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惺惺相惜”(第2/3页)

他大概同样不记得。

“奾奾,想什么呢?”陈芷安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宋奾回过神,用笑意掩盖住莫名升起来的情绪,“没事,怎么了?”

“周先生问我们要不要在书院膳房用饭呢。”

宋奾朝周则玺看去,微笑颔首,“好不容易来一趟,自然是要去的。”

膳房很大,大概可同时容纳一百多人用饭。

三人一进去就有目光聚集过来,宋奾与陈芷安十分淡然,倒是周则玺微微红了脸。

周则玺给俩人选了位置,“宋姑娘陈姑娘,你们稍坐,我去打饭菜。”

“谢谢周先生。”陈芷安应。

等人一走,陈芷安话匣子就打开了,“奾奾,我觉得这人不错。”

宋奾问:“哪里不错?”

“有才华、有容貌、老实......”陈芷安一一数着他的优点,“重点是眼里只有你,看着你会脸红。”

她不说宋奾也能察觉出来,这一回的周则玺比上回在梨花林大胆许多,看向她的目光里多了些东西。

“可是芷安,我们才见第二面。”宋奾冷静道。

“这古人还说什么‘一见倾心’呢,若是喜欢,见两面也就够了。”

宋奾不说话了,握着手里的茶杯却没有要喝茶的意思。

周则玺很快回来,手里拿了几个菜,放下后又匆忙去打饭。

跑了两趟才坐下来,宋奾道:“麻烦周先生了。”

“不麻烦,快尝尝看,我们这的厨子以前是外面酒楼的,做的饭菜味道都还不错。”

宋奾吃了几口,“确实不错。”

有好事的学生过来打招呼,十一二岁模样,“周先生。”

几双眼睛直往宋奾与陈芷安身上瞟。

周则玺微红的脸佯装严肃,将人赶走,“用完饭就去温习功课。”

学生嘻嘻哈哈跑开。

他朝俩人解释,“都是孩子,皮得很,宋姑娘、陈姑娘莫要见怪。”

陈芷安开起玩笑,“这会儿看出周先生是个先生了。”

“啊?”周则玺略微不解,陈芷安未解释。

宋奾看着跑开的学生,想起一事,遂问道:“此前曾听先生说过,从外地来应试的书生能在书院中借居?”

“正是,院长辟了两处院子出来,供明年春试的学子潜心备考。”

宋奾点了点头,琢磨着尤起跃到时不若到书院来,这儿环境氛围都比待着家中要好,能让他安心待考。

“可还有位置?”

周则玺犹豫起来,须臾后问:“宋姑娘家中有人要参加明年春试?”

“还不知什么情况,若是没有位置那便算了。”

“现在陆陆续续还有人进来,不过宋姑娘若是需要可提前与我说,我留个位置出来。”

“好,那就先谢过先生。”

“宋姑娘不必客气,能帮到你是我的荣幸。”周则玺说完这句,心里想了想,还是将疑惑问出,“不知宋姑娘家中是何人要应试?”

据他所知,肃清侯府除了宋瑜并无男丁,宋瑜的身份自然不需要再参加春试,而如今宋奾母女俩离了宋家,哪还有什么亲戚?莫不是什么邻居?

宋奾没多想,“是我扬州舅舅家的表哥,他应当会到盛京来。”

周则玺显而易见地惊讶了:“宋姑娘在扬州还有舅舅?”

宋奾停顿片刻,“不错。”

过了好一会儿,周则玺才道:“原是如此,那届时宋姑娘直接来寻我就是。”

宋奾有些不愿了,不过既已开了这个口,也就没多说什么。

用过饭,周则玺还想请俩人观摩午后的教学,宋奾以绣坊有事为由拒了。

路上陈芷安问:“怎么就走了,我还挺想看看人家是怎么教书的呢,这辈子都没进过学堂。”

“东安街的绣坊才刚开,事情多着呢。”

陈芷安信了,高兴说:“你这绣坊我还没去过,我同你一道去。”

“嗯。”宋奾想起沈如,也没瞒着她,“沈如来找过我。”

陈芷安瞬间张大嘴巴,“什么?”

宋奾简单说了一遍事情经过。

“我说呢,怎么这两日吃饭她那般开心,原来是这样啊。”

宋奾不由笑,“俩人如今怎么样?”

“好着呢。”陈芷安睨她,“你这还管起别人来了,多为你自己考虑考虑吧。”

宋奾笑容瞬间消散。

--

萧珩壹走进芳华巷时是惊讶的,待进到那间小院子,震惊之意更甚。

他忍不住问白泽,“卫大人还住在这?”

白泽点头,“是。”

萧珩壹沉默下来,往事浮现脑海。

原来才不过大半年啊,怎么的就像过了大半生。

他在院子里站了一会,稳定心神后才往书房走去。

书案前没人,萧珩壹探头找了找才寻到坐在窗前的卫凌。

萧珩壹又是一惊,他知道卫凌受了伤不能站立,可如今亲眼见到仍是不免感叹。

直到现在,萧珩壹仍旧理不清他对于卫凌的心绪。

那是他少时仰慕的人,他曾经研究过许多他的策论、有关于他的消息他一定不会错过,他总想着和他比一比,一较高下。

后来知晓卫凌与宋奾的关系,他开始恼恨起这个人,恨他的无情无义与辜负,让宋奾平白受那么多苦。

可偏偏是这样一个人,是他的伯乐,他给了自己机会,并且许多时候都是卫凌在护着他。

若是没有卫凌,哪有如今的萧珩壹?

到现在,命运弄人,他娶了妻,不得不逼着自己放下宋奾。

卫凌呢?

萧珩壹立在原地,看着他稍显落寞的背影,不由想,如若当初追去扬州的是自己,那他和宋奾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可惜没有如果。

他变了,卫凌却一点没变。

卫凌应是察觉到人,转过身,一声“你来了”打断他思绪。

萧珩壹回神,拱手道:“卫大人。”

卫凌自己转动轮子,表情平淡道:“坐吧。”

“可知我今日找你来是何事?”

“卫大人请说。”

卫凌先问,“宋瑜一案是你在经手?”

“是。”

“查出什么来了。”大理寺查了什么卫凌早知道了,不过他仍是问道。

萧珩壹如实答:“应是和太子有关,不过某日起线索全部中断,案件只能暂时悬着。”

“嗯,有没有什么方向?”

“我与宋大哥商议过,他愿意配合我们查出真相,伺机而动。”

卫凌掀了掀眼皮子,似诧然又似漫不经心,“把人放出来。”

“啊?”

“东夏律法,若一月未定罪,不可再拘。宋瑜在里面待久了,许会有危险。”

萧珩壹顿时明白过来,恭敬道:“是。”

卫凌又丢给他个折子,是早上那封,“这个案子我派人去西南查了,盛京这边交给你,不要用大理寺的人手,用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