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页)

胤礽叹了一口气,虚弱道:“太子哥哥有些累了。”

小胤祺和小胤佑赶紧撒手。

胤禔走到胤礽面前,背对着胤礽单膝跪下:“上来。”

胤礽:“……倒也不至于。”

胤禔道:“不至于的话,再陪他们玩一会儿?”

胤礽老老实实趴胤禔背上,被胤禔背了起来。

胤禔力气很大,背一个年岁相差不大的弟弟很轻松:“你想回去睡觉,还是陪他们再玩一会儿?他们要一起搭建积木。”

胤礽趴在胤禔肩膀上道:“看他们堆积木。”

胤禔背着胤礽往阿哥所走;小阿哥们簇拥在两个哥哥周围,一步三蹦没个正形;胤祉一边护着几个不好好走路的小阿哥,一边抱怨小胤禛,说小胤禛只比他小两岁,应该承担起当哥哥的重责,而不是比弟弟们还调皮。

胤祉道:“过了正月,你就该搬进阿哥所上课了。现在怎么还像个小孩?”

小胤禛捂着耳朵跑到最前面,一边走一边嘟囔抱怨。胤祉说他一句,他能回十句,气得胤祉直捏拳头,想揍人。

小胤祺向往道:“再过一年,我也可以和哥哥们一起上学了!”

小胤祺康熙十八年十二月末出生,算读书年龄的时候,把他算作康熙十九年出生。

小胤祚和小胤佑使劲点头:“我们也是!一起上学!”

只有小胤禩嘴巴嘟得老高:“我想提前一年上学。”

哥哥们都上学了,就剩他一个不合群!

胤禔无语:“你们以为上学是什么好事吗?”

小阿哥们异口同声道:“但上学之后,就能和太子哥哥一起玩!”

胤禔没好气道:“等你们上学的时候,我和你们太子哥哥已经开始在前朝处理政务,没空和你们玩。”

小阿哥们立刻就要掉金豆子。

胤礽赶紧哄弟弟。

胤禔白眼翻上了天。

这群弟弟一个个都脆弱得不像皇家的孩子,全是胤礽娇惯出来的。

不过胤禔也松了一口气。

太子弟弟最近性格很闷,时常板着脸,也不再每日念叨弟弟,胤禔很担心。现在看来,弟弟只是病久了窝床上犯懒。他早该把太子弟弟背出门散步。

康熙正带着大臣,一边散步一边问皇子们的功课,并安排正月后四阿哥胤禛入学的事,老远就看到一大群皇子蹦蹦跳跳。

康熙止住脚步,躲在了墙后。

一大群太监侍从也立刻非常熟练地找地方隐蔽。

大臣傻眼。

赵昌小声道:“陈大人,赶紧躲起来!”

陈梦雷赶紧蹲下,提着衣摆蹲着走到墙角康熙身后藏着。

大冬天的,他吓出了满头大汗。

皇上这是干什么?!

康熙伸手,赵昌从袖子里递过去一个短筒望远镜。

康熙拿起望远镜,失笑:“保成这个闲不住的人,自己病得走不动路,让保清背着都要起床和弟弟们玩耍。”

赵昌小声道:“皇上,奴才猜测,可能是大阿哥担心太子殿下躺着对身体不好,把太子殿下背了出来。”

康熙沉默了一会儿,面无表情道:“好吧,肯定是大阿哥。不过太子也是,唉,太纵着哥哥弟弟们。自己还病着,就由着别人胡来。这脾气,哪有一点太子的霸气?”

赵昌道:“太子殿下对外人还是很有气势,皇上不用担心。”

康熙叹气:“太子是君,其他皇子是臣。君臣有别,他究竟明不明白?你说呢,陈梦雷?”

陈梦雷:“?”

我说什么?皇上您满口抱怨,也没见您阻止啊。如果您不想让太子和其他皇子们相处,太子怎么会有机会和其他皇子相处?

陈梦雷疯狂擦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康熙有些失望。

陈梦雷的学问很好,但随机应变上有些差。康熙喜欢能说会道的人,比如李光地。

不过或许人太能说会道,就没心思潜心做学问。康熙决定再观望看看,如果陈梦雷还是这么闷,就打发陈梦雷去编书。

他的儿子们可不能被陈梦雷教得不会说话。

有一个不会说话的大儿子已经够了。康熙放下望远镜,胸口开始疼。

“不去阿哥所了,回乾清宫。”康熙远远看着皇子们蹦蹦跳跳走进阿哥所,放下望远镜,笑着摇摇头,“太子马上要和朕一起去温泉行宫,离开前,让他和兄弟们多相处一会儿。”

常泰传来了战报。大清第一次跟着法兰西喝肉汤的行动异常顺利,已经望见了胜利的曙光。

按照康熙和太子、大阿哥的约定,若此次战争胜利,太子和大阿哥就会代表大清出使法兰西,正式与法兰西签署同盟条约。

胤礽在病床上也看到了常泰的战报。

现在小阿哥们围在一起堆积木,胤礽靠坐在软塌上,正和胤禔说这件事。

看到常泰的战报之后,胤礽才发现常泰要参加的荷兰战争,不是他以为的法荷战争。

胤礽虽然第二世比较关心康熙朝同时代的海外大事,但还没关注到把年份倒背如流,只知道某个大致的时间段会发生什么事。

现在他才知道,常泰率领大清参战的时候,《奈梅亨条约》已经签订五年,法荷战争早就结束。

在《奈梅亨条约》中,法国虽然取得了“霸权”,但实际上的利益没有捞到多少。

法国占领的荷兰领土全还了回去,关税也恢复了最低。它只占领了部分西班牙的殖民地,并让欧洲大陆诸国承认了“太阳王”的称号。

路易十四显然心有不甘。

当他与大清海军“勾搭”上时,这个战争狂人撕毁《奈梅亨条约》,再次掀起了对荷兰的战争。

于是世界历史上本来不存在的第二次法荷战争打响,大清海军第一次对外参战。

胤禔道:“你认为路易十四能和咱们当长期同盟吗?”

胤礽摇头:“不能,他是狂热的天主教分子。”

一个世俗的国王,你好好执政就成了,搞什么宗教?咱们神秘的东方古国人搞不懂西方宗教国家的脑回路。

胤禔捏着下巴道:“他不会强迫咱们信天主教吧?”

胤礽再次摇头:“不会。他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有几分谋略的,不会不懂远交近攻。除非哪天他打到咱们边境,或者……”

胤礽笑了笑:“或者他们的海军登陆我们的海岸,就会强迫咱们信教了。”

胤禔皱眉:“越了解这些教派,我就越恶心。”

胤礽道:“倒也不用恶心。咱们兼容并包,民众信教自由,但不允许宗教和政权结合,都给咱们老老实实克制物欲苦修去,只要不伤害大清的老百姓和大清的政权,管他们信什么教。”

胤禔道:“但是那个什么教皇挺嚣张,还管咱们祭祖。我们国家的历史比他们宗教历史长多了,要信也是他们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