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3页)

滑雪的时间长了,余乐就像每一个滑雪者一样,越来越会借着跳台玩些小技巧,让自己能够借助跳台积蓄更多的力量,以保证空中部分的难度。

但这个宽度不过1.5米的跳台,显然就是为了限制他们这些小技巧而存在。

裁判想要看见选手更“硬”的东西。

真正的空中能力。

空中技巧能力?

也算是余乐的一些优势吧。

跳水运动员最擅长什么来着?

翻腾啊!

从十米台一跃而下那2.04秒的时间里,余乐最棒的时候可以完成半屈体的四周向前翻腾,并且拿出0.8秒的时间做好入水前的准备。

余乐此刻浑身的力量都爆发出来,他将身体紧紧蜷着,双手扣在滑雪板的外侧,向前翻腾一周,随后身体再一拧动,正面朝前,完成转向动作。

随后身体打开,等待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三个月的训练里,余乐已经成功将单双手的【安全摸板】融入到习惯性动作里,再也不需要拆解来做,更不用在比赛这么紧张的情况下,还要分出一部分的大脑去思考自己的脚在什么位置,手究竟有没有抓到雪板。

练的多了,自然也就成为了肌肉记忆,现在每次跳起的时候,余乐再也不会去想着将手往头上举。

落地。

稳。

向前翻腾360°+左侧转体360°。

并不是十分符合这个三周六米台存在的初衷,但考虑到这是第一个跳台,速度还不够的情况下,两周也是绝大部分选手的选择。

不过余乐这个空中技巧是有一个很有趣的新花样。

倒滑起跳,向前翻腾。

在洲际赛里,几乎大部分选手在跳台上,都会做向后翻腾的动作,因为别看是向后翻腾存在视野不佳的情况,但是它的稳定性更强,落地会变得更加容易。

导致在那个级别的比赛里,向前翻腾是看不见的。

就算到了S级的赛场里,很多选手也更喜欢向后翻腾,哪怕做更多的周数,也不想做向前翻腾。

在今天已经结束的第一轮预赛里,66名选手,尝试完成向前翻腾技巧的不足5人。

相信这里几乎所有人都会向前翻腾的技巧,只是为了比赛,他们都不愿意做更冒险的尝试,保证足够高有效分确保进入决赛,才是聪明人该做的。

所以,余乐是今天第五个完成向前翻腾一周技巧的选手。

而且是一个反向的向前翻腾。

就凭借这一份小特殊,就可以让他拿到更高一点的分数。

余乐第一轮在第二个跳台出现了失误,导致他只拿到了一个29的无效分。

第二轮的预赛他应该再稳妥点,所以他选择了这个动作。

是的,对于余乐而言,向前翻腾还挺简单的。

跳水真的帮他打下了一个很坚实的基础,他的翻腾稳定性非常强。

想一想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候那压到了极致的水花吧,如果不是轴心的绝对稳定,余乐有什么资格成为十米跳水的老三。

第一个跳台转眼间在身后远去,余乐依靠一个正轴的转体动作,让自己做到了正面落地。

此刻在他眼前,就是这个赛道的第二个跳台。

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跳台。

宽度三米。

高度六米。

在速度充足的情况下,飞起来后与地面的垂直落差可以达到12~13米左右,空中时间约有3秒。

大赛组似乎在跳台方面并不太想搞太多的花样,就是那么一个普普通通空中技巧的跳台立在赛道中间,任由选手自由发挥。

余乐对这个跳台也没什么想法。

上一把他倒是想着自己前半截滑的不错,速度和状态都那么好,不如乘胜追击,拿出一个难度至少1260,也就是三周半的技巧动作,试试看自己有没有冲击决赛的实力。

然后他就摔倒了。

只有29分啊!

前面白瞎那么大的力气了!

毕竟是余乐的第一次S级赛场,摔倒一次,锐气就被削掉了一截。

这一次他必须降低要求,只要完成一个1080就好。

跳台的小分低一点没关系,要保全程分啊!

余乐还惦记着他在“欧洲杯”拿到的那个36分的全程分,如果能够完成一个丝滑般流畅的比赛,哪怕31、2分也好,都大大地增加了自己进入决赛的可能。

所以一个向后翻腾360+左侧的720°转体在转瞬间完成。

在这个赛场上,非常普通的一个技术动作,唯一的一个加分项就是余乐在完成翻腾动作后,做左侧转体的时候,他的左手抓在了同侧板的内侧,一个单手的【日本抓板】。

但落地并不是十分的干净,雪板接触到地面的瞬间,他的身体往下蹲了一下,虽说身体没有任何地方触碰到雪面,但过深的蹲位,还是会让裁判减少一点点这个跳台的小分。

就是不知道全程分会有多少影响。

余乐能够接受少上1分,他对全程分的心理预期也降到了30、1分。

算了,30分就很好。

毕竟是S级的赛场,裁判打分会变得更加严谨,而且同期对比下来,以目前余乐的实力,也不算特别突出的那一个。

不再去想。

前方还剩下最后一个跳台。

同样的,宽3米高6米的跳台,连印钞机跳台都不设计一个,大大减少了比赛的观赏性好不好。

这不是余乐的吐槽。

是来自于广大选手的集体吐槽。

街区设计的有多么多的亮点,跳台就有多么的简单无聊。

大赛组就这么设计了,又能怎么办。

小心应对,做好自己就行了呗。

余乐在第一轮没能完成这个跳台,就提前结束了比赛。

这是他在比赛中第一次挑战这个跳台。

既然在上一个跳台就选择了优先保证全程分,余乐在这个跳台也就不打算冲击更高的积分。

他想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比赛,至少让他的第一次S级比赛,拿到一个有效分。

所以别的不说,就来一个他比较擅长的吧。

从跳台飞出去,余乐向前翻腾。

同时,他的双手抓在了雪鞋前三厘米左右的位置。

对!

这就不是安全抓板了!

看起来是【卡车司机】抓板。

实际上余乐抓的却是靠近板头的位置。

加分点!!

同时余乐,向前翻腾足足两周,然后身体展开,左侧转体一周。

落地!!

1080°,抓板头,完成!!

这一次的落地那叫一个稳!

身体只是一个微微的屈膝,就平稳立在雪坡上,迅如闪电般的朝前滑去。

随后又在抵达平地同时,在地上画出一个弧形,横在雪道上,停了下来。

比赛完成。

余乐摘下滑雪镜,摘下手套,又脱下滑雪板,当他将滑雪板抱在怀里再度站起来的时候,脸上浮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