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樱桃 不许将樱桃分给别人。

李慕确实承诺了阴庄华,待樱桃结果尽数归她。

那是去岁阴氏祖宅中,除夕宴上的事。

最开始,是因为阴庄华的暗子探得了裴朝露死讯,他欠她人情以此作酬。彼时他想伊人已逝,万物归虚皆无意义,给她亦无妨。

他只是不想有牵绊。

后来,伊人归来。阴庄华相邀,言若赴宴便抵了那头盘樱桃。他觉得甚好,纵使他一贯不喜宴会,但能换下樱桃,再划算不过。

再后来,她病重在身,他于宴上拂袖离去,落了阴庄华面子,便按其所言由头盘樱桃换成了全部樱桃,得以脱身。

虽说这樱桃本就是为昔年爱人做栽,然生死面前,她自胜过这果子。

却不想,几经回转,在此时此地,阴庄华当着裴朝露的面要他践行诺言。

这一刻,李慕莫名地心虚。

同元宵夜他触摸那段彩绸时一般无二,他根本不敢看裴朝露。

彩绸是爱情的象征,樱桃是年少的信物。

一窗之隔,阴庄华看出他眼底转瞬即逝的飘忽和犹豫,只当他是不舍樱桃,心中一闪而过的想法便是他要供给那亡故的太子妃,遂而面上不由多了两分舒心的笑意。

只是话出口,话头还是转了个弯,笑道,“妾身不是贪心之人。果子何时能摘?妾身尝个鲜便罢。其余的尽数还是由您安排。”

“赠樱桃之诺确是贫僧应下。”李慕持珠颔首,“阴姑娘慷慨,贫僧谢过了。”

阴庄华目光从裴朝露面上划过,拾阶而上,踏入屋内。

“戒尘,能告诉妾身,这些樱桃你欲奉给谁?”阴庄华今日看似洒脱大方,却是步步紧逼。

李慕看了眼裴朝露,没有说话。

阴庄华看得清楚,顿时有些不快。

她以为他方才的犹豫是为了裴氏,然这话一试,有那一眼,便再清楚不过,竟是为了眼下这苏姓女子。

苏氏何德何能,越过那个传闻中的小郡主!

阴庄华不曾见过长安城中的耀眼明珠,如此抱不平,大抵不过是少女心中对情爱的一点幻想和执拗!

她一贯快意爽朗,也难得生气,如今投向裴朝露眸光中却带着一股莫名的敌意。

只是转瞬敛了干净,重新挂了盈盈笑意与裴朝露道,“看来戒尘是要赠予苏娘子的,苏娘子若喜欢,我那第一盘也不要了,且都赠与了你。”

顿了顿又道,“只是妾身闻戒尘和尚有一手培育樱桃的功夫,昔年在长安皇城的齐王府中,曾植出两株月月能结果的树苗。不知苏娘子是否有幸尝过?”

六月的日头愈加毒辣,裴朝露立在阴影中,目光有一刻落在李慕身上。

“看妾身这话问的,委实多余。”阴庄华的笑意愈发明艳,“长安城中流传的佳话,齐王府的樱桃为裴氏女所得,连大内都分不到颗粒。想必苏娘子是不曾尝过这齐王手艺。”

“今日,是妾身之幸,亦是苏娘子之幸!”阴庄华看着对方不甚自然的面容,心中莫名畅快了几分。

她拐着弯告诉她,即便李慕此刻待她好,然前有裴氏女,后有她阴庄华。

樱桃,再也不是谁的唯一。

此间三人,两人都在与裴朝露言语。她却半晌没开口,只是呆呆立在案几旁,还是她方才收好户籍返回的模样,面上还带一点浅淡的笑,只是面色白的厉害。

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觉得胸口闷得难受。她想许是天气之故,盛暑日天气自然燥热了些。

于是,她缓缓扭头,抬眸望了眼窗外。

阳光太过刺眼,她整个人晃了晃。

“阿——表妹!”李慕眼疾手快,一下扶住了她!。

因阴庄华在场,他遂换了这个称呼。

“是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裴朝露摇了摇头,“天气闷热,许是沾了些暑气。”

她回得并无错漏,只是脑海里来来回回都是樱桃的影子,和他唤她表妹的声响。

他唤她表妹,原没什么错,他们原就是姑表至亲。

以往,情浓时,她唤他六郎,郎君;生气时连名带姓喝他“李慕”;揶揄他时,她欠身称他“殿下”;而寻常更多时候,她都是唤他的字“羡之”,或者叫一声“表兄”。

因为他们的开始,就是那一声“六表兄”。

她持着一盏酪樱桃,巧笑盼兮,“六表兄,吃这个。阿昙保证,吃完你就开心了。”

从“六表兄”到“六郎”,用了十年时间。

裴朝露的手抖得厉害,有无尽的怒气喷涌出来。她开始痛恨自己,明明已经用尽力气不要去想过去的事,但那些封存的记忆总是一碰就苏醒。

猛然间,不久前勉强控制心绪压下的血腥气再次冲向喉间。

她的口中弥漫开血腥味,是一点血从肺中激出来。

“静心,勿躁、勿怒。”元宵那日,大夫的话回荡在耳畔,“千万别呕血,散了最后一点元气。”

她面色雪白,心中惶恐,薄薄水雾瞬间蒙上双目。

她还没等到二哥,她还想见他一面。

黄泉路上有阿娘,爹爹,大哥,芙蕖,或许还有云秀……她的父母,孩子,手足,都死了。

仅剩的一个,她希望能在人间遇见。

这样想着,她竟将口中的血咽了回去。

人,便也平静了些。

须臾,对着阴庄华笑了笑,低声道,“妾身不要樱桃。”

她拂开李慕的手,却发现他抓得太紧,半点挣扎不开。他狭长多的凤眸中带着忧惧和无措,是年少偶尔犯错惹她生气的模样。

其实,他那样一个人,从来谨小慎微,沉默避世,鲜少犯错。

最开始,是因不受双亲待见,只成日小心翼翼地避在宫中,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练武学习,想让自己优秀些,能得母亲青睐。然而即便他文治武功早早胜过皇兄不知多少,然而在围场打猎,书房论政,他都是极力掩下锋芒,作出一副庸碌模样。

因为曾有那么一回,他抢着回了个问题,得了太傅的夸赞。结果放课后,苏贵妃来接太子,知晓这事。非但没有半点欢悦之色,更是凉凉瞥过他,最后定在穆婕妤身上,浅笑道,“安分些,莫要拿孩子争宠。”

回头,又冲着他道,“你也一样,别总出风头,给婕妤惹事。”

此后,为护穆婕妤,亦怕再受冷眼,他便彻底沉默下来。好在那些年里身边还有明光抚慰。

有那个小郡主珍惜他一点一滴的好,有她让他一步步变得更好。

故而,他入仕走的每一步,出征打的每一仗,都是反复推演,唯恐有错漏不够好。

便也几乎无差错。

若说犯错,多来是被她挑错,惹她生气。

譬如他在府衙取消了休沐继续上值,不陪她逛街购物;再或者是窝在府邸看顾树苗忘记与她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