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4/5页)

一个小厮哪有胆量偷吃主人的粥,不过是霍谨博太过谨慎,所以安排了人替他试菜,这些日子他吃的饭菜都让人提前试过。

没想到竟然真有人用下毒这个办法。

但更让霍谨博心烦的是,他的护卫中已经有人被收买,就代表他们已经不能完全相信。

“从今日起,你带着护卫轮流值夜,不允许让他们单独行动。”

康伟应声:“是,王爷。”

“还有那个步军营的人,派人盯着他。”

说实话,霍谨博一开始怀疑的是那个步军营的人,因为他说话时目光闪烁,总有一种心虚的感觉。

方才说馒头一个没少,本是试探之语,目的是观察步军营那人的反应,其实厨子根本不记得馒头少没少。

结果谁知道那护卫这么不经吓,直接自杀了。

但霍谨博还是对步军营那人心有怀疑,出了下毒这事,霍谨博觉得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若非怕引起不好的反应,他都想直接处理了那人。

只有死人才能让人放心。

如此防范了几日,半个月后,在临近皇陵时

康伟禀报道:“王爷,那人鬼鬼祟祟去见了王大人。”

王大人,就是这次随行的几个礼官之一。

本来永康帝只给霍谨博安排了一个礼官,但霍谨博总感觉一个礼官可能会出问题,便多要了几个,这样就不用怕被礼官忽悠。

不等霍谨博想出对方有什么阴谋,皇陵到了。

守卫皇陵的总管太监是江澄,此时他正带着皇陵的众多太监以及护卫恭候霍谨博。

等霍谨博的马车一到,江澄等人皆跪地道:“奴才(属下)拜见睿亲王。”

霍谨博下了马车,道:“免礼。”

目光落在为首的那个老太监身上,霍谨博含笑道:“江公公守卫皇陵有功,父皇特意吩咐本王嘉奖江公公一番。”

江澄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道:“只要能为皇上分忧,奴才死而无憾。”

“公公对父皇果真是忠心耿耿。”

“本王会在此停留十日,江公公可安排好本王的住处?”

按照卫国的规矩,给先帝祭祀需要守陵十日,这期间要沐浴斋戒,还得抄写佛经。

在祭祀时,得三跪九拜,为列祖列宗上香。

江公公道:“回王爷,早已安排妥当,请王爷随奴才来。”

江澄给霍谨博安排的是一处阁楼,里面布置得还算精美,虽无法和王府相比,但已经是极好,毕竟他不是来享受的。

“王爷舟车劳顿,奴才就不打扰王爷了。”

霍谨博颔首。

江澄便退了下去。

霍谨博低声吩咐道:“派暗卫日夜守着大殿,此次祭祖非同一般,决不能出任何岔子。”

“还有步军营那人,若是他单独离开皇陵,就直接处理了他。”

在路上不好处理,来到皇陵反而可以放开手脚,皇陵附近就有一处县城,鱼龙混杂,在此处动手更不容易被人查到。

吩咐完事情后,霍谨博便开始休息。

等他醒来后,江澄已经为他准备好沐浴要用的东西,这就得开始沐浴斋戒,还为他准备了厚厚地一摞佛经,霍谨博估计等他离开时,都抄不完。

这种事没有具体的指标,霍谨博也不赶进度,能抄就抄多少。

三日后,便是二月二十,正是先帝的忌日。

这一日,霍谨博一大早就沐浴着正衣,跟随而来的众人皆站在大殿两侧。

礼官站在大殿内,扬声道:“上太牢。”

太牢便是牛,羊和豕,这三样牲口齐备便是太牢。

随着礼官声音落下,皇陵的太监们将太牢放在桌上。

紧接着便是焚香。

不管是祭天祭地还是祭祖,都少不了焚香。

霍谨博站在殿内,很快就嗅到一股香味,但他此时无暇去顾及其它,终于轮到他上场了。

在礼官的提示下,霍谨博严格按照礼节,规规矩矩地完成三跪九叩这一步骤。

中间不能出半点差错,身子也不能有半点歪斜,否则都会视为对先帝不敬。

等这一步完成,便到了下一步——读祭文。

这祭文是礼官早就准备好的,霍谨博只需要照着读就是。

本来是很简单的一步,却还是出了问题,霍谨博拿到手中的锦帛一片空白,一个字都没有。

而递给霍谨博祭文的王大人面不改色地退下去,仿佛一点也不知道祭文出了问题。

霍谨博心中冷笑,原来这就是他们的谋划。

霍谨博面上不动声色,看着空白锦帛,语调平稳却又带着某种感情地开始“读”祭文。

本来低着头的王大人瞬间抬起头,愕然地看着霍谨博。

一直注视着祭祀典礼的江澄眉头一皱,低声吩咐了一句,便继续听霍谨博读祭文。

等祭文读完,再把祭文扔到面前的火鼎中,整个祭祀过程便结束了。

这是卫国建国后,朝廷结合前朝祭祖过程修改过来的,比前朝要简单很多,但依旧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马虎不得。

比如跪拜的过程,再比如读祭文的过程。

若非霍谨博习惯了未雨绸缪,背下了祭文,他今日就下不来台。

哪怕他是被人害了,可搞砸了祭祀是事实,被手下人钻了空子,只能说明他无能,这一切最终还会怪罪到他头上。

哪怕永康帝不会说什么,可弹劾他的奏折肯定会如雪花一般飞到永康帝的御案上,对他的名望大大不利。

祭祀刚结束,王大人便被太监擒下。

江澄走到霍谨博身边道:“王爷,方才此人在祭祀时失仪,请王爷处置。”

霍谨博颔首:“有劳江公公了。”

霍谨博一挥手,康伟便带人将王大人带走。

与此同时,霍谨博道:“江公公,本王有事要问你手下的小李子。”

小李子顿时面色一变。

江公公很痛快道:“王爷尽管问便是。”

于是,小李子也被带走了。

霍谨博和江澄闲聊了一会儿便回了阁楼。

康伟进来禀报道:“王爷,这两人都说是得了六皇子指使。”

就在昨夜,暗卫发现小李子深夜潜进殿内,偷偷调换了殿内的香。

暗卫把香又换了回去,同时将此事禀告霍谨博。

府医检查后发现,这香燃烧后的香味并无害处,但若是和霍谨博身上的香气混合,就会使人晕眩,很明显这是特意针对霍谨博。

霍谨博身上是花香,沐浴的花朵是江澄安排的,这几日他总是沐浴,身上的香气一直存在。

若非暗卫发现得及时,他必然会在祭祀时失仪。

江澄是永康帝派来守皇陵的人,深得永康帝信任,他的嫌疑并不大,倒是小李子身为江澄的亲信,肯定知道江澄为霍谨博准备沐浴的花香,如此才能完成这个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