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第2/3页)

余乐压了压自己滚烫起来的血液,拿起滑雪板说:“走了。”

进场,准备比赛。

裁判们放松下来,或者在交谈,或者在本子上写着什么,任由余乐他们进场做准备。

余乐在三号道。

黄金二号道的左边,和白一鸣一个位置。

叶玺在他更左边。

他们两个人虽然在一组,但这个排位没有白一鸣和李明宇的合理,余乐不是一个攻击性强的运动员,出发还是明显的弱点,这个排位一站就能够看出来,初期他们恐怕很难对那位R国选手形成压制。

这位R国的老将显然也很警惕两名华国选手的联手,所以准备的过程,时不时的就往余乐和叶玺脸上扫。

以余乐的名气,对方不可能不认识他,但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说话,甚至敌意十足。

叶玺像是被看烦了似的,突然转头直勾勾的盯着这个R国老将,直把人看的视线飘忽,继而将目光移开再不看他们,这才满意的将头转了回来。

最右边儿的是新坡的选手,实力相当一般,能够进入半决赛,有很大的侥幸程度。

所以满脸都是此生足矣的满足,眼神懵懂单纯,看不懂,也不想看懂这一场的暗潮汹涌,反而像个迷弟似的,在目光终于和余乐撞上,激动的挥手,脸上笑容纯粹。

余乐不会小看任何选手,就算是王云龙也在训练赛上赢过他,但也不用太过警惕,这虽然是对抗类的比赛,归根究底还是对个人技巧的极致展示。

先做好自己,再考虑配合和战术,不该本末倒置。

山脚下传来欢呼声,小白这一组的比赛结束了。

谁赢了?

小白和李明宇配合好了吗?

中途有没有什么波折?

山上没有电视,也不会有广播,最终的结果还得去了山下才能知道。

余乐压下心里好奇,将滑雪杖分开放在手肘上,贴在腰上,做出一个标准的持仗姿势,开始下蹲起身,反复活动腰胯腿部。

争分夺秒的最后热身。

对讲机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身后交谈的裁判们也分开了。

气氛瞬间严肃,比赛的压力开始出现。

余乐停下活动,确认装备无误,将双手放在了握力器上,等待。

对讲机的声音响起,余乐最后看了叶玺一眼,腰缓缓地压下去。

“准备——”

裁判并没有让选手等待太久,得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就喊响了口号。

余乐的肌肉蓄力,身体后倒,将后背拉直,抬起了头,看向前方。

悠长的雪白长坡,被蓝色的线画出丝带翻卷似的形状,橙色的旗帜点缀在丝带两侧,犹如华丽的装饰,耀眼的阳光挥洒下让人熏熏的暖意。

无风。

这样的天很适合比赛。

滑雪镜后面的双眼在下一秒,骤然眸光凝练,就像是被针扎着一样,注意力在瞬息间汇聚至极致小的点上。

裁判发出口令:“出——发——!”

时间似乎被拉长了,挡板落下去的时候,余乐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他的手臂用力,往前窜。

整个人就落了下去,犹如垂直掉下一个深坑。

然而深坑是有弧度的。

自身落下的力量,加上滑雪板与雪面几乎为零的摩擦力,余乐的身体小小的一悠,便轻松地漾上了第一个波峰。

以波峰为基准线,就可以一眼分辨彼此的差距。

余乐并不是第一个,他在出发的时候,确实很难拿下优势。

但优秀的赛场经验和相对平和的状态,却让他即便臂力不佳,也没有明显落后。

余乐、叶玺和那位R国的老将,他们三个人几乎位于一条线上,很轻松的就将新坡国的选手拉开了距离。

余乐的双腿往下一沉,滑雪杖刺入雪中,往前一拨。

速度再一次加大,一头栽进波浪里。

起伏,控制,加速。

就像一台精细控制的仪器,每一个动作都落在最正确的位置,哪怕是挥动雪杖的力度,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绝不冒进,稳定加速。

不过三个波峰过去,余乐和这位R国的选手就再度突出一截,并排冲到了最前面。

叶玺落后了。

叶玺在波浪部分的能力并不差,但和高手较量,又始终差了一线。

短短一截,大概就是20毫秒的差距,却也落后一个板位,等冲出去的时候,R国的那个小将也稍微追上他了一点。

换句话说,这同场的四个人,他技巧相对最差。

但也不是说叶玺就输定了。

从波浪出来,面临几个连续的弯道,叶玺练了那么多年的高山滑雪,回转方面的基本功,就像余乐的空中技巧,这是他最强的地方。

连续两个几个回转,虽然没有拉近距离,但也没有落后,还成功掐进了R国和新坡选手的中间,排在第三位。

这样跟滑速度会有点受限,但好处是不用迎面应对风阻,抓住机会能够实现反超。

叶玺暂时安分下来,伺机行动。

而余乐这边儿,则已经和R国老将拼了几轮。

波浪路段的旗鼓相当,直线滑行也几乎没有差距。

余乐在国内白山的赛场抓住感觉,之后训练和比赛就有意往那边突破,虽说可能还不算最顶尖的滑行技术,但在这个场合,对付这些在国际上排名在20多名外的R国选手,已经算是够了。

至少不会因为某个明显的弱点,被人轻易甩开。

余乐和R国老将并肩滑了好一会儿,在进入弯道前,速度就冲上了50。

弯道谁都抢不到好路线,就只能继续在三米宽的道上,继续并肩滑。

但到底余乐不是黄金赛道出来,在路线上稍微有点吃亏。

几个连续的小回转再出来,余乐就落后了R国老将半个雪板的身位。

余乐也不急,目光落在前面的小跳台,身体往下一压,“嗖”的一下,像穿云箭几乎贴着地面飞出去,落地的时候,这点儿距离又追平了。

小跳台有两个,第一个小的忽略不计,就像个稍微大点的波浪,第二个跳台就高了,一米高,还有明显的起跳区和落地区。

余乐压下身体,如法复制,又是一箭射出去,落地的时候,成功实现反超。

余乐的跳台太好了!

按理来说,他练坡面障碍技巧,那都是往高了抛的,技术方面和障碍追逐完全相反,正常人谁能这么快调整过来。

然而余乐却从来没有在跳台部分混淆过发力方式,跳水的十米台,雪山之巅的大跳台,穿花翻腾后的三周台,还有这急速驰骋的小跳台。

只要和跳台有关系,他就强的能站在世界的顶端,改个外号叫台神,也是有人买账的。

余乐连续两次跳台,从落后实现反超,落地的下一秒,R国的老将都忍不住分神往余乐这边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