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2页)

等一切稳定之后,康熙见识过没那么乱的华夏大地的繁华,听了无数人的吹捧看了无数天、朝上国的文章之后,可能会变得狂妄自大,但现在……

大清东边不乱西边乱,南边洪水北边旱,还是个年轻人的康熙也有心浮气躁、认为这地方破事怎么这么多的时候。

“有!”胤礽见康熙上钩了,立刻兴奋起来。

父子俩被关在宫殿里都很无聊,康熙终于有空听胤礽瞎逼逼。要是平时,康熙逗一逗儿子,问几句诅咒的事后,就立刻忙其他事去了。

胤礽不太擅长编造谎言,说谎说得结结巴巴。

还好他年纪小,这颠来倒去的谎言听上去才像是真话。若胤礽思维太连贯语言太流利,康熙才会怀疑有阴谋。

胤礽从北美的大平原说到南美有很多树,从非洲无数金银宝石矿说到澳大利亚的草原上野味多到没人吃……他东一棒槌西一榔头,康熙刚来了兴致他就转另一个地方,听得康熙焦躁无比。

大清有西方传教士,但西方传教士总说东方好西方不好,莫不是骗他?

康熙开始阴谋论。

心生怀疑之后,康熙便从细枝末节中不断加深了这个阴谋论。

现在大清的一些好东西,红衣大炮是仿制西方的大炮,红薯土豆玉米西方来的,一些急用药西方来的,连西洋镜西洋钟等珍宝也是外来的……好像西方确实不差?

康熙自言自语:“那为何西方传教士对大清毕恭毕敬?”

胤礽问道:“是大清对前明的那种毕恭毕敬吗?”

康熙郁闷:“保成,为何你会这么说?玛法说的?”

胤礽点头:“玛法说,这叫前……”

前什么来着?胤礽脑袋卡壳了。

他的成语造诣在高考之后就全还给语文老师,现在想说个成语,展现一下“这是玛法说的高质量话”,居然一时半会儿想不出那个成语该怎么念。

唉,现在要是能上网搜搜就好了。我再也不嫌弃你了,度娘!

胤礽抱着自己的绷带脑袋左晃右晃,一会儿“前”一会儿“后”,看得康熙笑出了声。

“是前恭后倨。”康熙解惑道,“典故来自《战国策》,本来应该是前倨后恭。根据情形,可颠倒使用。阿玛给你读过这个典故,你怎么什么都记不住?”

胤礽抱头:“哦。”

爷就是文盲,自信放光芒。

目的达到了就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