多职位,现在回城的知青那么多,全都挤工厂去,那其他的就没人做了?自食其力没什么好丢人的。”

庞金花赞同道,“你说的没错,我也一直这么认为的,我自食其力靠自己的本事,才不管别人怎么说呢。”话音一转庞金花说,“对了,你做的风衣要不我明天带两件试试去?”

自打高校开学后庞金花摆摊的位置便在各学校门口和工厂轮流来,摊位也不固定。庞金花说,“我发现最近卖东西的多了,也有一些卖衣服的,价格还比咱便宜。”

俞晴看着她表情发现庞金花一点都不紧张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糟糕,果然庞金花说,“但我也看了,她们卖的衣服款式不行,就寻常衣服,看着就不如你们做的板正,样式也没咱的好看,所以我就算卖的贵也有人卖。”

俞晴听着心下一动,“那您以后再仔细瞧瞧,看看会不会有人仿我们的样式。”

庞金花惊讶,“还能这样?”

“怎么不能呢?”俞晴说,“好看的裙子拿去让裁缝看看几乎就能仿制出来了,恐怕就没那么好卖了。”‘’

现在他们之所以能赚钱就是因为外头卖衣服的少她们的样式又新颖好看,所以卖的上价钱去。可若是大家都卖一样款式的衣服了,那她们的优势就不大了。

俞晴说,“二哥下次若是再来,让他晚一点再来一趟,我有事儿找他。”

这话俞晴才刚说,第二天傍晚陆青松就来了,她先将学校门口陆陆续续多了卖衣服的事儿说了,陆青松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俞晴便说,“我觉得我们该创立我们的品牌,不管是从娘那里还是你那里卖出去的货都带着我们的牌子。让大家知道买的这衣服是什么牌子的,当大家都知道是这牌子的时候再买到仿版也会觉得不好。”

当然这时候的人其实对品牌意识并不重,但俞晴觉得凡事都要有个开始,不管结果怎么样,好歹让人知道她们这个是什么牌子。不然说出去也没人信服。她希望她和她姐姐做出来的衣服让人穿出去觉得自豪,以穿这个牌子的衣服为荣。

陆青松一听还觉得挺惊讶的,“那你觉得叫什么牌子?”

俞晴一愣,想了想说,“欣晴?”

“行,就欣晴。”陆青松说,“你具体跟我说说怎么弄,我去想办法。”

俞晴笑了笑,“是这样……”

俞晴细细的将细节说了,然后道,“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嗯,不错。”陆青松认可了这个想法便打算走了。

庞金花看他要走便说,“今儿温岚回家吃饭吗?”

陆青松点头,“回。”

庞金花道,“那你等会儿我给你盛些菜你带回去、”一边忙活一边问,“那你今天过来干啥?”

“奥,对了,忘了正事儿了。”陆青松从兜里掏出钥匙给俞晴,“槐花胡同那边都修好了,炕也按照你的要求盘了,除了你要求的衣架子和货架还在打,其他都成了,你抽空自己去看看去。”

俞晴接过钥匙很高兴,“那十月一之前能住进去吗?”

“这么赶?”不过陆青松还是道,“想搬就搬吧,里头动的比较少,再晾个几天也差不多了。”

这时候毕竟才九月份,北京的秋老虎可厉害着呢,陆青松也明白俞晴的心思,无非是想庞金花和王德贵的婚礼在新房子里举行。

陆青松有心想说直接在这个院子里举行挺好的,转念一想这房子还是他媳妇的嫁妆,俞晴连在这儿坐月子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他娘又怎么会肯在这结婚。

搬就搬吧。

陆青松说,“那你赶紧去瞅瞅,家具啥的你要信的过我那就交给我,一并让木匠打了。”

俞晴刚要点头又问,“那能弄到一些老家具吗?”

陆青松一愣,“你喜欢老家具?”

俞晴喜欢的是老家具升值后的价值,但陆青松这么问也没错,便点头说,“喜欢,二哥要是能帮我买到那就买,凳子我们之前从平洲带来的也会带过去。”

陆青松想起让俞晴珍藏起来不让坐的那四个凳子了,顿时道,“那买了家具也不用?”

“用。”俞晴乐呵呵道,“到时候多保护几层。”

万一都用坏了以后怎么换钱啊。

房子修好了,俞晴非常高兴,便对俞晴说,“明天王叔来的时候你们先别去卖衣服了,中午我放了学咱一块看看去。”

这事儿是挺高兴的,庞金花痛快的应了下来,少卖一天的衣服也不碍事,反正手里的衣服现在也不多了。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俞晴显然很高兴,胡丽丽因为赚了钱也很高兴,蔡兴玲说,“卓巧帮我联系了一家,昨天我去见过面了,那一家对我还挺满意的,从这周末开始我就要去那边给人上课了。”

俞晴替她高兴,“这是好事儿,有说多少钱了吗?”

蔡兴玲道,“开始的时候说一个上午给我四块钱,还多亏了岑阿姨,给我争取到了五块钱。”

“岑阿姨?”俞晴有些惊讶。

蔡兴玲高兴道,“是啊,就是卓巧的妈妈岑阿姨,岑阿姨看着挺不好相处的,但人是真的挺热情的,当时她要是没跟着去别说四块钱,就是三块钱我都能答应。岑阿姨还说让我周六去巧巧家里住着呢。”

一旁的卓巧已经捂脸了,一脸的沧桑,看上去一点都不想提这事儿。

俞晴忍住笑,“那你答应了没?”

“没有。”蔡兴玲说,“定下的时间是每周天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一点,我早上早点出门能赶的上。”

俞晴点头没多说,这种生活中的小事儿自己决定就好,俞晴恭喜道,“这是好事儿,一个月也有点进项了。”

一个月按照四周算下来也有二十块钱了,而她们如今一个月的补贴四十三块五毛,这些看着挺多放在乡下可能一年到头都剩不下这些。但乡下自己中粮有口粮,在学校吃喝拉撒都要靠这些,偶尔还得买些学习的资料。更别说蔡兴玲还想着补贴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