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更(第2/2页)

抱恙多日的头疼风寒也一下子就好了。

更是慷慨地打开库房,赐予了煜王爷整整两车的珍贵药材,外加足足一千两的白银前往疗疫。

对于这点,百姓们不太相信。

陛下怎么会这么抠门呢?一千两白银是多,可对于疗疫而言又干得了什么?只那些邓州来的富商,随随便便就是上千两白银出手了,陛下怎会赏赐如此之少?

后来经过茶楼里有文化说书先生的讲解,百姓们才明白,原来陛下其实也没钱。他们大晋虽然富裕,可国家基本藏富于臣了。皇宫是过得奢靡,可银钱方面当真是不足,金银都被秀才老爷们给攥在手里。

所以陛下的一千两白银,当真不能算少了。

就有人小声地问,可是陛下这两年不是一直在抄大臣的家么?只齐郡王楚席昂的倒台,就牵连出一大批官员被抄家问斩。经邓州一疫,朝廷又抄没了不少涉事京官。这些大臣多年辛劳贪污攒下的家底,难道没有还给皇帝陛下吗?

当然这人的声音太微弱,没人听到他的疑惑,也没人去解答他的疑惑。

百姓们只需要记得,煜王楚韶曜承载着陛下满满的期待与爱意,携带了一大批物资前往邓州去疗疫了即可。

“小姐,”茶楼静谧的包厢里,青桔咬唇,“奴婢总觉得听别人墙角不好,尤其是听读书人的墙角。”

赵若歆淡淡地喝着茶,神态自若:“有什么不好的,既能打探消息,又能解闷儿,一举数得。”

“您若是想打探消息,多去参加姑娘们的诗会就好,何必要躲在这市井之地听墙角呢?”青桔说:“昨天李尚书家的二姑娘还给您下帖子,邀你去赏花咏荷呢,您也不去。”

“她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话虽多却绝口不谈邓州恶疫,我去了能打探到什么消息?”赵若歆说,“况且就连李尚书本人都对邓州一事知之甚少,又可况是他家的二姑娘。这些大人们啊,各个都对恶疫讳莫如深,仿佛只要不提,恶疫就不存在了一样。”

“可这茶楼里书生百姓闲聊出来的消息,早就七拐八拐地经过好几手了,传到这些人耳里,再在这茶楼聊出来,早就失了真。好比刚才楼下穿蓝衣的那人,他居然还说煜王爷离京当日,是陛下亲自出宫将王爷送到了城门口。”

“这哪儿像话呀!”

“当日是明明是小姐你在城门口送得王爷,陛下连个影子都没有出现。”

“还有他们说煜王爷离京后,太后娘娘隔三岔五地就要唤小姐进宫。深怕小姐会在煜王爷不在的日子,被安盛侯府给抢了亲去,所以要替煜王爷好好看住小姐。”

“这也实在太假。”

青桔情绪低落:“太后娘娘一直在埋怨小姐,认为是小姐蛊惑了王爷前往邓州。王爷离京次日,太后娘娘还把小姐唤进宫去好生训斥了一番,打那以后就再也没召见过小姐第二回 ,哪来的日日嘘寒问暖。”

“太后娘娘训斥的对。”赵若歆情绪也有些低落,她垂下眼睑,漂亮乌黑的瞳孔里闪过一丝后悔:“我应该拦住他的。如果不是我,他不会去邓州。而且他一离开,太后娘娘在宫里也是举步维艰。我上次去的时候,明显看到娘娘宫里冷清了不少,首饰摆件都大不如前。”

“陛下不应该好好孝顺娘娘吗?”青桔问。

“毕竟只是养母,而且实在没有正经的养过几天,就只是个挂名。”赵若歆叹气。

“奴婢还是觉得在这茶楼里听人墙角没意思。”青桔忿忿的,“都怪三殿下,若非是他日日上门围堵,也不会把您逼得有家归不了,成天里要到这茶楼来躲清闲。”

“小姐,你说这茶楼里人人都传三殿下即将册封太子,究竟是真得还是假的?”

“许是真的吧。”赵若歆漫不经心,“陛下也就还剩他一个儿子可用了,他又和陛下生得那么相像,能被选做储君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