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4章 程静雯:谁当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2/3页)

“哪里!父皇只是被国事给耽误了,没有什么时间练习,哪怕是如此,父皇您仍然是长安城少见的书画精通的大家呢。”

要是一般臣子这么夸奖,李世民听了也就听了。

但是自己儿子这么夸奖,还是一个书画造诣很深的儿子这么夸奖,李世民就很受用了。

“这段时间,你都在忙什么?”

“孩儿前阵子去昭陵陪母后了,这几天在王府之中潜心专研《史记》,想要从中琢磨出历朝历代王朝强盛和衰落的缘由。”

“哦?那你琢磨出了什么出来了?”

李泰这话,果然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力。

“王朝强盛的时候,都有一个睿智的帝王,百官齐心,吏治清廉,最关键是国中有能征善战的将士,百姓有稳定的生活;而衰落的时候,往往却是从百姓活不下去开始。父皇您的‘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最能说明这一个观点。如果帝王爱惜百姓,国家就会变得强盛,相反,就会开始衰落。”

李泰照着李世民的条件,一个劲的往里面套。

只要逻辑不是太歪,这些话李世民肯定很乐意听。

“要治理一个国家,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著的《史记》‘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觉得这本书没有自己写的《汉书》好,更是指责司马迁的思想观点和儒家圣人及儒家经书中不太一样。

但是,在朕看来,这其实是司马迁表现高明的地方。大汉独尊儒术,虽然对维持统治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儒学的影响力太大了,最终还是会影响皇权,并且影响国家的发展。

大唐立国以来,不管是你祖父还是朕,都没有可以的禁止道家或者佛家在大唐的发展,甚至还给与了一定的支持。除此之外,明法科、明算科、明医科更是朝廷科举的科目,虽然不能做到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但是也避免了一家独大。

作为一个帝王,一定要懂得平衡之术,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内容,这样才能让一个国家保持稳定,让这个国家不至于脱离控制。”

李泰算是李世民目前最为中意的太子人选,现在既然谈到了治国的话题,李世民自然就言传身教的多说了几句。

而这些话,却是让李泰激动不已。

当然,他激动的不是李世民的这话引起了他的多少共鸣,有多么有道理;而是李世民跟他说这些话,言外之意就是将会把大唐交给他治理啊。

“父皇说的极为在理,孩儿回去之后一定多加琢磨。”

“朕从十几岁开始征战天下,大部分时间都是非常忙碌的。你们兄弟姐妹那么多人,朕也没有时间一一教导,但是不管是谁,在朕心中,都是希望你们能够成为皇家的榜样,健康平安的过一辈子,为我大唐贡献一份力量。可是……”

李世民忍不住叹了口气,显然是响起了李承乾和李祐的事情。

“不管是大哥还是其他兄弟,孩儿都是非常尊敬和爱护的,哪怕是大哥如今去澳洲了,我也时常想念他。”

“如果你母后还在世,看到现在这幅场景,肯定会非常的伤心。不管是高明还是你,亦或是雉奴,都是观音牌最疼爱的孩子啊。”

“孩儿也每天晚上都能梦到母后的音容笑貌。父皇,如果将来您把大唐交到我的手中,那么等我百年以后,一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然后把皇位传给九弟雉奴,不让母后担心的。”

只要对自己拿下太子之位有利,李泰是什么话都敢说。

偏偏此时此刻的李世民,头脑居然没有往日的清明,听了李泰这话,不仅不觉得奇怪,反而心中甚是欣慰。

“好!那这个太子之位,就交给你了,过几天朕就亲自下召,册封你为太子!”

李世民头脑一热,直接将太子之位许诺给了李泰。

“父皇,您放心,史书一定会证明您今天的这个决定是多么的睿智。孩儿一定不会辜负父皇的期待,善待兄弟,善待百姓,让我们大唐变得更加强大!”

折腾了好一段时间,总算是见到了胜利的曙光,李泰肉墩墩的脸上,露出了多日不见的笑容。

……

楚王府中,李治急匆匆的找到了李宽。

“二哥,我有重要的事情找你!”

“什么事?”

李宽有点奇怪的看着李治,不明天他火急火燎的赶过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要不……要不我们去你书房说?”

李治环视了一下四周,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这个时候,李宽也察觉出来,李治要说的事情估计不简单,所以倒也没有再多问,直接带着他来到了自己书房。

除了程静雯、武媚娘和打扫卫生的晴儿,李宽的书房里头是不允许其他人随便进入的,自然不用担心隔墙有耳的问题。

“说吧,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这么多年来,我还没有见过你这么慌乱的样子。”

“二哥,父皇要立四哥为太子了!”

李治也没有什么心情绕圈子,直接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嗯?”

“父皇要立四哥为太子了!”

“我怎么不知道?册封太子的诏书已经发布了吗?”

被李治这么一说,李宽也有点糊涂了。

最终的胜利者,不应该是李治吗?

怎么现在李治跑过来跟自己说李泰要被立为太子了?

难道是因为自己这只蝴蝶的影响,搞得连大唐的太子都换人了?

“没有!这是兕子在宣政殿中偷偷听到的,她立马就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了!”

兕子是宫中唯一敢不经过允许就随便出入宣政殿,并且还敢偷听李世民跟大臣议事的人。

很显然,这一次她也是意外的听到了李世民跟李泰的谈话。

因为兕子跟李治的关系最好,跟李承乾也好,李泰也好,关系其实非常冷淡,所以她自然是支持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的。

皇子皇女,政治觉悟都比一般人要高。

也就难怪她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治,而李治也是第一时间就来到了楚王府。

可以看出来,潜意识中,李治把李宽当做了自己最信任的人。

哪怕是最近已经明确表示支持自己的长孙无忌,李治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要去找他商量。

“兕子都跟你说了什么了?你一字不漏的都给我复述一遍!”

李宽有点不确定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也很谨慎的让李治再把情况说明了一遍。

不过,当天听到李泰向李世民承诺百年后会杀掉自己的儿子,把皇位给到李治的时候,心中的担忧就彻底放下了。

其他的事情他可能不一定很清楚,但是李泰的这个为了把皇位传给弟弟而杀儿子的典故,他还是听说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