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五章 培养明吹(第2/2页)

全旭在一旁通过翻译才知道,马林梅森在巴黎还有如此光辉的事迹,一个数学天才,居然去餐馆里端盘子,还要受到神职人员的打击。

与大明相比,现在的欧洲各大大学的体制太僵化了,直到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这个情况才会好转。欧洲的大学不知道埋没了多少天才,像笛卡尔和马林·梅森这样在学生阶段就崭露头角的人,在欧洲想出头也很难。

全旭有些兴致勃勃的望着马林梅森。

顾炎武道:“陛下,学生去把梅森叫过来!”

“不用!”

全旭望着马林梅森道:“像他这样的高等人才,一定要保护好,他们来了,就不能让仓们再走子!”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眼光一定要长远,不能急功近利!”

对于江南大学的目前而言,全旭还是非常满意的,无论他们的手段是不是光彩,这都不重要,全旭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办事处。

在欧洲范围内,宣扬大明体制优秀,工业先进,社会福利好,生活环境好,总之就像后世的中华慕洋犬一样,一个劲儿鼓吹大明的美好。

对于这一点,全旭把任务交给了李信。

李信要负责这一点,开始向欧洲全面渗透,用巨大的利益,培养亲大明的学者。

全旭突然想起了后世的奖学金制度。

全旭望着顾炎武问道:“你们江南大学有没有奖学金制度?”

这种事情,公办高校不好出面,正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一旦上面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到了下面执行就会出现问题。

江南大学执行这个政策,反而不成问题。这应该向牛津大学学习,“牛津大学奖学金”,旨在资助那些“卓越、勇敢、仁爱以及拥有领袖气质”的世界青年精英赴牛津大学深造。

看上去挺不错的是吧,实际上设立奖学金的初衷是为了在美国学生中培养亲英派,最终为大英帝国“收复”美国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