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广播员(第2/3页)

宋禾点点头,笑笑说:“您怎么叫都行。”

江包树长长吐出气:“我还是得叫你老师,你称得上这声老师。”

宋禾一怔,赶紧谦虚道:“您过誉了。”

江包树慢慢走到幼儿园门口,看着一个个被家长接走的孩子,转头认真道:“我活了这么多年,什么好事坏事烂事我都经历过,见的人多了,还真就练出一副利眼出来。人呢,都得以心换心,你们幼儿园对我咋样,我能感觉出来。以后你们幼儿园还有啥事,尽管叫我。”

宋禾:“那……”

“哎,等等,我还没说完。”江包树立刻打断她的话:“你可别小瞧我,觉得我没用。”

宋禾飞快插嘴:“我没有!”

他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我好歹活了五十年,在庙里听了一肚子的故事,糊弄你这些小孩子还是轻轻松松的。”

江包树觉得这个小禾老师是同道中人,他糊弄人,她也爱糊弄人,还把《西游记》给拉出来骗这些小娃娃。

刚刚拿到大纲时他差点没被吓到。

宋禾心中叹声气,《西游记》也就只有这两年能讲啦,以后那些娃娃想听都听不到了。

她点头答应下来,诚恳道:“谢谢江爷爷,以后我有事儿一定再来找你。”

觉得被尊重的江包树十分高兴,乐呵呵的离开,快走远时转头又道:“请我帮忙可不是免费的,得按上次那个规格来!”

说完,不等宋禾反应,立刻挥挥手溜走。

宋禾站在门口一脸无奈,摇两下头后轻轻松松回家去。

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可不得轻松吗!

家中,被好几个老师连番吹过彩虹屁的大娃,已经紧紧被架在了烹饪这个火架上。

宋禾争取让他坚持21天,因为有个说法是21天养成一个习惯。

想到以后下班就能吃饭的生活,宋禾就不禁美滋滋。

如果能把洗衣服这个重担也扔出去就最好啦,以后自己洗自己的,再不用她操心。

看来小孩长大后带给她的不是只有“不好忽悠”,更有无尽的轻松啊。

“今天吃啥菜呢大娃厨师?”宋禾洗手上桌,随即眼睛一亮:“哇,居然是豆腐,哪儿来的豆腐!”

大娃满脸都是要夸夸的表情:“我同桌小胖他家会做豆腐,我就偷偷去他家买了豆腐!”

宋禾:“哇,咱们大娃棒棒的!不过,这个小胖是大娃的好朋友吗?”

这阵子她很忙,无比的忙。根本没什么时间去关注三个小孩在小学的新生活。

如今幼儿园的事倒是可以告一阶段了,那么她也可以了解一下三个小孩的校园生活了。

宋禾鼓励道:“来,你们愿意的话,跟姐姐说说在学校里交到了什么新朋友。姐姐也可以跟你们说说我认识了哪些有趣的小同学。”

“我呀,认识小胖!姐姐,小胖好有趣哦!他是我的好朋友,还说冬天的时候可以让我把手插到他的口袋里。”

小妹迫不及待说:“我认识了丹丹,她夸我漂亮,我喜欢她!我教她算数,她也不会嫌我教的快!”

米宝思考好一会儿:“认识了顾老师,我最喜欢她了,她什么都懂。她今天早上还答应了下午会给我讲唐太宗!”

宋禾:“我啊,认识一群很有趣的小朋友……”

……

此刻正是吃饭的时候,微风卷着各家的饭香到处乱窜,使得整个河西公社透着祥和温馨的气息。

秋末的天气令人身心舒畅。

秋高气爽,阳光和煦,一月一月地慢慢过去。

老人们都说1964年,是最近几十年来最好的光景。

宋禾听了默默点头,1964年还是往后十年来最好的年月。

这一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一年,整个平和县都在蓬勃的发展。

据说县里的火车又通了两条路线,县里新添几座三层楼房,县里又办起好几间街道幼儿园,还有八个高中生考上大学。

而河西公社呢?

河西公社的灌溉水渠已全面建好,河西公社架了一座大桥,开了一条大路,最令练主任欣喜的是今年又多添了一百多个新生儿!

宋禾了解到,李家村大队在今年终于实现人人发钱,连李二奶奶家都把队里的欠账给消了。

所有人都在憧憬着未来,他们希望未来能够更美好。

然而,随着时间的临近,宋禾心情却愈加紧张。

未来确实一片光明灿烂,但在天亮的前夕,总是要度过一段最昏暗的时候。

“叮铃叮铃——”

自行车的声音从远处慢慢飘近,熟悉的声音让宋禾赶紧跑出门。

“宋禾,有你的信!”

送信的人依旧是小杨,他如今都跟宋禾混熟了,时不时还会帮宋禾从县里代买一些东西。

“哎,来了!”

宋禾接过信件,对小杨道:“要不进来喝杯水?”

小杨摇摇头,指了指布袋:“瞧瞧,我还有许多没送呢。”

说完,蹬着自行车迅速离开。

“那再见!”

宋禾紧紧捏着信封跑到房间中,她神色有点复杂,一瞬间,竟然不敢打开这封信。

门外,米宝迅速冲了进来,满头大汗问:“姐姐,是秀秀姐姐寄信来了吗?”

宋禾蹙眉:“才五月天你咋热成这样,可别一直跑,担心感冒。”

米宝点点头:“我刚刚在玩打鬼子,等会儿不脱衣服。”

说着,他眼睛直直盯住宋禾手上的信。

宋禾无奈,“你的在桌子上,这是我的。”

“啊,真好!秀秀姐姐肯定给我寄给报纸!”说着米宝拿着信冲回自己的房间。

宋禾长长叹口气。

是啊,真好。

无知真好啊,她也很想无知。

过了好一会儿,宋禾回过神,把信封打开。

果然不出她所料,映入眼帘的是一份报纸。

一份1966年5月17号的报纸,报纸上写了一直藏在她记忆深处的那件事——

那个给无数人带来巨大阴影的小组成立了。

“宋禾同志:今年四月份收到你的来信,可因为我工作繁忙,一直等到如今才给你回信。信中我附带了一份报纸,这份报纸让我无比惶恐。近期我们报社常常谈论此事,不少人预测这或许成为社会的一个新风向……如今我还不知这个变化是好是坏,6月中旬我或许会回一趟平和县,望到那时与你共同讨论。”

卧室内十分安静,唯有信纸窸窸窣窣翻动的声音。

宋禾从窗户望向外面辽阔的天地。

明明与往日并无不同,她却觉得暗藏汹涌。

练秀安办公室。

小柴让宋禾吃过中午饭后来找练主任,她没太耽搁,刚吃完午饭就跑了过来。

练秀安此刻也才刚吃完饭,正拿着饭盒回办公室。

“来来来,有事找你。”她让宋禾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