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4/4页)

看起来真是不难的动作,正常人往地上一蹲,双手随随便便摸出半米外,可在比赛里,不是顶尖的高手,谁敢做。

余乐也算是通过另外的技巧,将分数努力地找补了回来。

落地也算顺利,再往下滑的时候,速度找回多少不清楚,但余乐知道自己应该是可以试一下了。

1440。

必须来一个。

哪怕是再度摔倒,也不能犹豫。

这个时候去计较得失,考虑什么全程分的问题,那是尚有余力的高手的权利,余乐一无所有,身上还穿着33号的背心,他还怕什么!?

百米的距离,转瞬便到,速度在这期间不断地加快,余乐在这个过程里张开嘴大口地吸入一口空气。

空气很冷,让他脑子清醒的时候,左腹部的位置也生出针扎了般的疼痛。

这不是岔气,是肠痉挛,全身的力气在这一刻都汇聚在丹田的位置,肌肉压迫在身体的器官上,挤压出一阵隐隐的疼痛。

余乐选择无视,也必须只能无视,甚至都没感觉到自己这一刻的身体异状。

想拿高分,他就必须在第二个跳台拿出高水平的技巧,预赛的时候,这个跳台的1260帮他拿到了迄今为止最高的分数。

已经是他超水平的发挥了,却还是只让他排名第七。

在他前面的选手又有多厉害?

想要拿下更高的排名,他除了冲击更高的周数,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1440。

一个就连训练的时候,都很少能够完成的周数。

余乐却要在比赛中,第二次去冲击,第二次去挑战。

当身体冲上高空,余乐甚至能够听见自己在助跳瞬间,从灵魂深处发出大吼,依稀掉落出一些斑驳的蒙尘的物体,露出一些金色的光,照亮他的灵魂世界。

抱膝。

翻腾。

他不擅长偏轴,而偏轴是滑雪比赛里最常出现的动作。

因为这个动作其实依稀存在一点偷周的好处,而且倾斜的身体让落地也变得简单一点。

同时比起转体类的空中技巧,翻腾永远是最不受待见的那一个空中技巧。

旋转半径太大了,同样在空中旋转的时间,翻腾只能做两个就面临落地,但转体和偏轴却能够完成三个。

这些都是自由式滑雪里约定俗成的规矩。

只可惜对余乐却不是那么适用。

不仅仅是他曾经练过跳水那么简单,当然也不是谁都有世界第三的跳水排名,以及在十米台上具有完成三周屈体翻腾加一周转体入水,压下零水花的水平。

但余乐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在翻腾上苦练了十二年的爆发力,这也成为了余乐敢于在自由式滑雪的赛场上,做出三周翻腾的主要原因。

滑雪,上跳台,没有更多的时间在脑袋里快速地过动作,于是所有的空中部分只能是本能,是基础,纵观整个世界自由式滑雪的比赛选手,没有一个人如余乐这样,在空中以如此快的速度进行翻腾。

一周,两周,三周。

电闪雷鸣,转瞬间,三周转便轻易完成,而他此刻竟然不过刚刚从抛物线的最顶端往下落。

换句话说,余乐的翻腾几乎是在他整个上升期间完成,如同用翻腾的技巧向上攀爬,待得到了顶峰,便全部结束。

太快了!

当余乐再一次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无论是裁判也好,还是解说,亦或者是关注余乐的观众,都必须承认,余乐有着其强烈而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技巧,是这个坡面障碍技巧赛道上的特殊存在,如同“泥石流”一般,在改变这个赛场的规则和秩序。

“一、二、三,翻腾!!”米国的解说员在耳机里大喊着,时间太快了,他无法说出更多的话,但高亢的声音还是代表了他的兴奋。

余乐在给每一个人惊喜,给解说员,以及此刻与母亲说完话,正走进自己房间的亚瑟·德兰。

少年的眼睛睁的很大,蓝色的眼眸里倒映出电脑屏幕里的人影,他的嘴巴微微张开,露出缺了左侧大门牙的一排上牙齿,惊艳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然后,在亚瑟·德兰的注视中,余乐在足有十米高的距离上,从容完成转体一周和等待落地。

如果成功,这是一个拥有创新动作的1440°,分数一定会很高。

而亚瑟·德兰并不觉得他会失败。

很难形容这一刻的感觉,就像是流水蜿蜒流淌,树上的花瓣飘零而落,那是一种从容优雅的意境,余乐完成的太轻松了,所以当他开始落地的时候,只会给人那行云流水般,注定会成功的感觉。

然后下一秒,亚瑟·德兰的预感果然实现。

准备的时间太充分,哪怕是这样难度的技巧动作,赛道上的人依旧从容落地。

落地时的震动让他的身体弯曲下蹲了一瞬,继而便重新站直,朝下滑去。

完成了!

真的完成了!!

亚瑟·德兰的嘴巴张的更大,掉落的一颗牙齿中间,推挤盈满出的一截舌头,然后猛地回神,“滋溜”一声,将流到嘴角的口水又吸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