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二合一 防备,不敢置信……

见城静枫的目光落在信笺上, 魏定笑道:“想必军师这些天,也没有少被叨扰吧?”

城静枫直接拉了一把椅子,坐在他对面:“那可真是, 大事小事, 都要写到信中告诉我。”

魏定将手上的信笺递过来, 说道:“想必军师也是为此事而来吧。”

城静枫将信纸接过, 看见上面的内容,果然就是关于城池安危的。

原本军政两分家的局面, 从上次秋收的事情过后,已经越来越融洽了。

尤其是云逸,明明云城是距离最远的,但是他却是和凉州城关系最好的。

城静枫第一个看到的, 就是他的字迹。

请求凉州军派兵,帮忙镇守城池,避免难民发难, 攻入城中, 也避免难民出手伤人。

果然是一回生二回熟,上次遇到所谓的流寇的时候有过一次, 现在第二次, 有些轻车熟路的味道了。

不过这人确实还不错,在有困难的时候放得下面子,事后会一直记在心里,自秋收之后, 云逸对她的问候是最多的,之前奇巧阁筹备的时候,帮忙也是最积极的。

城静枫觉得,和这样的人相处起来, 有来有往,是最舒服的状态。

几封信都看完,城静枫觉得这几个知府其实都还不错。

如果都是这样的官员,情况就算有些严重,只要朝廷的赈灾粮一到,应该也能缓和过来才对。

“将军知道南方的情况吗?从夏到秋这一段时间,难民越来越多也就算了,为什么现在难民还在持续增多?”

魏定迟疑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犹豫。

最后还是弯腰,从案桌下方的一个抽屉夹层中,取出了几张纸。

从城静枫的角度看,魏定只是从抽屉中取东西,也不觉得是什么机密。

接过来一看,就觉得有些离奇。

一开始如她所料,是瞒报,后来因为交通原因,所以没有及时响应。这个时候,虽然很艰难,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坚守着。

一个县衙被百姓破开之后,府丞柴枋直接携粮食逃离,直奔京城,因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再加上情况越来越糟糕,还有第一个破开府衙的例子,许多走投无路的百姓效仿,所以越来越多的官吏也都学着携粮逃离。

“这个柴枋,是不是之前你说的那个?”城静枫问道。

魏定见她看完了,将这几张纸收回来,重新放到带锁的抽屉夹层中。

“是的,就是他,他还是当今贵妃的兄长。”

城静枫想起之前的事情,一时间还真不好说,皇帝包庇这个柴枋,到底是因为贵妃的原因,还是怕柴枋把当年的事情抖露出来,亦或者这个柴枋就是他的亲信?

魏定见她眼眸中的思绪,心下不由得回忆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那个时候,可能是因为失去记忆,眼眸真的像是婴儿一般澄澈。

幸好那天选择到那个破庙去躲雨,要不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错过了城姑娘的惊才绝艳,会是他最大的遗憾吧。

在此之前,他从未见过,有女子能这样聪慧,还活得这样肆意潇洒。

城静枫想了一会儿,无意间看到魏定脸上的笑容,思维一下子被打断了。

魏定这个笑容,和平时真的大不一样。

看着好像很开心,但是她总觉得魏定这个笑中好像散发着悲伤。

城静枫问道:“将军,你怎么了?”

魏定反应过来自己情绪流露太多,有点紧张,脑袋转得飞快解释道:“没怎么,可能是身体有些不舒服,你过来也是为了云逸他们的信件吧?”

城静枫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道:“既然他们已经都找你了,你肯定也有自己的成算。”

魏定双手搁在桌上道:“他们想要我直接出兵守城,我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南方大旱,最近本就军心不稳,很多原籍在南方的将士,都很担忧自己的家人。”

城静枫也早就考虑过这一点,这玩意要是碰上了自己的父母,或者是一个族里的亲戚,甚至是碰上了以前的朋友,怎么可能还下得去手。

说不定就临阵倒戈,直接跑到难民堆里去帮忙了。

城静枫道:“上次凉州城大旱,不就是将凉州城参军的士兵放回去了吗?我觉得这次可以效仿,将周围几个城池的人都派出去。”

“虽然他们是分散开的,没有配合过,但是我相信凉州军的战斗力,再加上守护得还是自己的村落和故乡,一定不会让难民有可乘之机的。”

魏定道:“现在这个情况,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不过出去也好,顺便还能省点口粮。”

送走了城静枫之后,魏定眼神凝重,随后将眼底的那一抹鲜艳颜色藏起来,毫不犹豫的传下了军令。

下令的内容却不仅仅是周边地区的兵回乡防守,还精心挑选了数个百户千户,让他们也一起去了。

若是有心人就能发现,被挑选出来的百户千户,有一半是没有受灾地区的,他们作为主将,有发号施令的权利,另一半则是作为副手帮忙协调管理。

而这一半没有实权的副手,原籍大多来自南方,几乎分布于整块干旱区域。

***

云城。

城外的大片土地,几乎变成了难民的天下。

在春夏两季补种的小树苗,现在已经不见了踪影。

大多都在干旱来临之后,枯竭而死,最后被难民们砍伐掉当柴火烧了。

衣衫破旧,身形干瘦的难民,一个挨着一个,一群挨着一群,挤挤攘攘间,还能看见一条很长的队伍,在人群中穿梭,蔓延向远处。

队伍的尽头,是一个施粥点,旁边有一个巨大的官旗,上面写有黑色的云字。

在这个摊位的旁边,现在还有好几个空着的摊位,从上面留下的痕迹来看,明显也能看出,以前也是施粥的棚子。

在后面排队的人,看着城门口的情况,忍不住讨论了起来。

“现在人越来越多,施粥的点却越来越少,以后的日子,可要怎么办才好?”

听到这人的叹息声,不少人也面露担忧:“不仅仅是施粥的点变少了,外面那条河水,现在也算是干涸了,就剩下点稀泥巴,要取水比以前麻烦多了。”

这个话一出,周围所有人面色都有些变了。

在队伍后方,有人试探的问道:“要是往前走,会不会好一点。”

一个声音有些虚弱的少年嗓音沙哑道:“谁也不知道前面的城池是什么样的,要是辛苦走过去,那边没有人施粥,也进不了城怎么办。”

见自己隐藏的小心思,被这样一个少年说了出来,大家都不做声了。

看着四周的情况,心里又开始忧心起来。

大多数人都在认真的考虑未来的出路,心里头担忧,前路在何方。

但是在阴暗的角落中,有一群人像是阴沟里的老鼠一样,正用怨毒的目光,盯着别人家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