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3/3页)

这罪,爱新觉罗不能背、也背不起。

这也让康熙下定了决心。

但这决心,他暂时不想告诉胤礽。

他只是笑呵呵地打趣将要大婚的儿子,让小阿哥们胡闹,让恼羞成怒的胤礽气得跳脚。

在太子成婚前,康熙和胤礽再次促膝长谈,将以前的矛盾达成了统一。

胤礽再次描述了自己的愿景,康熙告诉了胤礽一些政策为何不能现在施行。

胤礽在当了近一年的实权皇帝之后,也逐渐明白了康熙的苦心。

康熙除了时代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有立足于实际出发的原因。

还是那句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必须匹配,步子大了会扯着蛋。

穿越者王莽就有很多话要说。

胤礽像个小孩子一样,趴在康熙膝盖上道:“儿子知道了。儿子会更加小心谨慎,只要不能预见结果,就一动不如一静。一切以保存大清国力,维持大清内部稳定为准。”

康熙笑着摸了摸胤礽的头发:“这就对了。”

胤禔打断了这对父子和乐融融:“但是汗阿玛啊,你怎么就动得厉害,一点都没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样子?你做菜快把锅都拍碎了。”

康熙无奈:“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处置方式。朕若不激进一些,别说国力强盛,恐怕连踏足海外的机会,国内的满族勋贵和汉族豪强都不会给我们。明白吗?”

胤禔老实道:“好麻烦,我还是不明白好了。”

康熙:“……”

他捂着胸口。

还好他有保成这个完美太子。如果他当时没想立嫡,而是立长,怕不是大清下一代就亡国了。

胤礽笑着站起来,替康熙扶胸口:“大哥虽然不爱思考这些,但大哥做事什么时候错过?大哥就算不思考也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不是更说明大哥厉害吗?”

胤禔挺胸:“对!”

康熙:“对个屁!给朕滚!你们俩都滚!”

胤禔笑着和胤礽勾肩搭背走了,留下康熙老父亲继续抚胸口。

“你不管管你外甥!”康熙抱怨。

回京后暂时担任康熙侍卫的常泰无奈地从阴影中走出来:“这不是皇上您纵容着大阿哥吗?大阿哥仗着皇上您的溺爱有恃无恐,旁的人怎么管?”

康熙冷哼了两声,转移话题:“朕交给你的事,你做好了?”

常泰道:“做好了。但皇上,您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了?”

康熙摆手:“闭嘴,你从回大清一路上就唠叨到现在,还没唠叨够?”

常泰叹气:“皇上,太子去年才被您吓了一跳,今年还被您吓,您是不是……”

康熙呲牙:“这不叫吓,叫惊喜。好了,你闭嘴。若此事被泄露,就算你是我小舅子,朕把你关进大牢。”

常泰只能跪地保证自己绝对不会泄露。

他在心里道,对不起了保成,对不起了姐姐,我实在是……我怎么摊上这么个姐夫?!

……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终于到了太子大婚那一日。

这是大清历史上第一位太子大婚,所有细节都经过大臣们互殴拿出,然后由太子、太子妃决定,最后汇总到皇帝那里。

康熙大手一挥,直接盖印。

就这样,准了!

大臣们的脸色都很难看。皇上您就不能多看看吗?您哪怕挑挑刺呢?这么重要的事,您却表现得这么轻松,我们心里很不平衡。

大臣们心里再不平衡,也不能对康熙瞎逼逼。

于是太子大婚,就这么开始了。

是日,宫殿中门大开,太子妃如皇后一般待遇,从正门拱桥一路进宫。

什么十里红妆二十里红妆已经完全不能表明太子妃的尊荣,开宫殿正中的大门就能证明一切。

更让老百姓们惊奇的是,太子妃的嫁妆,展现的居然不是金银珠宝、贵重家具,而是一排一排老百姓们不认识的科学仪器和先进武器、道具、医药等。

太子妃入宫的时候,顾太监亲自为太子妃唱嫁妆。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洪亮,一点都不像是个老年人。

蒸汽机。

新式火铳火炮。

救命药。

新式钟表。

显微镜。

印刷机。

改革后的纸墨……

许多许多东西,老百姓们听过的、没听过的,被一台一台抬进了宫中。

老百姓们先啧啧称奇,然后越听越震撼,最后居然跪在地上,高呼神仙娘娘,神仙妃子,神仙太子妃。

天啦,这太子妃究竟是什么人啊!她怎么能做出这么多奇妙的东西?这还是人吗?

我们的太子,究竟娶了怎样的奇女子?

这从古至今,估计都很少有如此奇女子吧?

百姓们高呼太子妃千岁、几千岁……总之除了万岁之外,他们都一阵乱喊。

富察家的人不断冒冷汗,生怕惹皇上不高兴。

康熙却笑呵呵,左顾右盼炫耀:“朕的儿媳妇如何?是不是太子天生一对?”

大臣们都点头,是是是,对对对。

他们可不是敷衍,确实是如此想。

这一场太子大婚如此奇异,百姓们津津乐道许久。

他们以为这次太子大婚就只这么奇异,没想到还能有更奇异的事。

在太子和太子妃向皇上叩首的时候,皇帝宣布禅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