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4/5页)

主官本就是负责协调各科官吏之间的关系,以及统筹各项公务的,至于具体的事自然由专门的人去做。

周泽德听言有些无奈:“你是清吏司的司官,别的也就算了,度支科何等重要,你竟然让张凌永执掌,那你在做什么?”

霍谨博进户部两个多月,周泽德对他的了解就是每天到点上下值,简直比外面的日晷还准时,身为庆南清吏司的主官,除了那次因为税收的事找过他,没和他汇报过一次公务,在户部存在感极弱,有时候周泽德都能忘记霍谨博的存在。

霍谨博微微一笑,道:“下官不想打乱清吏司的办事节奏。”

周泽德失望地摇头,挥手让他离开。

人挺聪明就是太过油滑。

走出办公房,霍谨博伸伸懒腰才走下台阶,对于周泽德说的话不以为然。

手下之人那么能干,他高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和他们抢工作。

他只需要保证那些人不敢欺上瞒下便是。

而这一点在他指出几次账簿不起眼的失误后,霍谨博觉得应该不会有人敢顶风作案。

……

次日,正清殿

今日大朝会,文武百官皆知今日的重点只有一个——商讨赈灾之事。

朝堂的众多大臣皆是饱读诗书之人,对于赈灾一事早有腹案,但大体来说就是遵循前朝制度。

一边调动庆南周边各州的储备粮赈灾,一边在京城筹集赈灾粮款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庆南赈灾。

现如今灾民都围在各州郡城外,如何安置流民也是个问题,钦差大臣前去灾区就得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度过前面的几个难关,之后就简单得多,朝廷不可能一直免费供给粮食,可以实行有偿赈贷,朝廷把粮食借给百姓度过这个困难期,等明年百姓有收成,再把粮食还给朝廷。

这样即能赈灾又能缓解朝廷压力的方法,是最常用的赈灾良策。

这便是前朝发生旱灾时的对策,但凡熟读前朝志的人都知道,但如今的问题是如何筹集赈灾粮款。

周泽德从一开始就言明国库没那么多银子。

永康帝坐在龙椅上看了眼九皇子,九皇子立刻会意,出列说出自己的对策。

九皇子的想法和大多数朝臣相似,他们都觉得商贾地位低下,朝廷给他们机会出银子赈灾是看得起他们,没必要太顾忌他们的脸色。

甚至有人根据九皇子的对策,补充道:“商贾唯利是图,惯会用些卑鄙手段谋取钱财,或许不需要再去找世家,京城的商会何其多,只要他们捐出家财便可一解此困境。”

这是想可着商贾薅羊毛。

这样就太绝了,很快就有人反驳道:“皆是卫国百姓,岂可如此行事!”

周泽德听了九皇子的对策后,就发现他和霍谨博想到一起了,都是打算刚柔并济,只是两人对谁怀柔上有分歧。

周泽德心里更加认同霍谨博的办法,等众人的争论告一段落,他出列道:“皇上,户部郎中霍谨博也有良策献上。”

永康帝颔首:“说来听听。”

周泽德便把霍谨博昨日说的话如实禀告,他道:“微臣私以为此计可行。”

周泽德不是个“有事你担着,做成我领功”的上官,他认同霍谨博的对策,便坦然告诉永康帝。

除了九皇子目光微沉,其他人都在比较这两个对策的优劣。

霍谨博将具体如何行事都说了出来,他的对策显然更加完整。

成晟然毫不犹豫地出列道:“皇上,此计甚妙,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捐银子,且不会让朝廷丢掉大义,此计若是实施得当,能以最快的速度筹齐赈灾粮款。”

右相秦守洪颔首道:“商贾虽地位低下,但他们却比寻常百姓富足百倍千倍,提高商税确实是良策,此时恰好是最好时机,提出此计之人很会把握时机。”

见右相也认同这个计策,附和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其它皇子党不想看九皇子出风头,到最后竟有大半个朝堂认同霍谨博的计策。

见到这一幕,那些世家子弟脸色变得很难看,谁也不敢说自己家族中没有蛀虫,总有些仗着家世好胡作非为之人,朝廷如果真想动手,恐怕一抓一个准。

永康帝看了眼那些人没说什么,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不怕他们传出去,毕竟过往的过错无法抹除。

有他们去报信更好,让那些自诩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好好选选,是要人还是要银子。

一时间,永康帝心里有了定论。

“传旨,由户部郎中霍谨博全权负责筹集赈灾粮款一事,着第三步军营配合霍爱卿行事,如遇不决之事,可先斩后奏。”

永康帝一如既往地大胆,当初用正五品都司调查大皇子一案,如今又用正五品户部郎中去筹集要赈济几十万灾民的粮款。

文武百官已经习惯永康帝的处事风格,没有人出言反对,拱手道:“皇上圣明。”

唯有九皇子眼中闪过一丝不甘。

这本该是他的差事。

……

当日下值,霍谨博就被成晟然请到国公府。

云梦小筑,书房

成晟然道:“谨博,皇上命你全权负责筹集赈灾粮款,只要你把这件事办得漂亮,必然能让皇上龙颜大悦。”

永康帝是个很慷慨的皇帝,只要能让他看到你的能力,他就不会吝啬给你升官。

霍谨博点头:“世子放心。”

他如今心态已经发生转变,升官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他需要加深永康帝对他的印象。

简单的说,就是让永康帝喜欢他。

只要永康帝对他能有一分喜欢,等他们相认这种喜欢就会变成五分六分。

成晟旻也道:“谨博,以往都是你帮我,这次终于轮到我帮你,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步军营的所有人都会听你的。”

这并非成晟旻说大话,第三步军营刘副将知道霍谨博和成晟旻有关系,特意借成晟旻之口表达自己的态度。

刘副将虽然脾气暴不讲理,但他对永康帝绝对忠心,只要是永康帝的意愿,他就会遵从。

霍谨博轻笑道:“好。”

不得不说永康帝做事总是让人很舒服,他知道霍谨博和成晟旻关系好,就安排第三步军营帮他忙,让他不必为其它琐事烦恼,只需一心筹集赈灾粮款便可。

成晟然问道:“谨博,你打算从何处入手?”

“世家那边,暂且给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好好想想该如何做,我明日会让人下帖邀请京城八大商会的会长在朝然居一叙。”

成晟然颔首:“一会儿用完膳,我会让人给你一份资料,这八大会长背后都有人,你好好看看,免得到时候被人打个措手不及。”

霍谨博拱手道:“多谢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