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康熙是一个纲常独断的帝王。

继位之后,他除鳌拜、平三藩、复台湾,稳固了统治;

取消剃头令,表彰前明忠臣,缓和了民族矛盾;派太子出使欧罗巴、灭广南国、收回旧港、控制马六甲海峡,扩大了大清在世界的影响力;

建立北京大学,广收世界先进人才筹办大清科学院,奠定了大清科技发展基础……

就算现在康熙现在驾崩,不说千古一帝,至少也是个能在历史中排名前十的英明皇帝。

今年康熙才三十三岁,继位不到二十六年,正值春秋鼎盛,就已经获得了比寻常帝王一辈子还要高的功绩。

他本身就是一个锐意进取且有些头铁的人,即使现在内忧外患不断,大体上他还是正踌躇满志之时,所以处事手段也就更加激进和独断了。

康熙知道胤礽的忧虑。

八旗和包衣的问题很大,必须解决,但因为问题太大了,早两年和晚两年解决没区别。

如今浙江谋逆,北方噶尔丹和罗斯国虎视眈眈,先平定这些眼前的忧患,待外部稳定之后再处理八旗和包衣,才最为稳妥。

治大国如烹小鲜,帝王每一个激进的举动,给老百姓都可能带来极大的灾难。

比如现在若是包衣出现混乱,罗斯国可能会再度犯边,噶尔丹会趁虚而入,那些南方士族们也可能蠢蠢欲动。

虽然以现在康熙对朝堂的威慑度,以新军和海军的威力,最终混乱一定会平定,大清的国力可能也不会耗费到难以接受的程度,但胤礽向来着眼的不是大清的国力,而是百姓。

台湾之事,迁海令比屠城更伤民,几乎让富庶的福建广东变成一片死地;

三藩之乱,三藩屠一次抢一次,八旗兵又来屠一次抢一次,百姓流连失所,痛苦堪比大清入关。

大清入关之后,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兴起两次大兵灾。现在刚刚开始休养生息,百姓刚刚有了生活的希望,一场战争,就会毁掉所有。

胤礽很讨厌小四家的小四。他不是鄙视小四家的小四的能耐,而是那位“十全皇帝”的“十全武功”背后是多少百姓的森森白骨。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但康熙不这么认为。

他是纯粹的封建帝王思维,着眼的是整个大清的统治。只要能稳固大清的统治,增强大清的国力,巩固他身为皇帝的权力,一些代价是可以牺牲的。

切开伤口,挖去死肉,会流许多血。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代价。

既然他已经看到了弊端,铲除弊端的代价是他能忍受的,他就要立刻做,不拖沓。

内忧外患算什么?罗斯国已经没有力气再针对大清,噶尔丹跳梁小丑不足为惧,谋逆民变什么的不是年年都有吗?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

有钱有粮能镇压住包衣的混乱,这事就可以做了。

至于百姓,他有钱,可以减免赋税,让他们之后再休养生息。

于是,思想最为激进的穿越者胤礽行为反而保守;思想较为保守的本土皇帝康熙却是个激进派。

两人虽然在生活上和好,在朝堂中仍旧针锋相对,看得大臣们有点懵。

康熙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废除满汉不通婚。

无论什么民族什么出身都是大清人。自秦一统之后再无六国。既然已经成为大清的子民,就不该有认为隔阂。

顺治都曾迎娶汉人妃子,现在满汉之间也有联姻前先入汉军旗甚至包衣,都只是一纸空谈,早该废除。

第二件事,便是废除包衣制度。

包衣成为大清试验新民族的试验田,他们是满人,但不入旗,一众待遇如民。

包衣八旗军队重编,按照前朝设置成中央和地方军,拱卫京师。

之前小选变成全民族小选,满汉皆可以小选,只以品行选拔伺候人选。

朝堂哗然,很快分成两派。

全部汉臣和小部分包衣同意包衣出奴籍为民,以后不蓄奴,全部改为签订用工契约。

全部满臣和大部分包衣反对贸然取消包衣制度,有的人说违背祖训,有的人说这是削弱满人执政的根基。

朝堂中吵吵闹闹正常,不正常的是,小小年纪就已经参政的皇太子胤礽,这次居然不站在康熙这一边,正式上了反对的折子。

朝臣们吓坏了。

老谋深算的朝臣们怀疑,这父子二人是不是玩什么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要搞什么阴谋诡计清理朝堂?

只有少数和胤礽一同出使过的大臣,看出了胤礽是在认真反对。

他们很快得知了胤礽所上折子的内容。

胤礽不反对撤包衣,但反对现在撤包衣。因为撤包衣是一件很繁琐的事。

包衣八旗军队重组,重组的编制是什么?各个军官怎么安排?由谁领队?

包衣八旗内有许多官职,这些官员和小吏们要怎么安排?

现在王公贵族,特别是宗室,都领导着几支包衣,那些包衣不仅是他们的家丁,更重要的是要供奉这些主人家,是这些主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比如留在京中、不肯遣散到地方的郑家人上次又请求多拨给他们一些包衣牛录,他们养不起一大家子人,生活过得极其拮据。

当皇子分府之后,康熙也会分给他们一些包衣家族,相当于分给他们庄园田产。

如果废除包衣,勋贵和宗室的包衣供奉制度要怎么更改?

就算是小选,以前只是包衣家族送人,小选非常简单。如果要变成全国任何民族都能送人参加小选,这制度也需要完善。

一项大政策不是拍拍脑袋就能马上做决定,需要谋定后动,做足准备,否则一定会引起混乱。

胤礽建议,康熙先和朝臣们商量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替代目前包衣制度的政策,然后慢慢改革。

康熙拒绝。

康熙认为,先把包衣出为民,再慢慢改革现有制度。制度可以先不变,去掉“包衣”的名称,只是一道旨意的问题。

当皇帝一意孤行,就算所有大臣反对都没用。

就像是当年撤三藩一样。

何况,现在朝中还有一半的人支持康熙。

于是,康熙出了正月就下旨,所有包衣出为民,为不入旗的满人。

这个重磅消息,满汉不通婚被废除的事都没人关注了。

不过康熙也接受了胤礽徐徐图之的建议,只废包衣,暂时不废除包衣八旗制度,也不动包衣官职,以给包衣八旗制度改头换面的时间。

康熙下旨,让满汉群臣全部都忙起来,赶紧给他制定一个完善的包衣八旗替换制度。

满汉群臣:“?”

皇上您就只负责添乱是吗?您就不能听听太子的建议吗?

咱们知道你废除包衣的心意已定,我们阻止不了,但至少您能不能晚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