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2页)

“不必担心无援。先帝也知祁王不好对付,大道不孤,除了兰荣,先帝也为陛下留了别的人,他们皆为陛下忠臣,根基深厚,从前为免遭受排挤,隐忍不发而已,到时都会站出来。另外,陛下一定要争取贤王支持。往后非但不能有半分慢待,反而要比从前愈发抬举。他是个明白人。陛下为大魏的正统一脉,只要陛下以礼相待,他没有理由不跟从。”

“陛下须得暂时隐忍,与他虚与委蛇,徐徐图之。待时机到了,出其不意,再有遗诏加持,要杀要剐,全在陛下!”

寝殿内的烛火渐渐黯淡,李太妃凝视着少帝那一张已然扭曲的脸。

“陛下,老身知事情来得突然,但请陛下想想,亲父和叔父,谁会真心为你长远考虑?”

束戬双眼通红,慢慢扭过脸去,目光最后定在了那口匣上,一动不动。

李太妃循着他的目光望去。

“陛下,你是皇帝,万不可有妇人之仁。防患未然,祁王定要除掉。除他之后,外戚也不可放任。扶持那些人的目的,就是要为你所用,助你收权。最后,必然是要陛下独掌大权,以续正统。”

“此为先帝留给陛下的最后一言,陛下谨记,勿辜负先帝对陛下的殷殷之盼。”

李太妃将遗诏郑重托起,转到了束戬的手上,出来,行在乌沉沉的深夜的皇宫当中。

明帝死后,她便终日蜷在自己自己那座渐渐散发出腐朽味道的的深宫里,毫不起眼。每回只在需要她的时候,才会被人想起。她是代表着皇家孝道的象征,活着的傀儡,如此而已。

但是今夜,她却完全不一样了。她仿佛被一只被雷声唤醒的原本埋在地下的蛰虫,复苏醒来。回到敦懿宫,她一个人来到那供着武帝牌位的后殿,在牌位的对面,立了良久,忽然,发出一道犹如夜枭般的磔磔怪笑之声。

这一刻,她只觉这一生当中深深埋藏的所有的不甘和怨恨,尽都得到宣泄,畅快无比,她抬起手,手指戳着那面映现在昏暗香烛光中的神位,咬牙切齿:“陛下,枉你九五之尊,自负英雄,等你死了,身后之事,你又能奈何?我辛辛苦苦熬了一辈子,换回来什么?那个女人,她凭什么夺了我的一切?你不是最宠爱她吗,睁大你的眼,好好瞧个清楚!她的儿子很快就要倒霉了!你的另一个儿子,他为我复仇了!你没想到会有如此一日吧?可惜啊,你已经死了,不过没关系,她仍活着!让她替你好好受着吧!”

李太妃的嘶哑声音回荡在这间阴暗的后殿里,久久不绝。

夜尽,天和三年的元旦,如期而至。

这是少帝束戬登基的第四个年头。去年一年,在肃清高王成王等一众獠逆之后,朝堂里发生的许多的事。摄政王迎娶姜家女将、南巡、少帝离奇病隐长达数月之久,又发生八部之战,最后还来了个星变地动。

臧否得失,总之,全部过去,最后可谓一切向好。

今日五更未至,包括外邦王臣在内的全部参与大朝会的人员已从长安的四面八方悉数聚拢,齐集皇宫,人数多达三千之众。当中除了京官,还有不少来自外地的地方大员。阔大的宣政殿也容纳不下,份位低些的官员只能列队,排在殿外的广场之上。更不用说,等大朝会结束后,接下来还有元旦酒宴、百戏、郊祭等等流程。等全部告终,至少也要三天之后了。

皇帝还没现身。摄政王也未到场。但殿外已是人头济济,人人穿着崭新袍服,面带笑容,相互作揖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