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3页)

他往胤禔身上一靠:“只要他们能说动更多人来大清,我就死而无憾了。”

“别说什么死不死,不吉利。”胤禔帮胤礽乱打一通的胤礽整理衣服,“听说路易十四是个和咱们皇父差不多厉害的皇帝,你有信心吗?”

现在卷入这场历史中没有的荷兰战争的西方诸国领袖,都齐聚荷兰首都。胤礽先要和路易十四私下见面,讨论分赃的事。

法国也试图染指南洋,胤礽和路易十四的私下见面,先要把南洋问题解决了,才能说后面的事。

路易十四还是虔诚且疯狂的天主教徒,他可能会对大清提出推广天主教的要求。

胤礽肩上的担子很重。

胤礽道:“谈判除了看谁的底牌多,就是看随机应变,我有什么信心?大不了一拍两散。”

胤礽击掌,摊手。

“咱们和法国隔得老远,目前没有利益纷争。远交近攻明白么?”胤礽道,“我想路易十四身为太阳王,不会不明白。”

胤禔帮胤礽整理好衣服后,拍了拍胤礽的背,让胤礽坐直:“我希望他明白,否则法国的船只别想再进入南洋。”

胤礽点头。

当大清的车队来到路易十四驾临的庄园,内侍们先下车,给皇太子和直亲王的车架前铺上一层丝绸。

丝绸?!

亲自站在门口迎接的路易十四眼皮子狠狠跳了一下。

他们虽然会在地上铺毯子,但这是丝绸啊!

不不不,他不能这么想。在东方古国,丝绸就和普通毯子一样。一定是这样。

一匹又一匹的丝绸被搬下车,铺到了车架前,一直铺到庄园门口。

一位太监在马车门前俯身。骑马领路的常泰下马,走到马车前,拉起马车帘子。

身穿改良后更彰显身材的礼服的胤礽扶着常泰的手,踩着太监的背,走下了马车。

胤禔紧随其后。

以纳兰性德和曹寅为首的銮仪卫下马,执旗,扶刀,列阵。

胤礽在船上,好好训练了这群銮仪卫的仪态动作,并给他们改良了衣服,统一了发型。

现在他们的发型是前面统一短发,后面统一小鞭子,再戴上大清官帽,一丝不苟中带着满族人特有的野性不羁气息。

再加上故意勒紧的腰和笔直的裤腿,看得一众贵族女性们眼冒精光。

胤礽迈着端方的步伐,走到呆滞的路易十四面前,微笑拱手颔首:“大清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很荣幸与法兰西皇帝路易十四陛下见面。”

他用的是大清晚辈对长辈的礼仪,不卑不亢。

路易十四从大清皇太子的排场中回过神,赶紧扶住胤礽:“大清皇太子的法语很好。”

胤礽谦虚道:“要担任使臣,自然要练好外语。谢谢法国皇帝陛下夸奖。”

路易十四大笑道:“我和大清皇帝神交已久,如果你不建议,可以喊我一声叔叔。”

胤礽道:“皇父说,路易十四陛下是他的朋友,你自然是我的叔叔。叔叔可以直接叫我胤礽。”

路易十四试着模仿“胤礽”这个音,有点咬舌头,不过多尝试几次之后,能勉强发音。

胤礽又向路易十四介绍自己的哥哥,直亲王胤禔。

路易十四很认真地看向胤禔。

他已经得到消息,正是这位直亲王,将荷兰在南洋的势力悉数拔出。

因为有胤礽从小为其安排生活,胤禔蛋白质摄入充足,又经常晒太阳,个头很高,虽然才十二岁,已经超过一米六五。

胤礽的身高也已经超过一米六。

这种身高在后世同年龄人中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比许多成年人都高了。

比如曾经嘲笑胤礽一团孩气的广南国前世子,在胤礽站起来的时候几乎吓呆。因为他自称壮汉,其实只有一米五。

一个冷知识,虽然后世吹欧洲人种如何如何高大,但在工业革命,即十九世纪之前,中国的平均身高其实一直在世界位居前列,北方民众平均身高和“巨人国”北欧平均身高相差无几。

根据十八世纪的征兵报告显示,北欧挪威征兵要求中男性身高在一米六到一米六五浮动,说明他们男性的平均身高肯定是低于一米六。

而在中国古代墓葬中可以看出,殉葬男性平民的身高基本都在一米六以上,而西汉时贵族墓葬男主人的身高基本都超过了一米七。

直到工业革命,欧洲人的身高才猛地窜个子,把中国甩开一大截。

所以,胤礽和胤禔目前的身高,即使在欧洲贵族中,也算得上身材颀长,英武不凡。

即使他们岁数都不大,已经有贵族女性开始整理仪容,对胤礽和胤禔露出最美的微笑。

年岁小,我们不介意啊!

胤禔很介意。他用比胤礽大了一圈的身体帮弟弟挡住那些人的无理视线,并瞪了那群贵族女性一眼。

胤禔没好气道:“中西礼仪真是有很大差别。我弟弟身为皇太子,从未被家人之外的人这样肆无忌惮的打量过。不过这些人是法国皇帝的亲眷,弟弟只是一个皇太子,被打量就被打量吧。他们的地位应该高到可以随便打量皇太子吧?”

胤禔抬起下巴:“他们是皇子、公主、皇后、太后?亲王和亲王妃?”

路易十四:“……”

其他贵族:“……”

路易十四扫了周围人一眼,那些人立刻退后,纷纷低下头。

路易十四没好气道:“不在乎礼仪的人除了身居高位者,还有乡下的土财主。亲王不用和他们动气,我会收拾他们。”

那些贵族又退开一点。

胤禔道:“那就劳烦法国皇帝了。看来外国人并未把我们大清皇族放在眼中。舅舅,你的海军还不够强。”

常泰低着头道:“是。”

那些贵族又退后了一点。

路易十四十分不悦。但他这不悦不是针对大清的太子和直亲王,而是对身边这群贵族的不悦。

这里稍稍提一下西方礼仪。

西方中世纪一直是封建领主制,贵族经常挑战皇帝权威,上下并未形成完善的礼仪。他们之前的礼仪,基本都和宗教仪式有关。

贵族们开始注重礼仪,是从文艺复兴开始。

十二世纪一位教士写了一本规范教士行为的小册子,然后十三世纪巴伐利亚宫廷模仿这个创作了一本《宫廷礼仪》,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贵族礼仪的起点。

但最初制定贵族礼仪,大多和卫生习惯有关。比如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制定的贵族礼仪,吃饭的时候吐痰不准“biu”的一下越过桌子。

需要立法禁止的行为,当然是当时贵族们经常做的事。

设想一下,你和一个贵族正在桌子两边面对面切着牛排,对方喉咙一痒,气沉丹田,“tui”的一声,一口浓痰飞跃桌面,落在了你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