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覆灭(第4/5页)

武定侯夫人听着这些话,似乎听懂了什么。果然,第二天,永平侯、永平侯世子的罪名还没定,但人被放回来了。镇远侯暂停甘肃总兵之职,押回京城审问。

郭勋之死,迅速让原本一边倒的马市之争转了向。永平侯、傅霆州虽然还是戴罪之身,但太监在武定侯葬礼上的态度说明皇帝依然认可郭勋的拥立之功,文官们看到宫里的态度,不敢再继续追咬武定侯府了。

何况,哪里有什么通敌,一切都是夏文谨在背后驱使罢了。严维公然出席武定侯葬礼,安慰郭勋遗孀,隐隐露出挑战夏文谨的苗头。之后夏文谨要忙着清理内阁,哪还有功夫搭理外面。

傅霆州赶回京城时,郭勋的葬礼已结束许久。傅霆州在郭勋的牌位前上了三炷香,叹息道:“武定侯夫人节哀,您要保重身体。”

武定侯夫人短短几日瘦出了骨头,自从郭勋被下狱后,她再也没有笑过。郭勋死后,庞大的郭氏家族像是一下子散了气,再没有当初编著刊书、威福莫比的架势。

她的几个儿子不成器,永平侯在朝中不受重用,如今,武定侯一系能说得上话的只剩下傅霆州。仿佛一眨眼,郭家和傅家的地位就翻转了,原本是镇远侯府依附武定侯府,现在,变成了武定侯夫人仰仗傅霆州。

武定侯夫人死气沉沉的,说:“我年纪大了,如今不过替侯爷看顾着一家老小,谈不上什么保重不保重。倒是你,平反之事有眉目了吗?”

傅霆州说:“我给宫里递了奏折,虽然没见到皇上,但折子也没被退回来。武定侯这些年劳苦功高,主张马市也全是为了边疆安稳,皇上明察秋毫,不会寒功臣的心的。”

听到傅霆州这样说,武定侯夫人就安心了。傅霆州应当还有起复机会,只要他能起复,他们派系就还有希望。

武定侯夫人邀傅霆州到正堂坐下,问:“今日怎么没见晚情姐妹一起跟来?”

傅霆州淡淡道:“她在家中养病,怕给夫人过了病气,便没有前来。郭夫人,承爵一事有眉目了吗?”

武定侯夫人叹气:“那些太监支支吾吾的不肯给准话。依我看,还得打点。”

放在以前,武定侯府想做什么事,太监抢着卖好,哪有人敢讹郭家的钱?可是现在虎落平阳被犬欺,她儿子连继承爵位都要再三寻找门路。

傅霆州说:“郭夫人莫急,我会帮忙询问的。听说武定侯的尸身是从南镇抚司接回来的,这件事锦衣卫也插手了?”

“没错。”武定侯夫人点头,“听宫里太监说,皇帝派陆都督查侯爷的死因,陆都督因此被弹劾了好几天。可惜最后,他们也没查出什么来。”

傅霆州拧眉沉思,弹劾陆珩的人必然是夏文谨,最后皇帝依然以疾病定案,说明陆珩没斗过夏文谨。傅霆州心里说不上遗憾还是失望,陆珩号称和人斗从无败绩,如此看来,也是言过其实。

傅霆州突然想到什么,问:“我记得武定侯葬礼那日,严阁老来了?”

“是。”武定侯夫人点头,“他还和我说了好些保重的话。以前和严家没什么交情,没想到落难时,却是他肯来说两句热话。”

傅霆州微微眯眼,片刻后对武定侯夫人说:“或许,严阁老是一条门路。”

傅霆州原来秉承祖父的教导,文武不交,他们身为武将,只管打好仗就是了,不要和文官走太近。但经过这次,傅霆州深刻感觉到朝中无人,是多么难受。

他远在甘肃,毫无预兆就被解职。旨意来的太突然,他连后续安排都没做,眼睁睁看着敌寇在外肆虐,他却无能为力,半年的布局全部毁于一旦。

如果朝中有文官帮着他说话,他至少不会毫无还手之力。

武定侯府得罪的是首辅,只要夏文谨还在首辅之位上,傅霆州的仕途就永远不会安稳。这次只是临时将他解职,若是下次,夏文谨故意克扣运往前线的粮食,或者故意拖延朝廷援兵,他怎么办?

傅霆州想,或许,他也需要在内阁中找一位盟友。以后再有什么变动,好歹能提醒他一声。

·

陆珩如今在五军都督府和南镇抚司两头跑,他回南镇抚司处理这些天积攒的公务,忽然接到消息,说严阁老今日进宫给皇上送青词,顺便提了一句镇远侯。

随后皇帝宣镇远侯入宫,镇远侯在御前替自己辩解,说他一心为国为民,提出马市初衷是为了减少前线伤亡,绝无二心。皇帝被镇远侯的话感动,起复傅霆州为大同府总兵。

起复为大同总兵,这就说明傅霆州的坎过去了,只要能在大同立功,之后他的仕途依然一片光明。

而大同是边关重镇,只要不乱来,基本都能立功。

陆珩轻轻啧了一声,傅霆州这厮也是运气好,因为郭勋的死,皇帝对武定侯一派有愧疚,而傅霆州正好在此刻冒头,抓住机会得到起复。看来,郭勋的剩余势力以后都要被傅霆州吃下了。

傅霆州在外几年,脑子长进不少,懂得借力打力,靠严维之手斗夏文谨。可惜,傅霆州还是不够聪明。

他今日借严维之手起复,来日就会被所有人认为是严党。请神容易送神难,他掺和进严维和夏文谨的内阁斗争,以后,恐怕不好脱身。

不过,这和陆珩没什么关系了。众人都以为上次陆珩和夏文谨斗输了,其实恰恰相反。就像皇帝一样,真正高明的猎手从来不下场,他们都是靠煽动其他猎物内斗,不费一兵一卒达成目的。

夏文谨赢在现在,但陆珩赢在长远。陆珩不需要斗倒夏文谨,因为严维会帮他斗夏文谨。

他回家逗自己的娇妻幼子,等过两年直接坐收渔利,不好吗?

陆珩最先得到消息,之后,傅霆州再次出任大同总兵的消息才陆陆续续传到外界。洪晚情听到傅霆州复职,心中长松一口气,她知道镇远侯府在这次的风浪中算是平安着陆了。

然而武定侯府却大伤元气,逐渐露出倾颓势头。洪晚情想到自己的姐妹、表姐妹,心中唏嘘。她原本不忿傅霆州冷落她,现在看来,她还是嫁对人了。至少她生活无忧,不像其他姐妹,怕是要从京城社交圈中跌出去。

傅霆州调为大同总兵后,很快就动身赴任。这回洪晚情和陈氏都不敢拦着他,赶快让他去了。

但这次,傅霆州却没有再带洪六。洪六哭得梨花带雨,都没能让傅霆州改变主意。洪晚情在旁边看着,隐隐约约摸到了傅霆州的想法。

王言卿的家乡就在大同府。傅霆州不带任何妾室去大同,莫非觉得那是他和王言卿的独属回忆,他不想让其他女人破坏?

如果三年前洪晚情发现这件事,她一定会争风吃醋,大闹一场,但现在她意识到后,竟也没什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