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第2/3页)

“太子妃真厉害。”曹寅狠狠的酸了。他也想要。

之前策棱炫耀荷包,他一点都不羡慕。他也是有媳妇给绣荷包的已婚人士。

但太子妃送的五音盒,他是真的羡慕无比了。

曹寅抓耳挠腮,想问能不能送他一个五音盒,但又不好意思。

这可是太子妃送给太子的礼物啊!

“五音盒和钟表一样,之后肯定是会拿出来贩卖。你准备好银子等着买就成。”胤礽吊足了曹寅的胃口,才道。

曹寅喜笑颜开:“银子管够!这五音盒能奏多首乐曲吗?”

胤礽道:“盒子再大一些,应该可以多收录几支乐曲,轮换着听。不过不能随意切换。”

曹寅道:“能多收录几支乐曲就好,最好能定做。嘿嘿,其实不能多收录也没关系,臣多买几个。”

曹寅继续看着五音盒,很想上手抚摸。但胤礽在旁边虎视眈眈,他手刚伸出来,胤礽就作势要打。

曹寅只好讪讪地听到五音盒发条转动结束,依依不舍道:“能再听一次吗?”

胤礽把五音盒收起来:“不能。明天要早起行军,赶紧睡。”

曹寅见胤礽居然把五音盒放到了枕头旁,表情一言难尽。

“太子殿下,我不会半夜偷太子妃送给你的礼物。”

“孤不信你。你的眼睛都绿了。”

曹寅很委屈。因为一个五音盒,他居然被太子怀疑忠诚了。

曹寅第二天行军的时候抱怨,所有人都不安慰曹寅,只想看太子妃送给太子的五音盒。

胤礽却以在马背上可能摔坏为由,到了第二日夜里扎营的时候,才打开五音盒。

一群大老爷们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五音盒周围,双手托腮,听着五音盒发出的空灵的乐曲,露出了平静的微笑。

在太子坐镇的军中,他们不敢召来歌舞,一边打仗还一边接着奏乐接着舞,五音盒的音乐声聊以慰藉他们无聊的生活。

胤礽若有所思。

军队战斗力和思想要跟上,或许文艺生活也少不了。

但他刚生出点念头,就无奈掐灭。

连八旗军队他都管不了,还替什么文艺建设和思想建设。

何况现在的底层士兵在将领眼中根本就是草芥。他若提升底层士兵福利,加强底层士兵思想建设,且不说这巨大的耗费在朝堂上通不过,就是通过了,将领也会将其搞砸,底层士兵们也不会领情。

在粮饷尚不能保证完全到达底层士兵手中的封建时代,有那个精力和钱,还不如先保证士兵们吃足饷再说。

只有保证了生存,才能提其他,否则就是空中楼阁,不过是自我感动。

至于急需娱乐的将领……他们自己会找乐子,不需要胤礽替他们担心。就算胤礽替他们担心了,他们也会自己找乐子。

胤礽到达胤禔的大营时,走了足足十日。

他若是随康熙出行,估计五日就到了。但带着士兵,却要走足足十日,可见行军有多麻烦,八旗士兵的耐力有多弱。

胤礽所率领的军队进军速度还算快的。

胤礽刚到,胤禔先给了胤礽一个拥抱,然后抱怨道:“幸亏我早早驻守在这里,否则噶尔丹现在已经渡河,兵锋估计都快压到京城了。你最晚出发,居然最早到,谁敢信?”

胤礽十分疑惑:“左路军和右路军还没来?”

胤禔耸肩摊手:“只派了信使来。裕亲王说他那后勤没到,将士们拖拖拉拉不肯走;恭亲王的信更好笑,说他迷路了。”

胤礽:“……他迷路了,信使怎么到了?”

胤禔道:“一些人迷路了,一些人没迷路。”

胤礽按压着太阳穴:“那就让没迷路的先来!他们怎么能让大哥你独自面对大军?!如果不是中路军装备精良,又早早修筑了堡垒,你们怎么敌得过噶尔丹数倍于你们的兵力?!”

胤禔冷漠道:“大概他们也知道我们新军装备精良,还有堡垒依靠,所以就懒散了吧。”

胤礽深呼吸了几下,道:“你把禁军整编一下,补充中路军的人手。禁军中也有从东北历练过的熟手,那些人都给你。我督战不需要带太多人。”

胤禔点头。

他毫不顾忌地把军队的事交给了胤礽的一半,让胤礽帮忙整理后勤。

中路军名义上的另一位将军董鄂·费扬古探头看了一眼,又缩头回去,当好他实质上的副将。

胤礽清点伤亡的时候,神色更加难看。

中路军虽说是大清目前教育、装备、训练都最为优良的军队,是康熙和胤礽心目中的“中央军”。但中路军中的将士也是人,是人就会死。

即使中路军尽可能的减少了伤亡,在噶尔丹数倍于中路军的不断骚扰下,伤亡仍旧触目惊心,已经损失近两成兵力。

胤礽甚至怀疑,这就是左路军和右路军进军缓慢的原因。

他们知道中路军只忠于皇帝,所以故意晚到,削弱中路军的实力。

裕亲王和恭亲王肯定不会这么做。但八旗军队各自为主,旗主的军权还未完全削减,裕亲王和恭亲王不一定能好好控制军队。

“不用想太多,他们还不敢做这么明显。”胤禔看出了胤礽的担忧,安慰道,“他们只是单纯废物,才来得这么慢。”

胤礽抬起头:“有多废物?”

胤禔道:“裕亲王出发的时候,本是急行军,结果才急行军一日,八旗士兵就叫苦不迭。他信中说,后勤未到只是借口,实际原因是,八旗将士拖着大量辎重,单纯跑不快。”

胤礽道:“恭亲王那里也是单纯跑不快?”

胤禔点头:“不,他真的迷路了。”

胤礽:“……”

他再次按压太阳穴,把火气压下去。

胤礽想起了前世第一次征伐噶尔丹的事。

第一世中,康熙早就觉察到了噶尔丹的动静,并早早做出了应对措施。

他先派索额图和罗斯国签订合约,让罗斯国不准再给噶尔丹提供武器;又派人去找噶尔丹的大侄子,联合噶尔丹的大侄子骚扰噶尔丹的后路;还写信给某大喇嘛,说噶尔丹已经是穷途末路,让某大喇嘛别再暗暗帮助噶尔丹。

做完这一切后,康熙就派兵遣将,要围剿噶尔丹。为了能成功围剿噶尔丹,康熙提前了许久调动军队,同时写信给噶尔丹伪装求和,说自己只是派人勘定新的边界。

康熙做足了万全准备,却抵不过八旗军队的懒散拖沓——大部分八旗军队居然在集合前二十天、甚至十天前才拔营。等第一支八旗军队到达的时候,噶尔丹已经在河对岸休息了七八日了。

原本的围剿,变成了噶尔丹以逸待劳,导致清军和噶尔丹第一次交锋大败。

胤礽揉了揉许久太阳穴,才将心中火气压下去:“八旗制度必须改。八旗军队还有战斗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