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天、游船、借伞的两女子(第2/3页)

这中间,可是隔了相当远的路途。

“不瞒公子说……”

秦霜白的勾人的眸子一转,眼中波光黯淡,仿佛一下子就能将人拉进她的眼睛里,感受到丝丝缕缕的悲伤。

“我的父母意外离世,实在是家道中落,无奈之下才来投奔亲人。”

说起伤心事,秦霜白眼中水气氤氲,似是泫然欲泣。

“秦姑娘……还请节哀。”李楚安慰道。

“嗯!”小月儿见状,也想安慰她一番,想了想,说道:“秦姐姐你不要太伤心,不止你的爹娘死了。我的爹娘不知道死没死,但是也找不到了。我哥哥的爹娘也是,早都死了!你也没什么特别的。”

“……”秦霜白一怔。

这……是安慰吗?

“呃。”旁边雨青看了看他们俩,问道:“你们兄妹俩……的爹娘,不是相同的吗?”

“她是我……”

李楚正想从哪一支亲属关系去解释。

就听小月儿道:“我们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妹。”

三人:“?”

……

水路本就不远,待得游船进了府城范围,两岸渐渐显出亭台楼阁,纵使雨天,也有不少行人撑伞出街。

那艄公叫道:“二位姑娘,你们是在太平门下吧?这就到咯。”

“啊,好的。”雨青应了一声,笑看向秦霜白:“小姐,我们到了呢。”

秦霜白轻轻点头,朝李楚道:“小李道长,那我们来日再会。”

“嗯,再会。”

雨青探出头看了看,道:“这雨还是不小啊,你们船上有没有伞啊?”

艄公咧嘴笑:“我们这粗人,都是穿蓑衣戴斗笠,哪里会备伞?那玩意拿着又不能干活,有风又挡不住雨水。”

小锦鲤一低头,从地上的包袱解下两把伞,叫道:“我们这里有两把伞,你们先拿去用吧?”

秦霜白接过伞,谢道:“多谢,你们两个住在府城哪里?回头我把伞给你们送回去吧?”

李楚道:“我也尚且不能确定,秦姑娘你要去哪里投亲,不如改日我上门去取?”

“这样也好。”秦霜白颔首:“我应该就在太平门街前垂柳巷子,进巷子口右手的第二家。”

“好。”李楚点头记下。

随即,两位姑娘轻盈盈下得船去。

船夫望着那婀娜的背影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撑船离去。

奇的是,这二位姑娘一下船,天立刻就放晴了。

小月儿立刻又拉着李楚,蹦蹦跳跳地出舱去。

这下可看的就多了。

府城簇着流花河,正是最热闹的一段街道。两侧各色店家,酒楼茶肆、车行马铺,街边货郎摊贩,杂耍卖艺……

小月儿以往就算出去玩,也是在余杭镇附近而已,哪里到过这么繁华的地方,顿时看得满眼放光。

不知不觉,船行到一处浅湾。

放眼望去,前方青山错落,最近的一座,就在浅湾前不远处。

古槐山。

正气书院就在此山之上。

相传是前朝一位落魄官员,不满朝政昏暗,愤然辞官离去。路过此处山中,遇见一位叫作“槐祖”的大妖。

这位槐祖是位在山中清修不知多少岁月、有大道行的妖怪。是为官员一身正气所吸引,才忍不住现身。

他告诉官员,天地将有倾覆,你的才华抱负如今无处施展,不如在此处建学,将你一身正气传承下去。百年之后,自有用武之地。

官员便遵从其言,在山中建了一座书院,取名“正气书院”。

桃李不言,如此百年过去,正气书院已然开花结果,培养出了一代英杰。

这百年间,经历了神魔大战、河洛定鼎,天地果然大变。

待天下重新天平,正值用人之际,正气书院走出的人杰,很快在河洛朝堂大放光彩,他们出身的书院也就此闻名天下。

成为了四大书院之一。

……

李楚带着小锦鲤缓步登山,山脚下游人众多。

看过去,多是稚童少年,由父母陪着,来这里沾沾才气。再仰望一下半山腰那连绵壮阔的书院阁楼,让孩子有个志向。

路边正有位父亲,掐腰而立,看着山上的书院,问道:“儿子,你长大后有没有什么志向啊?”

小男孩左顾右盼,看见李楚,于是拽着父亲的袖子,大声道:“爹爹,我长大后想长得像那个哥哥一样!”

他父亲脸色一沉:“那不就出事了!你长得肯定得像你老子才对。”

小男孩眨眨眼,哇的一声哭了。

他父亲忙安慰道:“男人嘛,老一点、丑一点都没关系,最紧要是有才华!”

再向上,不久到了山腰。

过了“正气书院”的石碑,就不能轻易入内了。

有一处山亭,卡着唯一一条上山的石阶路。

山亭内有书院的看守。

李楚上前报备:“我是从余杭镇来此探望朋友,不知可否入内?”

看守瞥了他一眼,“你朋友是谁啊?”

“王龙七。”李楚答道。

“哦?”看守忽然一挑眉,笑道:“七少是你朋友?”

“嗯。”

“进去吧,沿着石阶往前,右转,第三座阁楼。王少刚来不久,好像是住在三楼,你到那打听一下就知道哪间了。”

“多谢。”李楚道谢之后,转身离开。

也有些称奇,王龙七好像跟什么人都能交熟似的。

顺着看守指的路,很快就走到了书院之中。

正气书院几十位先生、上百位学生,说不上人多,但是亭台阁楼倒是多不胜数,不知有何用途。

路上见到的人,全都穿着宽袍大袖的儒衫,行走间全都是步履带风,一副很急的样子。

更有甚者,一边走路,一边捧着经卷吟咏。

李楚莫名觉得有些熟悉。

从前的他,也在全省最好的学校读书。

那些考试比他低一百分到六百分不等的同学们,也总是这样一副很急很努力的样子。

他每每悠闲地走过校园,看着那些连吃饭、走路都要背书的同学,都会有些羡慕。

没错,就是羡慕。

羡慕他们只要努力就能有所进步。

而他,从来没得进步。

……

等到了右转第三座阁楼,走进去。

发现阁楼中一层是摆着笔墨纸砚的大屋子,有些坐着人,有些空着,应该是类似自习室的场所。

只是里面的人并不自习,都是在大声讨论什么,听来是学问相关的东西。

李楚摇摇头。

王龙七不可能在这里。

二三楼都是类似宿舍的地方,时候是白天,这两层楼的人很少。

恰好有书生匆匆下楼,李楚便拦住他,问了一句:“请问王龙七住在哪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