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戴罪立功(第3/4页)

有时道路太过艰难,父亲还会停下来,一把将她举起,越过那段难行的山路,再将她放到地上,往上继续攀援。

眼看山顶尽在眼前,东方的天空也泛出红光,仿佛下一瞬,太阳就会冲破层层云海,跳跃出来。

皎皎越发期待登上山顶看到的景色了。

终于,在父亲的帮助下,红日从云海中跳出的那一刻,她登上了山顶。刹那间,天地间的暗色一扫而空,整个大地沐浴在阳光之下,万物都熠熠生辉。

她站在晨光之下,看着眼前碧空万里,千峦叠翠,竟是前所未有的愉悦。

那种愉悦,即便过了许多年,都令她发自内心快乐起来。

看过了日出,父亲又带着她风尘仆仆从山上下来,赶赴下一个地方。

等到了晚上,两人几乎衣衫褴褛着踏进家门。

而母亲早已等候在府中,看见两个灰头土脸的人,顿时没什么好气,扭头就走。

皎皎连忙蹦过去抓住母亲的衣角,有心想要母亲也沾染自己身上的灰尘,却又害怕被母亲责备,于是只敢偷偷将手上的尘土往她衣角上抹。

父亲正与母亲说着话,言语里满是宠溺。

母亲对他们俩也几乎绝望,扔下一句:“去洗干净,再来用晚膳。”便进屋去了。留下她与父亲,看着母亲的背影,恶作剧得逞一般偷偷笑起来。

有时她与父亲外出归来,母亲迎上来,两人携手入内,也会将她忘却。

每到这时,她总是嘟着嘴跟在他们身后,一边走着,一边碎碎念,“你们眼里到底有没有我这个女儿?今日难道不是我过生辰吗?”

等到回到桌上,父亲才猛地想起她,而这时她已经坐在了桌上,面对父亲略显愧疚的神情,只好叹息一声,大度表示:“算了,谁让我是你们的女儿呢?”说着,还小大人似的摇摇头。

后来她出嫁之后,生辰这日仍会回到长公主府。母亲与父亲如她小时候那般,仍是将手头要紧事暂时抛下,为她过生辰。

那时的她已经立志要成为贤妻,所以她不再出去疯玩,也不会再与父亲一同外出爬山、看桃花。她会规规矩矩坐着马车回到长公主府,安安静静、仪态万千坐着用膳。之后与父亲母亲说上几句话,再返回徐府。

唯有成亲头一年的时候,她生辰前后,徐空月刚好有空在家。尽管他不愿,她仍是拖着他回了长公主府。

父亲站在门外迎接她,看见她回来,眼中竟蓄满了泪水。只是在她望过来时,侧身将眼泪擦拭掉,只把一张笑脸露给她看。

那时她还不懂,如今想来却是格外心酸。或许父亲早已预见她婚后的悲惨,只有她一心沉浸在自欺欺人中,假装什么都看不见。

后来,母亲与父亲去后,即便有皇祖母陪伴,她仍是再也无法过生辰了。对她而言,每到生辰之时,她便会想起当年的种种,也愈发怨恨自己的识人不清。

而这些往事,小皇帝无从得知,她也并不打算相告。

只是终究是不忍拂了小皇帝的好意,皎皎没有将小皇帝立即赶走,而是留他在这里用了膳。

小皇帝或许是真心实意要给她过生辰,不止送了茶盏,还特地从长安城带来她平日里常吃的糕点。

看着摆满一桌糕点甜品,皎皎竟久违地感受到了被人重视的滋味。

用过膳之后,小皇帝依依不舍离开。皎皎腿脚没有彻底养好,也就没有出门送他。

身后有人出来,在小皇帝坐过的位置坐下。“这就是赵垣珩?”

皎皎抬眼,便看见赵垣熙捻起一块桃花水晶糕,浅尝了一口。

那糕点完全是皎皎的口味,他似乎有些吃不惯,只咬了一小口,眉心便狠狠皱起来。“怎么这么甜?”

看着他的样子,皎皎难得笑起来,“不请自来,这就是下场。”

她调皮的样子一如往昔,赵垣熙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怀念,“你从前就喜欢吃这些甜腻的东西。”他将那块被咬过的糕点丢弃在桌上,很是随意的样子,看不出半点重视。

皎皎的目光停驻在那块糕点上,许久之后才露出一点儿笑意,“或许是日子太苦了,就提前吃了一点儿甜。”可终究还是挡不住后来的苦。

赵垣熙或许没有听明白她口中的含义,只是紧蹙的眉心微微松开,道:“南岭有大片的荔枝,等到成熟之后,我让人送一些给你。”

皎皎却摇了摇头,“我又不会因那一骑红尘而笑,何苦费那些心思?”

赵垣熙笑了笑,“我最近闻得一个方法,只要在荔枝成熟之前,将数砍下,一样可以保存数日。”

皎皎稍稍愣怔之后,又失笑道:“那岂不是吃一次荔枝,便会浪费一棵树?”

赵垣熙却不是很在意的样子,“南岭的荔枝树多到你数不清,即便是浪费了一棵树,也不值得什么。”他缓缓笑起来,“在我心里,自然是你比那棵树要重要得多。”

可皎皎望着他脸上的笑意,却怎么都笑不出来。

小皇帝来行宫之时,身边只带了几个侍卫。皎皎担忧他的安危,便让他坐着自己的辇车,并让自己的近身禁卫随行护送。

但谁知,就在车队下了南山之后,突然遭到刺客偷袭。

好在经过上次皎皎遇袭,南山守备森严了不少。附近的守军很快察觉到,派了人马过来,及时救下小皇帝。

好在有侍卫拼死相护,小皇帝并未受伤,只是受了惊吓。

行宫之中,皎皎得闻消息,顿时坐不住,匆匆赶下山。

小皇帝已经在守军的护送下,返回了皇城。皎皎连夜回到宫中,见到了分别不久的小皇帝。

章御医等人已经为小皇帝诊过脉,确定他只是受了一点点惊吓,并无别的大碍。

瞧见皎皎,小皇帝嘴巴一瘪,差点哭出来。

看到他脸色至今仍是惨白,皎皎心疼不已,安抚了几句,让小皇帝睡下之后,才召开护送小皇帝回长安的禁卫,问道:“可有查到是什么人暗中行刺?”

禁卫答:“行刺的一共有二十人,十九人都已被当场诛杀。逃掉的一个,属下已经让人去追了。”

皎皎心中生疑,却仍是道:“查出消息之后,先不要声张。”

禁卫虽然不知她为何如此要求,但仍是应下。

而丽水之畔,几乎在小皇帝遇袭的同时,一直以来按兵不动的西南军突然发起攻击。他们绕到了后方,烧掉了临南府运来的粮草,打得向以宇一个措手不及。

但好在向以宇反应奇快,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整兵力,予以剧烈反扑。但西南军似乎只为偷袭而来,等到向以宇反扑之时,西南军已经快速跑向丽水边,往水里一跳,顿时不见踪影。

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