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公社幼儿园(第2/3页)

夫妻两人探着头找啊找,找半天都没看到自家宝贝孙子。

张明叔急了,“咋没看到呢,大宝呢,我家大宝呢!”

曹婶子也着急,赶忙挤到人群中,想要冲到幼儿园里去。

程萍看到赶紧阻止:“哎,得在外面接,不能进来。”

张明叔立马认出来这就是今早接收孙子的老师,赶紧询问:“我家大宝呢,张大宝,咋没在排队?”

程萍恍然大悟:“原来是你们,我还正找着呢。你们先靠边一下,大宝就在里头。”

老夫妻两人一听放下心。

可好好的找他们干嘛,这么一想,脸上就带着些心虚。

等小孩都送走后,程萍把大宝牵出来:“大宝爷爷奶奶,我想确认一下,咱家大宝是真的满三岁吗?”

老夫妻脸色一僵,张明叔如干枯树皮般的两手一直搓:“我们家大宝……大宝是有三岁。”

程萍无奈笑笑:“我们已经向大湖村的人确认过了,你家大宝是没满三岁的,所以我们幼儿园不能收。”

曹婶子着急,“真有三岁,你看看我家大宝,长得比有的三岁娃娃还要高!”

程萍耐下性子:“我们也确认过,加上大宝本身不会说话……”

“你什么意思!”

张明叔脸色突变,他一把将大宝抱起来:“你这老师怎么说话的,什么叫我们大宝不会说话?我看你才不会说话!”

程萍顿时懵逼。

她赶紧解释:“不是啊,我的意思是大宝年龄太小,连说话都还不会,真的无法在幼儿园中上学。”

可这会儿张明叔怎么能听进去程萍的话,他勃然大怒,突然抬起手指着程萍:“你们是老师,我孙子送到幼儿园来可不是让你欺负的。你这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农民?是不是欺负我家没人!”

一重重帽子,把程萍吓得不轻,都不由得后退一步。

在这个年代,谁能担得起“看不起农民”的帽子!

本来接到孩子要走的家长听到动静后又停下脚步,好奇的回头看。

其他几位老师也快速上前帮忙,思思则赶紧去喊宋禾。

宋禾听到吵闹的那一刻就跑出来了,思思着急说:“大宝的家长和小萍姐吵架,非说小萍看不起他。”

她表情有些严肃:“你仔细跟我说说,出了什么事儿。”

思思长话短说将刚刚发生的事复述一遍。

当两人快速跑到门口时,张明叔夫妻俩已经闹了起来。

宋禾先将大宝的耳朵捂住,沉声道:“你们是大宝的家长吗,咱们有话好好说,不要在孩子面前哭闹可以吗?”

一说到大宝,老夫妻立刻晃过神,果然看到宝贝孙子一脸惊慌。

宋禾安抚一下大宝,认真看着老夫妻:“我们小萍老师绝对没有看不起你们的意思,她自己也是农民的孩子,这种话对她伤害是很大。”

张明叔正想反驳,宋禾紧接着又道:“现在我们来说一下大宝。”

“首先,关于大宝的情况,我们是确认过的,他确实不符合幼儿园的上学年龄。这点你们先别否认,公社资料中都有记录。”

张明叔一噎,他拍拍大腿:“老师啊,我家大宝只差六个月!他很好带的,他这娃娃很乖,从来不吵不哭。”

宋禾点点头:“大宝爷爷,这我知道的,今天上午很多小孩都哭了,但大宝确实没有哭,他是很乖。”

张明叔缓和了脸色,“所以……”

“可是,入园年龄是硬性规定。如果我跟你们开了个口子,以后我们这幼儿园很难做的。”宋禾搬把凳子让大宝坐下,“其实大宝明年开春就到年龄可以进园了,你们为啥不等等呢?”

说完,宋禾看了一眼程萍。

程萍当即就接收到她的意思,上前说:“大宝爷爷,越是小的孩子,他抵抗力越不行。抵抗力就是抗病能力,幼儿园小孩多,要是有个感冒的小孩,抵抗力低的很容易中招,所以我们这真是为大宝好。”

张明叔依旧有些不待见她,重重哼了一声。他没啥文化,不晓得什么是抵抗力,可事关孙子,他不能不上心。

程萍趁热打铁:“还有啊,大宝这个年纪即使是上课,都很难听得进去知识。”

宋禾在一旁点点头。

幼儿园门外围观的人开始低头交语,时不时发出笑声,张明叔脸上出现些许窘迫。

宋禾赶紧道:“大宝爷爷,要不咱们去教室中说话?”

张明叔不肯,使劲摇头:“我要在这里说清楚,你们都是文化人。”

宋禾正想继续劝说时,一旁的曹婶子突然道:“老师,你可能也知道,我家大宝到现在还不会说话。我们一辈子都在地里,也不晓得是出了啥问题。”

她说着,眼眶变红:“大夫看了,草药也吃了,都没用。我们也是真没办法了,就想着是不是大宝和人玩少了?那把他送到幼儿园可不可以……”

在场人们渐渐安静,大家都是河西公社的,哪能不知道张明叔一家有多苦。

“要不……”

人群中突然有人说话,“要不就让大宝进幼儿园?”

“是啊是啊。”人群中也有人附和。

宋禾从兜里掏出一个糖,递给大宝。

然后抬头道:“大宝奶奶您别急,每个小孩都不一样。有的小孩就是开口慢,语言方面发育得晚。”

甚至母亲在怀孕时的心情,也会影响到婴儿的性格。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宝这么小很容易干预。上次县里医生来我们李家村打疫苗时曾经提过一嘴,他说县医院前几天来了一个医生,那位医生还是幼儿这方面的权威。

要不您先去看看?因为大宝即使是入园,你们也得把他的情况先告诉我们,我们这样才能和你们一起帮助他恢复。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真不是大事的,很多某一方面有什么天赋的人,人家说话就迟。以前就有一句话,叫‘贵人语迟’的。”

曹婶子没听说过这个说法,当即愣在原地!

她喃喃道:“贵、贵人语迟?”

张明叔也不由得看向自己孙子。

人群中立刻又有人道:“好像还真有这句话,我就听以前的秀才老师说过。”

“对对对,蓝家的闺女,上大学的那个小时候就是很迟才说话。”

只不过蓝家闺女再迟,人家在快两岁的时候也能正常说话了。

可大宝,却是都两岁多,连个简单的爹娘爷奶都不会叫。

其他人心中都是这个想法,但曹婶子两人眼睛越来越亮。

“我们去看医生,去看!”说着,她声音都哽咽几分,“那老师,我们给你添麻烦了,我们这就先带大宝去看。”

张明叔也点点头:“我们不怕看病的,就怕治不好,改明儿我再把大宝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