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要追,缓追,不给曹操喘息机会(第2/2页)

法正徐庶见状,都觉得陛下有接受鲁肃方案的倾向。

刘备环视场内,发现还剩归顺年限较短的沮授,一言不发,似乎是在为自己的资历浅而明哲保身。

刘备出于真心兼听则明、虚心纳谏,很诚恳地请沮授一定要发表一点补充意见。

沮授被劝不过,直来直去地点明了一个问题:“陛下,持重追击、进一步集结兵力,自然是稳妥之策。

不过,赵云距离战场太远,就算强渡黄河,不攻坚城、不顾粮道来与我们会合,那也得穿过曹操治下两个郡。

淮、泗兵马都是步军为主,立刻启程,也要十余日才能抵达战场。一旦曹操后退给他十余日的时间,怕是又能建立起防线。

而且曹操本就是退却作战,观其战法,坚壁清野之术极为歹毒,退却所过,皆为焦土。而曹操身后那些没被放弃的地方,却可能本来就提前修筑了营垒、甬道、工事。

相差这十几日,怕是会给曹操更多的准备,选取对他更有利的战场环境,也不如立刻衔尾追击更能打击曹军的士气。”

刘备捻须沉思,这策略讨论到这一步,已经是想得很全面了,各种权衡利弊都有了考虑到,最后的关键是抉择取舍。

要追,不能冒进急追,但也不能给曹操喘息……三个条件都满足,很难设计。

最后,还是一直没有表现机会、但其实从四月份刘备刚御驾亲征时就跟着他的黄权,出来表态了。

黄权请命道:“陛下,既然要同时满足法尚书、鲁使君和沮侍中提出的条件。追,缓追,又不给曹操喘息备战选取战场的闲暇。

那么,不如请陛下派出一两员猛将,率领骑军突前追击,咬住曹军,又保持距离,让曹军不得从容部署有序移防。

曹军如果回身厮杀,骑兵便立刻撤退,不与敌缠斗。曹军数十万,部署绵延百里,总有殿后落单的。臣愿随这支骑军追击,参赞军机,避免冒进。

一旦遇到曹军全面反扑,臣也可协助全师回撤,与陛下主力会合,陛下也可以多得到几天准备时间,若发现曹军确实势大,有这点时间陛下便能就地转入固守,不与曹军野战,拖到丞相和诸葛尚书的八万援军也赶到战场。”

黄权最后的办法,着实让刘备眼前一亮。